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揹负系统的某种意义

楼主: PsMonkey (痞子军团团长)   2018-06-26 16:06:50
你的推论过程大抵上是
1. 背负系统会让你感觉比较轻
2. 实际重量并没有因此改变
3. 所以背负系统只是在欺骗感觉而没有实质功效
4. 结果:背负系统无用论(也许没有那么偏激,但是可以这样解读)
这样的推论过程也许合乎逻辑
但问题是有一个前提假设太超脱现实
感觉并不重要
这个前提假设是(普遍)成立的吗?
如果说“舒服的感觉”可以得到“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对的
我是没办法提供 reference 啦
至少至今医学界还没能成功否定“心理 / 生理互相影响”这个说法
甚至还倾向赞成、支持这个说法
我不是这领域的,但是 n 年前看排球相关论文,有不少都谈到相较过去,
现在更强调球员心理素质、至少不要让心理素质影响生理表现
这应该不是片面、特定领域的见解
那么,良好 / 合适的背负系统可以让人得到舒服的感觉
所以能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影响或是可以加强的生理状态
所以好的背负系统有其必要性质(所以得浪费重量在上面)
这样,又有什么问题?
再来,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感觉差异”
为什么一个 10Kg 的东西拿在手上跟扛在肩膀、顶在头顶
(先不考虑接触面积导致的压力问题)
我们的感觉、以及持久度 [羞] 会差那么多?
最主要(也是我在你的文字当中看不太出来的)差异是
肌肉负担了多少力量
再次抱歉,我不是这个领域的,我没办法用更精准的说法解释这一段
不如直接看应该是登山界公认的上坡步伐“休息步”:
长时间的上坡路,也会造成大腿肌肉的疲累,
若将后腿打直以脚骨撑住身体重量,
让前脚略微休息,再交互上登,放慢速度,缩小步幅,
确定后脚确实打直后,再提脚向前踏出,此一步法称之为“休息步法”。
ref:健行笔记
http://tw.hiking.biji.co/index.php?q=news&act=info&id=2915
因为是骨头去支撑身体重量,这个时候肌肉可以得到休息
当然,要仔细思考的话,这个讲法还是有些问题
只能说我们的脚掌已经很习惯承受全身重量这档事情
所以这时只关心大腿肌肉
这道理是骨头(理论上?)没有感觉,而肌肉的感觉十分丰富
所以如果能让重量以适当 / 人体习惯的方式施加在骨头上
肌肉的负荷减轻,自然“大脑认知的感觉”就会比较好
所以东西拿在手上会觉得比较重
主要是骨头分担的压力比较少
(另外还要加上那些什么肌肉屈曲伸展收缩下略数百字的原因)
而扛在肩膀或是头顶,肩骨 / 脊椎骨负荷了不少重量
所以我们会感觉比较轻(松)
以我的对“欺骗”的定义,我不觉得这是欺骗
(当然,你要觉得是就是吧... 反正不是我骗你就好了 XD)
背负系统理论上除了分散压力、贴合人体重心之外
还有在做这档事(设法转换到脊椎骨跟髋骨?)
如果要跳出重量的话提
背负系统还会试图降低在活动中人跟包重心变化量
自然也会让身体感觉比较轻(松)
这也就导致了你只侷限在重量没有因为背负系统而减轻
却要说背负系统无用
所要面临的 defend
最后,我不认为“背负系统没法减轻重量所以无用”的论点是错的 [咦咦]
正如同推文当中已经有大大们提到
这个论点需要在阐述的时候强调一个前提假设
必须先轻量化到一个程度
就如同我们不会去要求 JanSport 的背包要有背负系统(也许有人会 XD)
因为背 JanSport 的人大抵上不会没事塞一堆重物
如果已经轻量化到一种程度
那么背负系统有跟没有根本感觉不到差异 / 没办法被背负系统骗
反而背负系统本身的重量白纸黑字地的占据了不少扣打
那么“背负系统无用论”就完全合情合理
但是如果直接只抓着“背负系统没法减轻重量”就直接跳到“背负系统无用”
那“人一定会死掉”是不是也就直接跳到“那今天死也没差”?
※ 引述《DylanWu ((づ ̄  ̄)づ)》之铭言:
: Blog版:
: https://wp.me/p9ZqPD-58
: 每个登山健行的人都体会过登山包腰带的神奇,拿在手上很沉的东西一上了肩,再多重个
: 一两公斤仿佛都没差多少。但,如果说东西拿在手上和背在肩上都感觉一样重,这不是很
: 合理吗?或是问为什么不是拿在手上觉得比较轻?背着就觉得轻这是怎么回事?
: 我们演化出很多感受,例如踩到刺或撞到树的痛觉,如果有需要,现代发明可以对付它
: 找出感受失灵的漏洞,像是手术前的麻醉,可以让我们感受不到痛觉;我们也演化出很多
: 感觉重量的感受,例如拿铁很重拿羽毛很轻,古老的这副感重机制,我们能不能找到它发
: 挥不正常的地方?能不能用什么现代方法让我们感觉不到重量?登山包便是这个[寻找感
: 觉漏洞]的佼佼者。登山包找到我们演化以来感重感不敏感的地方,然后把重量压上去,
: 这是一个古老情绪感官机制被现代发明给愚弄的状态,揹负系统好的意思就是骗大脑骗得
: 好,让我们越感觉不到重量,[欺骗你的感情]个中高手无疑就是登山包。虽然我们发现这
: 感觉的漏洞,某方面来说是算好事,因为我们可以负重而没有重压的不适感,适合搭手扶
: 梯游玩;但谈及户外健行活动,我会说这漏洞不是好事,因为负重行走的众多不适感里面
: ,登山包只屏蔽了重量感一项,其他负重的不适例如双脚负重的辛勤、因重而辛苦的爬升
: 下降、因负重的流汗喘息…等等感觉仍是正常发挥,不管你有没有感觉到重,终究双脚还
: 是要撑起一切装备。这个漏洞会让很多人误认双脚及整体体力的劳累是登山难免的,并非
: 重装造成的。
: 买包前试背不外乎想找一个背起来舒服的包,但[背起来舒服]并没有把东西变轻,而是
: 让你感觉重量的感受失灵的手法达到的,揹负系统好意味着包包用了比较重而相对有效的
: 装置,使你[觉得]背起来舒服,因为揹负系统而空包比较重,其多一些负重的目的倒是让
: 你感觉不到重量,这还挺吊诡的。我买背包从没试背过,一来是因为都从国外买,也没机
: 会试;二来就算真的有机会试背,与其注重背起来觉得轻,倒不如真的轻,反正轻到后来
: 纵走可以用无背架无腰带的包,担心揹负系统不好背起来不舒服?轻下来的话连揹负系统
: 都变累赘。
: 后背这个演化以来没什么在负重的位置,既不太影响四肢活动,也和人体质量中心满接
: 近的,还好误打误撞有这么一个绝佳的感受不到重量的位置,使得户外运动得以发展良好
: ,在一片水泥森林的新世界,我们还能走出去看看绿。但这个感受的漏洞别太滥用了,藉
: 著科技及知识技能运用达到轻量,才能舒适的享受户外。
我承认我是来备份的 [被殴飞]
楼主: PsMonkey (痞子军团团长)   2018-06-26 16:08:00
写完才发现 gladopo 大就"感觉"的部份写得更专业 (艸
作者: DylanWu (Dylan)   2018-06-26 16:18:00
3.然后接 4.应轻量揹负系统无用、感觉不重要,这些解读有点问题该先确定我想法,还是恣意解读,做法就看人囉。或者可以分析我对于这个点,有1234这几种想法的可能,再分门讨论。你认为恣意解读可行、还是因为写的少,恣意解读便可行、还是你认为没有恣意解读?
作者: kanygolly (屁妈咪)   2018-06-26 17:02:00
楼主: PsMonkey (痞子军团团长)   2018-06-26 17:05:00
没关系,你可以不用理我,直接去回应 gladopo 大的那篇然后我说的是“写法简略”跟你的字数没啥关系 Zzzz\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