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oom (小落叶)
2016-05-27 10:58:131.媒体来源:
苹果日报即时论坛
2.完整新闻标题:
猪哥亮与谢金燕的世代差异
3.完整新闻内文:
他的表演充满对女性的不尊重,但是有一群人爱看;他的笑料有很多文化歧视,
但有一群人觉得有趣;他怎么可以把女儿消费的这么理所当然呢?但有一群人
跟着点头,再怎样父亲就是父亲,子欲养而亲不待,儿女岂可不孝。
上一代注重家庭的完整性,但是为家庭而活其实是个迷思:为了维持家庭的伦理
和完整,家中的每个人并不是为家里的每个成员而活,而是集中奉献给家中的
最高权力者;可能是母亲,祖父母,大多就是父亲。如果他努力赚钱养家,
儿女妻子理所当然要感激遵命,以他的决定为决定;如果他没有尽到父亲的义务
,但他还是稳坐最高权力的父亲,其他人永远是奴仆。国王不为这个家奉献,
他的工作就是指使周围的人恭恭敬敬地侍奉自己,否则子女就是不孝。违反这个
“道理”,他就会没有“面子”。女儿送了衣服、卡片来,让他有面子;他送花海
去女儿的演唱会,做足了面子;但要是能在公开场合见面,才表示他的面子够大。
这样的情境有亲身体会的儿女可多了。当这个家只有一个人是人,其他人都是奴
,还是快点逃走吧,这不是家,是个牢笼。自由很寂寞,但起码可以有机会重生。
猪哥亮也点出很多家内称王的男性族群的恐惧:如果有一天子女不再“听话”,
妻子不再顺从忍让,甚至居然敢把这些“家务事”让外人知道,那还得了。
其实,所有家暴施暴者的图像,都是一样的。对外人:家里的事,都是过去的事
,只是一时不小心,当年情况不得已。对内:你们给我闭嘴,老子怎么说你怎么做。
所以他们跟着骂,拿出孝道伦理来压人,也觉得别人看见“家务事”会不舒服,因为
他们不想改变,却也感觉到世代不一样了,他们在猪哥亮的身上投射出自己的恐惧
,看到自己丧失控制权后的下场。
以前说做父母难,做子女没有比较容易呢。以家庭结构来看,建立沟通比强调
权力、面子的模式更适合维持长久关系。以家暴事件来看,加害人没有资格开口
要被害人谅解、忘记。感谢公民教育的成果,年青世代对人权的认识、对家暴的认知
已有概念,这是猪/谢 vs新/旧世代间最大的差异了。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525/870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