Fw: [新闻] “英伦会”前夕 马急推“双英会”谈宪改

楼主: Dionysus (因信称义)   2014-12-21 10:00:45
※ [本文转录自 Gossiping 看板 #1KbYd2_R ]
作者: Dionysus (因信称义) 看板: Gossiping
标题: Re: [新闻] “英伦会”前夕 马急推“双英会”谈宪改
时间: Sun Dec 21 10:00:30 2014
上个月底的2014年期中地方选举国民党大败之后 国民党内竟出现了内阁制修宪声浪
其间原因 除了希望未来在蓝军较能掌握的立法院决定总理等实权者以减少绿营执政机会
更重要的应该是对于马金体制运用有权无责总统制并兼任国党主席恶搞的强烈全面反弹
然而 管见以为 在不动宪法前言与第一章以免激起两岸与台美等台海波澜的前提下
以中华民国为国号的台湾宪法固然有必要就政府体制与人民基本权利部份做一些全面翻修
但仍应该维持总统制 惟必须修为真正权责相符并向立法院做国情咨文等的真正总统制
像是内阁部会首长任命应如美国内阁任命般经过国会听证
至于是否要有同意权可以就制度面和台湾政治运作实务面研究
但至少要有否决权 也就是如果有三分之二的国会议员反对某位阁揆或首长
则总统必须退回任命并重新再行任命与听证程序
以中华民国为国号的台湾宪法在总统制内阁制与偏向准总统制的双首长制之间几经折腾
国府在南京制宪之初 起草宪法的社民党张君劢为了制衡可能当选总统的军事强人蒋中正
因而参考威玛宪法规划了总统间接选举以及以行政院长为行政权之首的奇特准内阁制宪法
蒋中正一度欲将总统之位让给学者胡适去选 自己任阁揆专心指挥与中共作战并掌实权
然因副总统可能是与蒋系不合的桂系军事实力派军政领袖李宗仁出马角逐
蒋系的黄埔军系与CC派等军政势力担心presidency实权由胡适旁落李宗仁成为实权大总统
于是最后蒋中正仍出马选第一届总统并顺利当选
孙科在分开选的副总统三轮投票后败给李宗仁
蒋气得摔收音机 最后在就职时不甘愿又耍了李宗仁
先说都穿军装 但最后李宗仁像个侍卫武人一样军装出席 蒋倒是著标准的中式文官装
可以想见 从第一届开始 中华民国总统就偏离了张君劢的宪政设计而一面倒向总统制了
接下来就是国府在内战中失利渡台后的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与戒严体制了
当然 除了短暂地在老蒋逝世后有过行政院长蒋经国总统严家淦的准内阁制时期
渡台后的国府终威权时代始终实际上实施总统制戡乱戒严体制
到了蒋经国时代晚期的解严以及李登辉时代的全面民主化时期
总统直选成为台湾人民自己当家做主的最高最直接象征
连反对总统直选主张委任直选的马英九现在都转眼做了两届全民直选总统了
而有两千三百万人民直选的具有高度民主正当性授权的总统不掌实权是不可能的
而总统不再直选而由立委(利委?!)们间接选举总理 恐怕会被人民视为开民主倒车
若再加上两岸之间复杂的竞合关系与地缘战略关系在台湾民主化以及全球冷战后并未改变
人民应该还是会希望有个总统来负起最终的两岸关系决策责任并让人民看见与质疑要求
否则 两岸关系之敏感复杂 却经由总理和国会不是很透明的协商决策决定
恐怕并不能昭公信而得到台湾人民的认同支持
基于此 未来宪改应该要建立真正的总统制并建立过去缺乏的使权责相符的责任政治机制
在台湾-中华民国既有的历史脉络以及两岸国际情势与台湾人民情感的多方框架之下
凭空地去讨论内阁制的可能性与制度优劣 其实并没有实质意义
倒是如何制衡现行体制下有权无责的大总统制 才是宪政制度面改革的重中之重
此外 管见也以为 上次修宪的立委减半有如儿戏
造成部份人口极少区域的过度代表 也造成财团等势力更容易掌握少数立委而掌握立法
管见以为 即使不考虑政治学者的人口开三次方再计算等方式计算席次
原则上 维持单一选区两票制 并把立委席次增加至160-200席如冻省前的180席
然后增加的席次必须有一部份列为不分区立委以促进各政党广纳社会力进入政治程序
应该与建立权责相符责任政治总统制同样是这一波的宪政改革重点
其也如十八岁公民权以促使公民在大一投一次票后能够开始思考社会与个人民主的意义
以及各项新兴基本权利也可以透过宪改的社会讨论部份地维入宪政改革
应该也是这波宪改的另一项重点 而不只是政府体制改革或者政党权力算计
也唯有如此 这一波宪政改革 才能够得到人民的真心支持并取得修宪必要的民主正当性
以上一点浅见分享
※ 引述《RonaldPan (The Lovely Bones)》之铭言:
: 1.媒体来源:
: 风传媒
: 2.完整新闻标题:
: “英伦会”前夕 马急推“双英会”谈宪改
: 3.完整新闻内文:
: 仇佩芬 2014年12月19日 17:00
: 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日前提出召开国是会议主张,马英九总统回应愿邀蔡英文入府对话。据了
: 解,尽管蔡英文对此已表态婉拒,但马英九在听取幕僚建议后,仍希望国、民2党主席在国
: 是会议进行“英伦会”之前,先行推动“双英对话”,就宪政议题交换意见,但形式及可能
: 性仍在摸索中。
: 马英九在选后2天即邀请倚重的核心幕僚入府,共同商议当前政治情势,就未来1年半可以预
: 见的重大议题及马英九可以着力之处,听取这群政治智囊的建言。
: 尽管总统府对蔡英文提出国是会议的主张表示欢迎,有意邀请蔡英文到总统府对话,遭到蔡
: 英文以“全民参与”为由婉拒,但马英九并未打消双英对话的念头,反而更希望能参与宪政
: 议题讨论。
: 据透露,由于蔡英文方面将国是会议参与者定位为朝野政党领袖及公民团体,使得现在已无
: 党职的马英九角色十分尴尬;苦于找不出参与国是会议的适当身分,因此希望在朝野2党“
: 英伦会”实现前,先行邀请蔡英文对话,便成为马英九及幕僚思考重点。
: 参与讨论的人士认为,在朱立伦接任国民党主席已成定局之后,蔡英文的对话优先对象应该
: 是朱立伦,但马英九却认为,身为总统不应在宪政高度的议题上缺席。在马英九及部分幕僚
: 的主张下,下一阶段府方将朝寻求双英对话适当形式方向思考。
: 马英九将议题聚焦在“和解”
: 这项会议分别在12月1日、11日及18日3度举行,讨论内容从较广泛的贫富差距、人权法治等
: 7大主轴,进一步精简为世代正义、对外开放等3大议题,更进一步聚焦在马英九最关切的“
: 和解”议题。
: 据透露,会中讨论的“和解”不只涵盖广泛的劳资、贫富等社会对立的和解,更着重于选后
: 如何促进蓝绿和解;而近来蔡英文提议广邀朝野政党及公民团体召开国是会议一事, 也成
: 为马英九关切的重点。
: 但据了解,出席这项内部会议的人均为深受马英九信任的策士及幕僚,但并不具有决策功能
: ,只是马英九“听取建言”的场合,会议内容也只是提供马英九思考的方向,并非定案。因
: 此双英对话最终能否实现,府方仍在“摸索可能性”,待马英九思考有所定论之后,才可能
: 着手推动。
: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 http://bit.ly/1zG5brn
: 5.备注:
: 马:蔡主席,妳可不要拒绝我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