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关于诗的一点干话:演化 2/3

楼主: searenata (HauSiaulism)   2023-04-11 01:14:36
#“诗”曾有过的传统
“诗”被认为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经过漫长的历史,也是“诗”作为名词或一种分类的
意义,比起其他文类更加丰富或复杂的根本原因之一。
它作为古老的艺术,也成为某些美的形容或代称,于是我们会说一段音乐或舞蹈演出甚或
一幅画“具有诗意”,说一片风景“诗情画意”,说一首诗具有“音乐性”,漫画的分镜
具有“电影感”,这样的语汇是经过文化累积的产物。
像电影一样,像诗一样,像散文一样,像小说,像漫画……文化的累积演化与个人的体验
,使我们在提到这些文化产物时有不同的想像,也就在利用它们去表达感受时有了不一样
的意义。
说回诗与歌
“原始诗”是人们从语言发现了美(及趣味)而诞生,它当然是比今天的“诗”更重视声
音、和音乐歌谣的关系可能更紧密的艺术,“诗歌”可以没有区别。在还没有文字符号的
时代,它的存在形式是诵唱者与听众的关系,而不是书写者与读者的关系,它的技艺必然
注重对音乐性的讲究,延续到今天的诗,仍经常强调语句节奏,不时和韵有所连结。(原
始诗的概念是囫囵吞枣抄印卡的)
而作为一种超乎日常沟通需要的表达形式,“原始诗”、“诗歌”很自然的会混融于宗教
、信仰、仪式、咒语……之中,这为“诗”留下了神祕学的血缘;而“诗歌”和戏剧产生
关连也是理所当然,戏剧也需要应用语言表现的美及技艺,由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可见
,这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已经非常成熟(而这种对“诗”的界定,显然和现在多数人想
像的不太一样);东亚大陆的戏曲则几乎从未受到文化人同等的认肯,直到现代将其中的
部分追认为诗歌。
掌握宗教、仪式、语言的技艺的人,是一种知识阶层,这种可上溯到“原始诗”的人,和
以声音为主要表达媒介与形式的诗,即使绝非原原本本毫无变化,(但或许会令不少人惊
讶地)在欧洲也维持到相当晚近的年代,那就是吟游诗人。
吟游诗人以今天来说是非常斜杠的职业,他身兼音乐家、演唱家或说唱艺术家,可能还包
括演员,当然还要会作诗;在这些表演技艺外,他最重要的职能可能是口述记录者,必须
熟记地方上的神话与英雄传奇,雇主的家族事蹟乃至族谱,有时可能还身负情报宣传工作
(不论是宣扬或诋毁);如果他不必负担某些俗务,那他可能会是宗教或社会领袖菁英,
如赛尔特文化中的德鲁伊。
从声音向文字演化
吟游诗人是在文字文明未开始或还不发达、但已有相当程度分工的社会中产生的职业。今
天对吟游诗人的纪录,都是来自文字文明发展传播的边陲地区,如苏格兰、威尔斯、爱尔
兰及北欧;人类学家葛兹夫妇(Clifford Geertz & Hildred Geertz)在摩洛哥纪录的伊
斯兰诗人也颇类似吟游诗人的角色,所以这也可能和基督教会对文字传播的控制或社会分
工、城市化等等因素有关。
文字的发明及普及会取代吟游诗人的工作,毕竟阅读远比起传唤并欣赏口述吟唱者的演出
要来得便利,同样的道理也使得诗和音乐渐行渐远,到最后作诗、欣赏诗的活动,和音乐
已不必扯上关系。这在东亚文明的历史中也是类似发展,在格律诗刚发展成熟的唐帝国时
代,诗仍然是会传唱的,娱乐场所唱诗对诗的传播影响很大;宋帝国的(格律)诗则朝向
更高度的文人化发展,狭义的诗乐传统已在式微,诗的类卡拉OK功能由新发展出的“词”
取代。
就在这样演化的过程中,“诗”和“歌”如前文所说,逐渐变成两个有所重叠的不同范畴
,有时有些诗仍被配曲,有些诗仍叫做歌(如和歌)或最初也是歌,但音乐的传统在后世
几近被遗忘。诗从现场演出变为文本,诗人从吟唱口述者转变为专于运用文字的文化菁英
,即使用声音来表现,也从歌唱、吟唱变为朗诵。
从媒体的复杂度来看,这是从多媒体朝向单一媒体,从传播门槛较高的转为传播门槛较低
的。但从技术层面来看,职能分工反而可能使技术要求的门槛提高,如脱离音乐而独立、
文人化的汉诗,格律要求就比词牌来得严谨。但整体上的趋势是,门槛低的在保存、流传
上比较有竞争力。
在教育不普及的时代及地区,学习文字本身就是很高的门槛,这应该是爱尔兰、苏格兰的
吟游诗人传统直到18世纪才消失,而葛兹夫妇在20世纪的摩洛哥仍见证纪录身负口述传统
的伊斯兰诗人的原因之一。而文人化、离乐的汉诗,仅为士人阶层的品味娱乐,原为收集
常民歌辞的乐府诗亦然,透过文本化它们得以长时间保存,但在传播上反而变得侷限在知
识阶层。
这种现象并不代表某些门槛要求较高者(不论是媒体复杂度或技术要求),就比较没有保
存价值或需求。小说或剧本不能取代戏剧,漫画不能取代动画,即使社会上一定有比起追
剧更乐于看小说或漫画的人,电影不能取代狗血连续剧或舞台剧,反之亦然。多数情况是
,某些需求会由更具便利性、普及性或技术上更优越的工具或工作者取代,就像光盘取代
了录影带、电玩卡带,却不能完全取代黑胶。
然而前述这一切,是因为现代社会有多余的资源、先进的生产及传播技术,和广大的市场
,才能维持这样多元的文化生产、传播与消费。
诗的贵族血统
“诗是文学中的贵族”仍是关于诗最普遍的迷思之一(也许仅限于华文圈?),在前面已
有略为带到,也是我想写这么一篇文章的原因之一;这和把诗定位为最高等的文学形式这
种迷思,显然是极为相关的。
其实封建贵族的体制和概念,在所谓“汉地”中断已久,“诗乃贵族”的定位,恰是华文
文学深受欧洲文学影响的残迹之一。但我们仍可以简单做个结论,诗的确有贵族血统,或
至少类贵族血统,前面提过诗这种特殊的表达形式在很早就被用于宗教、仪式的用途,被
纳为上层知识阶层的某种技术,诗也可能被用于政治场合,乃至政治性的身分判别(孔丘
就说:不学诗,无以言)。
在近代以前知识阶层和贵族的重叠率极高;以英语诗人为例,包括拜伦、丁尼生、雪莱、
艾略特……这些具代表性的大诗人,即使血缘淡薄,他们都具有金雀花王朝的王室血统。
而即使在封建体系早已崩溃的东亚大陆,诗也是士人、土豪们创作与定义的。
参见 Poetry and nobility By Nicholas Jenkins
https://shc.stanford.edu/arcade/interventions/poetry-and-nobility
诗(或及其他艺术)的定义,是“某些人们的主观价值判断有共识的范围”,而技艺、形
式表现不符合知识阶层某些共识的,则可能被称为打油诗之类,或被宣称为不是诗。
但在格律、形式或体裁的具体规范外,对诗的判定如此抽象,极端来看“诗歌”的创作门
槛似乎极低,只要会使用语言已有最基本的创作基础,市井、乡野的民谣、民歌持续被创
造出来,影响了“诗”,所以诗的贵族血统严格说本来也不是非常纯粹,不如说是因为近
代的社会变迁,菁英阶层和菁英文化的位阶动摇,诗作为菁英文化的代表之一,贵族形象
才开始被特意强调出来。
与此同时,自由诗的体裁兴起(这样的体裁几乎已等于华文现代诗的代名词),然而自由
诗并不像许多人字面意义理解的自由,自由诗只是让诗的定义在“某些人们的主观价值判
断有共识的范围”中省略了形式特征,“诗”仍需要价值共识才能被认肯或产生意义;先
撇开批评技术上的问题,对于能产生价值共识的读者,他可以从中读到“诗意”,而对于
无法产生共鸣的人,即使他没有办法否认一首诗的身分,也可能只会感到“我他妈读了三
小”。
虽然仍有人认为诗应该高贵优雅,但如果把这种“贵族性质”的意义扩大到文学风格之外
,就我看来大多没什么道理,仿佛只是要说“诗就是比较屌”,潜台词可能是:“所以写
诗或理解诗的我比较屌”,超中二的。不过传统上属于菁英文化的东西在社会上、传播媒
体上还是会有些特别待遇,从这点来看,这种主张也是满实际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