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闻] 柯句句麻辣:我去中国18次 比绿营了解中

楼主: Dionysus (因信称义)   2014-02-21 20:27:39
※ [本文转录自 Gossiping 看板 #1J1qOR4J ]
作者: Dionysus (因信称义) 看板: Gossiping
标题: Re: [新闻] 柯句句麻辣:我去中国18次 比绿营了解中
时间: Fri Feb 21 20:27:04 2014
柯文哲医师这篇文章应该与他这些日子的另一段政见合并讨论
《柯考虑选前亮出小内阁? “我不分蓝绿”》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8500316.shtml
其中就提及了另一个宣称跨越蓝绿的政见: 廉价国宅
他主张台北市盖平价出租国宅、只租不卖,并推动“北北基桃共同圈”,在机场捷运末端
兴建平价国宅,让年轻人可在台北市租房或去外县市买房。“打房在台北市一定不受欢迎
”,从医师的观点,肿瘤太大,一定要先电疗、化疗,让肿瘤变小;别忘了二○○八年的
次贷风暴,“你去打打看,会出代志!”
有没有发现 柯文哲医师似乎在尝试罗文嘉等少数民进党政治人物尝试过的台北市选法
也就是试图透过有点假左的过去新党早期的政策论述来拉拢北市的外省籍与军公教选票
然而 从罗文嘉在北县对上周锡玮却能大输十九万来看 这套似乎只会被夹杀
为什么呢 因为北市外省籍选民当初投给新党一如客家人投客家人是投自己人加反李登辉
而在政纲所代表社会利益结构上从来与新党迥异的民进党政治人物
又怎么可能只透过一套新党式政见或者透过一个外省籍老婆来突破呢 别被打脸就很好了
而事实上 极度假左的新党政纲在选举实务上基本上从未跨出竹篱笆之外
原因也无他 外省籍政治人物当选基本上从招标案到政策案都有利外省籍利益团体
自然也就不是这种假左就可以骗票的了 因此 李登辉默许下
当时本省籍省议长一句外省人抢本省人土地就让推出土增税案的王建煊下台
而远比新党更早与工农运动与支持弱势社运结合的民进党
也一直都是上述工农与弱势团体的第一选择而没有投给新党
原因是 除了基本上是嘴砲的政见之外 有没有真的在政策上利益上照顾下去
这是基层民众有目共睹亲身感受而绝对不是透过宣传手段就可以轻易骗票的
更何况 新党从未真的在立院成功推动左倾法案 也从未在县市执政推出左倾政策
否则 恐怕许多非老兵背景的在社经地位上较强势的外省籍选民也会离新党而去
而由于这些新党主导的左倾法案一旦立法并真的征收土地增值税等税收
一则会有外省人又来抢税收的争议 恐怕连本省籍的工农等弱势选民也投不下去
二则在税收后的预算资源分配上也会有利于外省人的各种利益
像是新党后来(尤其在面对让新党趴在地上的马英九后)较常提出的眷改等法案
(本人倒是支持在经费合理且有适度比例住户负担下眷改 增建户数向全民释出
因为一则活用眷村土地于都会区都更 二则有助打破竹篱笆藩篱减少隔阂)
因此 本省籍工农等弱势者基本上受到这左倾税收后的政府预算照顾恐有限而投不下去
最后回到柯文哲医师提出的大量廉价国宅
有似于上次五都大选时北市和新北蓝绿诸多候选人均提出的社会住宅
也有似于大陆方面近来推动的取代打房的"保障住宅"
然而 如果推动不够谨慎而国宅的租赁管理又不当的话
却很有可能会有如欧美先进国家的社会住宅沦为贫民窟和三不管地带
因此 似乎以采取有限度的目的性的区隔建设与管理为宜
且应考量欲照顾群体的真正需求与交通上便利性等问题后 试点成功后再逐一扩建
不宜无限度且不做使用群体区隔也不做上班上学交通规划地大量兴建廉价国宅
而在柯文哲医师提出的关于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
我只能说 那是大哉问 远非柯文哲医师的十八次大陆旅游学术交流活动可以处理的
更何况 柯医师在被吕秀莲取笑是否要加入国民党后 现在又忽然疑似动念加入共产党
明明是独派出身却试图假装对中国温和派 要小心其他民进党参选人会断他后路
像是提出"认识中国交给国安专家 政治人物要多认识台湾台北在地与谦卑面对市民"
如此一来 一个不小心 深绿出身的柯医师恐会被打为"亲共卖台"却拉不到什么浅蓝深蓝
其后果恐怕是得不偿失了 更何况 所谓的一国中国原则
从来就没有在把什么自由民主之类的纳入考量的 而中国大陆的内部社会改革进程
基本上也不会因为为了统一台湾而加速 这种变相的统一诱饵式台湾影响中国论很好笑
基本上应是根据中共政权与中国社会生产力与社会力的有机互动而配合大陆在地情势发展
而大陆社会改革与台湾的省籍情结以及台湾民众大陆想像的多重互动 那又更加复杂了
老实说 不是很能理解柯文哲医师这个说法是想要表达什么就是了 也欠缺新意
最后 关于包括台北市在内的台湾都会区住宅政策和居住正义问题
在下倒是有一篇去年五月的旧文可以供柯文哲医师与丁守中委员参考
野人献曝之余 或许可以有助两位有志大位者提出真正可行的政策
免得被人家怀疑是形左实右 也就是提出陈义过高而法案预算过不了关的国宅之类政策
实际上明知会在立法院被挡下来而没有真正推动 实质上帮了建商消耗居住正义高涨民气
《台湾都会区住宅政策总评:实价课税是最佳选项吗?》
原文网址: http://blog.xuite.net/dionysus1101/wretch/116291628
自从2000年的网络泡沫后,后冷战十年的全球不理性繁荣终于走到了尾声,包
括美国在内的各国政府开始一而再、再而三地采取凯恩斯式的扩张性财政与货
币政策试图刺激经济再度成长,然而,由于缺乏有报酬前景的创新性投资标的
,充斥各国的游资与热钱遂快速地流向经常被误解为稳赚不赔的房地产市场,
加上房地产的证券化与金融业的解除管制,凡此种种均为2008年次贷风暴与金
融海啸埋下了伏笔。
而在台湾,由于长期采取军事独裁统治的国民党政府本身具有迁占者政权性质
,在民主化之前,其注意力一直在于某种停格在1949年的早已回不去了的中国
怀乡却未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建设台湾各地,此一统治性格一方面造成了长居台
湾的本省籍各族群对于国民党政权反复诵唸的“中国”与“中华文化”等名词
与概念产生了一种对己并无利益可言却被强迫灌输的反感情绪,二则使得战后
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产生的巨大城乡差距与都会区基础建设等问题未能获得及时
解决,甚至首善之都台北市的大众捷运系统均是到了民主化启动的1990年代才
开始发展而远远落后于日韩;此外,1998年冻省之后,原本能够代表着台北中
心之外另一个非台北的政府政策与资源分配体系的另一个权力中心消失,但在
台北的中央政府与各地方政府之间的联系却未能在冻省后相应地以其他方式重
建,政府资源分配于是更加地过度侧重台北观点而未能考虑全台湾的整体发展
;凡此均使得台湾社会的许多较佳的就业机会与都会基础建设过度集中于台北
,也因而,使得人群为了寻找较佳工作与生活而不得不被迫向台北都会区迁徙
,住屋需求也当然居高不下,加上华人观念向来觉得有土斯有财而热衷炒作房
地产,于是,就这么不断地推高了台湾都会区的房价与租金。
由于房价与租金等住屋问题占了台湾都会区民众可支配所得颇大比例,加上房
地产相关产业成为长期不景气下缺乏投资标的的游资所投注的少数获利较高产
业之一,很自然地,都会区住屋问题自然也就成为近年来的民怨焦点与社会争
议核心,不论在台湾或欧美甚至大陆均然。而由于担心游资大量流入房地产炒
作会形成新的经济泡沫,各国政府也大多采取诸多政策试图稍加压抑,台湾近
年来也同样地推出了奢侈税并开始出现房地产交易实价课税的主张。
然而,如上所述,台湾都会区住宅问题的根源在于需求大于供给,亦即在较佳
就业机会与基础建设过于集中在都会区的情况下,尤其在台湾基本上是台北市
一市独大独享优厚资源,追寻较佳工作机会与生活品质的民众尤其是年轻世代
往往不得不集中于台北工作生活并因而使得住屋需求增加。在此情况下,增加
课征奢侈税等房地产相关税赋对于解决住屋需求问题的功能不大,最多只能说
,由于交易双方供需弹性的不同,房地产相关税赋的税赋归属将大多由卖方承
担,因而此类税赋的增加并不会造成房价与租金的大幅提高,并可以因为此一
对包括许多投资客的卖方为主的税赋增加而可以减少经济长期不景气造成的相
对剥夺感与社会民情不稳定,却难以说可以这么简单地就造成房价与租金下降
而有利解决住屋问题,而更何况,所谓的实价课税虽然立意良好,但却有可能
在房地产相关业者与金融业者联手操作下进行移转定价等各种手段而压低名目
价格进行避税动作,实质可能在房地产相关产业与有从事房地产信贷业务的金
融机构之间造成恶性竞争,亦即以代客从事上述脱法甚至非法避税操作为其竞
争手段,而能够这么做的往往是较大的房地产或金融业者,因而甚至可能造成
守法或者较小的业者因恶性竞争消失却不是因为价格与品质竞争而消失,而供
应商的减少势必提高在恶性竞争之中存活下来的少数房地产业者与金融业者的
独占力量,最终可能反而会因为独占力量的提高而造成房价与租金等住屋产品
价格的进一步上升。
因此,若以租税公平以追求公平正义与维持社会稳定的政策目标而言,或许不
宜采取徒法不足以自行的实价课税,而是应该采取现行的依公告地价课税但设
法让公告地价的价格较为接近实质上的交易价格,然而再依此思考较为合理的
房地产交易相关税率,一则不论大小房地产业者在同一地段面对的公告地价税
基是相同的而不会造成因脱法违法避税能力不同所造成的恶性竞争与独占力量
提高问题,二则如此可以避免实价课税必然造成的各种避税动作而能够真正地
增加税收,借此真正地稍微抑制房地产投机泡沫并缓解经济长期不景气下必然
发生的相对剥夺感与社会不稳定问题。
而就实质解决台湾都会住宅问题而言,仍然应该从供给和需求两个层面解决。
就需求面而言,应该设法透过交通建设与政府产业政策以促进北中南各主要都
会区间的产业均衡发展,像是部份政府单位迁出台北市甚至直接迁往所管辖事
务所在的中南部县市,像是未来新产业的挹注以中南部合适区域为首选,或者
像是优先协助中南部都会区发展如轻轨捷运的交通等基础建设以提高其生活品
质吸引力。而在供给面而言,则应该提供包括学生、青年劳工与青年中产阶级
等不见得会长期在台北工作者较为低廉的租屋选择,像是在台北市选择国有地
兴建像是由教育部主管的各公私立大学共用宿舍以提供年轻学子尤其是中南部
北上的学生更方便的生活环境并减少其租屋需求,或者像是兴建提供经济弱势
的劳工或年轻上班族方便的社会住宅,当然,透过台北大都会区捷运建设等交
通建设也可以藉著透过扩大离台北市工商活动区域合理通勤时程的住宅范围而
减少台北市区房地产的稀少性 (scarcity) 而实质增加有效的都会区住屋选择范围
与产品数量。
都会区住宅问题是全世界共通的现象,而非只有台湾才独有的现象,“有恒产
者有恒心”乃自古不变的为政之道,都会区住宅问题的解决向来是攸关社会稳
定的政治与政策问题。然而,都会区住宅问题的解决必须要从供给与需求的各
个层面方方面面地做仔细的政策规划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并维持社会稳定,远
非口号式的实价课税政策所能够解决的,尤有甚者,实价课税更有可能会治丝
益棼而平添更多问题,扰乱房地产市场秩序却无助于解决实际的房价与租金等
住屋问题。
※ 引述《DoraGmon (哆啦G梦)》之铭言:
: 柯句句麻辣:我去中国18次 比绿营了解中国
:
: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8500309.shtml
: 【联合报╱记者李昭安、郑宏斌、黄驿渊、林河名/专访】
: 2014.02.21 05:28 am
: “我去过中国十八次,比所有绿营的人了解中国。”台大医师柯文哲昨天接受联合报专访时
: 表示,两岸应该“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他还说,绿营天王对中国
: 太陌生,本来就应该去中国,“积极看,是去了解共产党如何打败国民党;消极看,至少多
: 认识共产党”。
: 有意参选台北市长的前副总统吕秀莲,日前质疑柯文哲去中国延安是“特权”,柯文哲昨天
: 麻辣回应说:“真相是,只要飞到上海后,再买一张机票就可以去延安了。”“吕秀莲那句
: 话,代表绿营对中国非常陌生”。
: 吕秀莲问柯文哲,“去中国延安做什么?去过中国几次?”柯文哲首度透露,他去过中国十
: 八次,扁政府时期就去过十六次,“全中国的叶克膜教学,几乎都是我教的,很多人都要叫
: 我老师”。
: 柯文哲说,他去年八月赴共产党发迹地陕西延安,是因监察委员黄煌雄邀他参加“蒋渭水学
: 术研讨会”,顺便了解共产党怎么打败国民党,两人从延安到北京走了一趟,“对我来说,
: 是很重要的政治经验”。
: 柯文哲说,台湾和中国并不认识彼此,尤其绿营跟中国几乎不来往。他举高雄市长陈菊为例
: ,当年邀请达赖喇嘛来台,“遭到中国政治报复,就不敢讲实话了”,导致中共对绿营有许
: 多“误判”。若他当选台北市长,不会反对两岸城市交流。
: 柯文哲举管理学的“鲶鱼效应”说,中国应该把台湾当“鲶鱼”,留一个民主自由台湾,对
: 中国应该不是坏事;台湾的存在,可以刺激中国进步,当作领先的范本。
: 谈及民进党立院党团总召柯建铭日前在党内抛出“冻结台独党纲”议题,柯文哲说,“台独
: 党纲内容是什么,老实说我不知道”,台湾老百姓当中,知道台独党纲内容的,“我看不会
: 超过一趴”。
: 柯文哲表示,“老百姓关心的是生活”,但也不希望中共欺负、打压我们。他对两岸论述的
: 看法,就是“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
: 对于两岸对“一个中国”定义的争论,柯文哲说,“请先告诉我‘一个中国’长什么样子?
: 如果讲清楚,我搞不好会同意”,但如果里面没有民主、自由、法治、人权,“那谁要啊?
: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