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10603_台北市防疫因应记者会

楼主: prussian (prussian)   2021-06-04 00:06:07
政府单位:台北市流行疫情指挥中心
直播连结:https://youtu.be/lKsQT-TtDho
出席名单:
传染病防治医疗网北区副指挥官 璩大成
卫生局长 黄世杰
市长 柯文哲
副市长 黄珊珊
社会局长 周榆修
00:50 正片开始
39:45 感谢有你
KP:
- 中央公布疫情
- 行政区确诊数据 -> https://imgur.com/g3IR8zB
每个地区都有,有群聚
思考怎么用机动快筛队一个个消灭掉
万华快筛站数据 -> https://imgur.com/YreYunF
阳性率 https://imgur.com/H6At275
阳性数 https://imgur.com/oLbAMGP
有压制,没有被消灭,是胶着状态
三级管制自主封城下没有被扑灭,是闷烧型
思考要怎么处理
过去半个月专责病床 600-> 1300
专责旅馆 0 -> 1800
大家很努力扩充,感谢招募来的医护人员
每天开会一定问一句,昨天救护车有没有送不进去的状况
没有 -> 量能 ok
专责旅馆开始用线上登录
昨天晚上还有两百多个空床,三百多床出院还没消毒完毕
医院、旅馆动员完成,现在的医疗防线还能够应付
来看看现在闷烧的疫情到底要怎么处理
https://imgur.com/GSjwgfi
检视数据发现有一个现象
目前台北市 2800多例,
1221 是来自 456个家庭,大概43%
特别在过去半个月里,常常有人感染回到家里再传染给家人
家户传染是现在要开始去处理的。
昨天开始一个政策是确诊要移到防疫旅馆去,
症状比较严重的要送到医院去。
说明看看台北市为什么有这么多家户感染
因为过去是用 PCR, 可能过了两天才跟你说确诊,
可是在那两天当中你已经传染家里的人。
所以后来不再用 PCR当第一步,第一步是快筛,
因为20分钟就可以知道结果,快筛出来的CASE尽快作PCR
这个是我们观察医院量能的重要指标,
看快筛阳性能不能在几个钟头内就把PCR作出来,
这样可以让我们作医疗决策比较明确。
临床上有怀疑的病例,先作快筛,快筛阳性的话尽快作 PCR
这段时间我们研究下来,
快筛阳性->PCR+ 大概是80%,本来就没那么准,不过比较快
像昨天阳明山的CASE, 我们发现年轻人没有症状,伪阳性还满多的
另外一方面,有症状,快筛阳性,大部份PCR都阳性
现在我们大概有这样的经验。
快筛阴性一定没事? 当然没有
现在看出来快筛阴性,PCR阳性的大概 1%
所以还是有少数漏网之鱼,
这可以理解,快筛本来就没那么灵敏,
所以有一些病毒量没那么高,快筛阴性PCR阳性是有
虽然没那么准确,但是速度快,
慢慢变成临床上使用的主力。
第一点
避免家户感染,有怀疑的就作快筛,
阳性的尽快作PCR来决定医疗决策
另外一点
当时因为医院旅馆,所以说没症状的先放家里,
但是家户感染这么多,所以政策开始调整,
原则上确诊的让你去住专责防疫旅馆,
几个理由,
年轻死亡率很低,放在防疫旅馆是防止你去感染别人,
年纪大的放防疫旅馆,防止你在家里变坏的时候来不及把你送医,
毕竟旅馆有专责医护人员,变坏比较容易发现,
另外现在旅馆和医院形成区域联防,和急诊处都有密切联络,
你在防疫旅馆变坏的时候,
随时都有医护人员在看,马上可以送医院。
另外,也因为家户感染的现象,
现在开始除非你家房间很大,有独立浴厕,
会乖乖躲在里面17天不出来,
不然我看你还是去住防疫旅馆。
如果我们让你单独一个人在家里,你死掉恐怕都没有人知道,
因为有时候还是会缺氧急速变化,
如果房屋里面还有其他家人在里面,
坦白讲现在是怕你去感染他们。
不管怎么样,现在原则上确诊是把你弄去防疫旅馆,
防止你感染别人,也防止你急速变坏没有被早期发现
讨论一个问题,既然台北市经验看起来,43%是家户感染,
有人说是不是家里全部戴口罩,
我认为这个也不是很容易。难道你晚上睡觉也戴口罩吗?
https://imgur.com/zhExbLf
从容易简单的开始作,希望现在开始,
台北市民在家里吃饭不要共餐,不要在一起吃,
与其弄压克力板,煮完各自打饭分开吃,或不同时间吃
不要共餐,碗筷不要共用。
因为共餐还是学理上传染最大的机会
尽量保持距离。试办一段时间看看。
确诊为了保护家人,还是去住防疫旅馆好。
结论
台北市疫情胶着
按照我们拥有的医疗资源,按照研究,发现的东西
每天开始设计一个新的战术,一步步把疫情压下去。
媒体提问
========
联合报:
台湾长照陆续爆发群聚感染,是否普筛? 防止机制?
工厂群聚感染,是否防疫升级?
KP:
这是典型群聚感染,像新加坡移工宿舍,
浴厕共用、餐厅共用,一感染就一整波。
现在策略是这样,一旦感染,先用快筛疫调第一圈快筛来作
最近研究这个问题,宿舍临时要改装也相当困难,
可是如果一个感染整个停工,对产业界是很大的问题,
这种工人宿舍的确是防疫的一个弱点,
尽量是不是吃饭就不要在餐厅吃,全部分散吃。
我记得我们当年SARS的时候,台大急诊处的规定是,
每人拿便当到外面草地隔10公尺分开吃饭。
可以作的先作,比方说吃饭分散,
浴厕的问题,可以分舱就分舱,
固定哪些人用哪些区,分舱分流,
尽量不要共餐,一步一步去作。
华视:
美容美发业,市长忧心生计暂时不考虑停业,
但店内梅花座有没有实行困难? 稽查制度?
KP:
我们要给世界榜样,我们是公布准则,不是用警棍执行,
诉诸大家遵守规则的文化。
美容美发如果停掉影响太大了,但也希望不要变成防疫破口,
所以工作人员一定要戴口罩,不要吃东西。
有一些美容院客人来还要奉茶送咖啡,这些都免了。
按照空间允许,尽量让他离远一点,
尽量用预约制,让空间里的人愈少愈好。
至于有没有稽查制度,坦白讲警察也不是没有其他事情,
诉诸国民尽量遵守,警察不可能随时去看。
我们允许美容美发业营业,也希望你们遵守规则,
不要让他变成防疫破口。拜托大家。
TVBS:
台北新北台中都喊回家戴口罩,是否很难落实?
还有其他管控措施?
KP:
刚刚讲过,
在家不要共餐,尽量保持距离,
至于夫妻睡觉还要戴口罩,这我是很难想像啦。
所以是这样,从可以作的先开始作,再观察一段时间。
公视:
专家建议广筛制度,是否在特定地方进行广筛?
KP:
就公卫观点,还是要在热区才快筛,
至于热区定义,没有遇到难知道,但是过程中我们 每天看数据作研究
所以台北市先成立快筛部队,开始建立热区,
至于热区怎么定义,这是个好问题,且战且走。
全面普筛是不对的,热区小区域普筛是对的。
这也是将来应该要作的。
寰宇 苹果 东森:
文化 14 人快筛阳性,PCR全是阴性,怎么有这么大的落差?
是不是试剂不够灵敏? 会不会影响将来的判定?
33:
文化名单345,验313,14阳,PCR阴
之前在万华,消防队,都有一部份是快筛阳PCR阴,
之前也有台中案例。技术上请璩副总回答。
璩:
https://imgur.com/r2hq9xn
目前PCR阳性率82.8%真阳性相对于伪阳性,学术上叫特异性,
试剂可以辨识出它阳性的比例82%。
在联合医院内部分析是 83.7%。
专家团队持续追踪特异性准确度的部份。
在疫情严重度这么高,双北密度这么高的状况下,
仍然是一个非常有效,具有迫切性的工具,
非常有效帮忙我们早期找出确诊者。
第二部份
https://imgur.com/jWoTAUn
既然是平均值,因为医院、方法、对象都不一样,所以它是个平均值
既然是平均值,就会有中间值和两边的极端值。
文化及某些地方,在医院里也有发现这样的极端值,
整个过程中也严密在观察。
第三点,对于这个极端值,也不是放着它不管。
分两个面向,
第一个是内部品管,
试剂种类,操作人员程序、过程、地点,
都很小心在侦测,目前为止没有看到有关这方面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外部顾客,黄副讲的,市长也讲的,
在密度盛行度低的地方作筛检,通常伪阳性是会升高的。
目前我们认为快筛试剂,目前为止在台北、新北仍然是有效的方法。
联合报:
学校宿舍有345人,采检313人,其他31人的处理方式?
(...记者数学?)
文大学生翻垃圾桶食物吃没有戴口罩,文化的防疫管理是否有疏漏?
33:
很多学生回家一阵子了,请他们一定要追踪。
如果有跟原来确诊四位同学同室部份一定要追踪。
有一些在台中验出确诊是那四位之一。
其他部份宿舍管理部份应该是学校要作好相关防疫
防疫上发生类似状况,宿舍就像市长讲的,
毕竟是居住的地方,会有用餐的问题 ,
这也是一样要回到刚刚讲的这些指引,
希望在家里在宿舍尽量和同学分开来用餐。
苹果:
北捷减少了班次,但间距更长,每节车厢人数更多更密集,
是否调整? 应考虑防疫或营运?
33:
市长有指示提出交通局减班原则,包括公共汽车捷运。
捷运减少班次当然第一个是人流真的比以前少很多,
当然希望能够作最有效的运用。
但是可能造成上下班时间还是比较密集的状况,
会请他们提出检讨。
年代:
户籍在万华的民众在辅大确诊,却拿阳性报告登机,
台北市府有接获通报? 还是匡列有疏漏?
33:
这就是礼拜二视讯向中央提出来的,
以前居家隔离开了通知书同时会上电子围篱。
现在是新的状况,中央同意无症确诊可以居家隔离,
我们发现开了居家隔离通知书,
没有办法在同一个系统上传说这个人要被居家隔离了,请上电子围篱,
中央说系统正在修改,会尽快改好。
这就是他为什么可以跑出来,因为他没有电子围篱。
这个部份中央会再作修补。
机场那边应该要作好管控,这应该是机场那边行政的疏失。
台视:
台北市议会消毒,传出二楼清洁员确诊,掌握状况?
33:
接到通报,协助匡列快筛,状况还好,相关空间都作好清消。
监控后续发展。
联合报:
郭想帮买疫苗,陈时中说缺授权书,质疑刁难?
王定宇呛?
KP:
疫苗这件事已经吵太久了,
从疫情发展,它慢慢会扩散出去,
而且台湾本来就是一个小岛,岛内流动太频繁,
如果要四级,全岛同时封才有效,整个台湾在家三个礼拜硬封城,
有症状的捞出来用集中营管理,
除非是这样,不然我想不出在目前的状况...
而且随着时间,报表看起来每个县市慢慢都会有病例出现,这叫防不胜防
所以疫苗是这样,拖愈久它跑出去的愈多,就烧得愈多
所以今天虽然死亡17例,我想死亡率到时候一定是校正回归,
很多死亡到现在还没加上去,
拖愈久愈分散愈难防堵。
一个是硬封城,一个是打疫苗,
局面发展到这个程度只剩下两个方法,
硬封城我觉得相当困难,因为才三级管制就已经..
三级管制是这,两个礼拜大家还可以忍受,当放假
三个月我看经济就不得了了,如果要四级,GDP、整个经济一定会掉,
所以现阶段不要再讲任何理由,看怎么办,疫苗能打就先打一些。
华视:
长照人员打疫苗进度? 是否已开打?
提升顺序后疫苗数量是否更捉襟见肘?
社:
本来昨天预计明天开始打,造册完后今天已经在打。
人数总共3900位,
第一波这周末可以打完1000位,
3900里有2900是第一类直接接触,
再来才是第二类非直接接触。
施打会尽快分批,
疫苗施打会有不良反应,工作人员施打之后还是需要维持机构照顾量能
所以这部份也会一并考量,
后续依这两原则尽快施打。
Q:
陈秀熙主张疫苗应让热区优先施打?
KP:
疫苗还没扩散的时候我认为这是有效的战术,
可是等到扩散以后效果会很差。
如果在5/2-5/9, 万华29个,
在万华快速打疫苗,这个策略是有效的。
可是现在要打的话还是可以啦,
变成在 Google Map 上看到热区先打,
这策略是可以,疫苗跟普筛都是对付疫情的方法,
可是随着时间过去,用疫苗来挡的效果会愈来愈差。
中视:
2M剂要来市府知道是什么吗? 中央说疫苗要授权书合理吗?
33:
我们不会知道中央疫苗状况,什么时候要来也不清楚。
根据法令民间采买要有紧急授权,这次中央有行政命令,
就是要中央签约集体分配。这两个原则是这次捐赠、购买的原则。
所知的就是包括捐赠都要有紧急授权,
内容包括诉讼豁免、药害救济,都需要原厂规范,
还是依中央公告为主。但不管是哪一种,希望愈快愈好
Q:
行政院纾困方案说要线上申请直接汇款,缩短地方政府行政流程,
这样有帮助吗?
KP:
去年已经有资料的话直接申请没有意见,
但有些像夜市要像去年那样直接补助,就要想一下。
纾困、救济还是实事求是,不要想说人情要作在自己身上,
我都没有意见,只要快就好了。
或是他可以很快发下去我也没有意见。
苹果:
蓝营揪团去总统府抗议?
KP:
有疫苗我就会去,没有就算了。
中视:
什么情况考虑区域封锁?
KP:
从兵棋演习看起来,每十万有400确诊,用三级软封还封得住。
现在比较清楚,要挡在不准超过400。
四级杀伤力太大,要想办法挡在那前面,不要被迫四级。
镜新闻:
松山分局?
33:
(...无关疫情,不想打)
寰宇:
郭买疫苗, 中央是否颇有居心?
KP:
那篇我看过,疫苗上市政府要给药厂法律免责和药害救济,
这我都知道,不过法律是要增进公众利益,
不是人民要侍奉法律,
看怎么克服可以拿到疫苗赶快打就好。
可以解决就好,看现在到底要怎么解决嘛。
台视:
成衣业者送花篮说阿伯骂得好?
KP:
唉~ 下一次折合现金给我就好了,不要浪费钱。
Q:
行政院长说疫苗会一波波抵达,会协助企业、民间团体,
郭董却遇到没有授权书的问题,市长是否觉得应放宽限制?
KP:
我们是三级管制才能控制到这样,
台北还是会管制比较好,
台北不管医疗能量到防疫旅馆,基础设施还是比较好,
当疫情一直在扩散的时候,拖愈久愈难控制。
现在台北市要用疫苗控制都要全部打才有效,
时间拖愈久愈分散,治疗愈困难。
医学上也一样,预防容易治疗难,拖愈久愈困难,
将来要收拾残局就愈难。
大家看看把事情解决掉,不然我也不晓得怎么办。
感谢有你
========
(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