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这样拍《奥本海默》 诺兰真有种

楼主: derrickx (猪头翔)   2023-08-07 15:01:25
我写的,虽然有刊登在其他媒体,并不是去搬移人家的文章
在播放《奥本海默》(Oppenheimer)电影院里面,片尾的制作人员名单还没播完,我叹
口气对一起去观影的朋友说:“诺兰真是太有种了。”
诺兰就是《奥本海默》的导演克里斯多福诺兰(Christopher Nolan),在2008年以蝙蝠
侠系列电影的《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完全打破超级英雄电影的格局,并以
5.34亿美元的票房成为2008年北美卖座冠军,从此一举成为好莱坞天王级电影工作者。
只有他能花1.65亿美元拍摄硬科幻题材电影
说真的,诺兰的有种并不是在《奥本海默》才展现出来的,在电影已经几乎完全数位拍摄
的现在,诺兰却仍然坚持只用传统胶卷拍摄。当电影数位动画特效越做越强大、演员在绿
幕前拍摄作品越来越普遍的时代,诺兰却坚持不用数位特效,要拍翻车就出动吊车和各种
钢丝机械,要拍爆炸就用传统的火药爆破,甚至《星际效应》(Interstellar)里的机器
人,也是用实体模型想办法去做出机器人走动的画面。而为了反对电影公司为了迎合OTT
浪潮,把正上院线的电影同步放上OTT平台,诺兰不惜和合作多年,总是配合他大胆选材
的华纳决裂。
当然在蝙蝠侠这种应该要是爽片的超级英雄电影中,大量使用艰深隐晦的荣格(Carl
Jung)分析心理学;耗资1.65亿美元拍摄《星际效应》这种硬科幻题材电影;把战争题材
的《敦克尔克大行动》(Dunkirk)拍成并用不同时间节奏时间线的冒险类型片……。除
了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曲(The Dark Knight Trilogy),诺兰极少重复做已经做过的事
情、拍已经拍过类型的电影。好在的是,全世界的影迷相挺,漂亮的票房成绩支持诺兰可
以继续“任性”下去。事实上近15年来,诺兰是少数可以拍原创题材仍能进年度票房前10
的导演。
但在《奥本海默》中,诺兰的“有种”却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简单说,他让几乎所有有政
治立场的人──不管是倾向左还是倾向右,去看这部电影都不会感到舒服。
不可能拍成一部原子弹版的《阿波罗13》
之前看到一位网络乡民对于《奥本海默》颇有微词,原因是电影公司的宣传让他以为这是
一部原子弹版的《阿波罗13》(Apollo 13)──一个人率领一个团队排除万难把原子弹
制造出来。问题是朗霍华(Ron Howard)执导的《阿波罗13》,讲的是整个美国太空总署
通力合作拯救阿波罗13号上面的3个太空人──成功的话是人会活,《奥本海默》里奥本
海默率领的团队成功,就是造就人类史上最大的单一炸弹造成的死亡人数──成功的话是
人(而且是几十万人)会死。没有任何一个电影导演、工作团队甚至幕后出资者,胆敢用
荣耀的角度去诠释这样的成功,人性有一条底线,当你高歌制造死亡是多伟大的事情,恐
怕绝大多数的人──不管他是哪一国人、信仰什么意识形态,恐怕都难以认同这种行为。
更何况奥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本人晚年确实是深陷大量杀人的罪责感当中

对于一向“左到翻”,最近更是拿着投资人的大笔资金去大量“改造”名作,以合乎自己
意识形态的好莱坞,奥本海默的故事真的是证明“右派”很邪恶的绝佳故事,奥本海默这
样对国家有着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只因为对于自己造出的原子弹杀死了很多人而感到自责
,而走向反对发展更强大杀伤力的武器之路,就遭到“右派”麦卡锡的迫害。真不晓得为
什么会让“不是自己人”的诺兰拿走这个故事(其实答案单纯得很,除了诺兰还有哪个导
演,能让好莱坞片商愿意拿几亿美元的制作预算,去拍这种可能不会有太多人想进电影院
去看的题材)。
是的,诺兰确实不是好莱坞“自己人”,不是因为他是英国人而不是美国人──事实上因
为左派崇尚世界主义而不是国家主义,这一点对诺兰在好莱坞反而是利多而不是利空。
不是左派,不被当成好莱坞“自己人”
说诺兰不被好莱坞当成自己人的原因是,他不是左派。
诺兰不是左派从《黑暗骑士:黎明升起》(The Dark Knight Rises)中,把造乱的暴民
统治拍得像文化大革命一样就可以知道──虽然现代左派一向宣称自己不是共产党,但他
们对于共产党少有批判,像是探索(Discovery)、国家地理频道、历史频道这些纪录片
频道,几乎每天都有新的纳粹题材影片上档,但却极少有以为祸更深更广更长的共产党主
题的影片。不过像笔者这种“左盲”要等到《黑暗骑士:黎明升起》才感受到“诺兰不是
左派”这点,但长期浸淫在左派环境下的影剧圈工作者大概是昭然若日。
有网友认为《奥本海默》的审讯过程拍得太过冗长、占全片比率太高,但笔者自己观看电
影的感觉是,诺兰拍摄的审讯过程其实完全和“冗长”扯不上关系,相反的,大概少有导
演能像他一样,把审讯会拍得那样节奏明快、高潮迭起。但诺兰善用了自己擅长掌控节奏
的本事,让审讯过程的“压力”节节高升,让观影者经由自己的不舒服,来理解当年麦卡
锡主义者对人的迫害。
在台湾泛绿阵营的支持者,意识型态一直偏左,早期甚至认为中国共产党好过中国国民党
,觉得可以和“中国共产党联手达成世界革命的目标、打破美帝霸权体系”不在少数。甚
至在“太阳花学运”中虽然反中是主轴,但也有不少参与者是基于左派信仰,反对台湾和
中国签定“自由贸易协定”这种资本主义的产物。
川普掀起绿营支持者“脱左”潮流
直到2016年川普(Donald Trump)当选美国总统,从民主党跳槽到共和党选总统的川普,
因为相对于前任民主党籍的欧巴马(Barack Obama)是肉眼可见的友台,这让许多过去只
知道“革命左派”的“台独派”(这些人当然绝大多数都是泛绿阵营的支持者),开始有
兴趣去了解川普背后的坚定“反共”力量源头──保守主义(“保守”这个字眼在台湾长
期被污名化,被和守旧独裁崇古画上等号,其实“保守”是相对“极端”和“激进”的词
汇,保守派不代表守旧,他们一样主张社会需要改变,只是反对左派那种“砍掉重练”激
进的革命手段而已。其实主张环保、反对“开发主义”的左派,在很多议题上表现的都极
为“反动”,比保守派更加守旧)和基督信仰。
事实上很多绿营支持者是在2016年后才知道,自己过去打倒国民党的思考和手段,其实都
是基于左派共产主义,在新的政治目标是隔离中国共产党的情况下,他们极需要新的指导
原则。
不过这种急就章的乱学,加上过去只懂左派,于是有人发明了一套“一切都跟左共反著做
就是反左”的简单易学方法──因为这些人对于左派的那套理论和意识形态都非常熟,当
然就知道怎么“反著做”。所以左派撑女权、他们就反女权,左派挺同婚、他们就反同婚
,左派喊减碳、他们就主张烧煤烧到大家得肺癌……不过左派反核、这票人转变态度变挺
核的比率好像就稍低,看来“有些价值是难以丢弃的”(笑)。
结果就是产生了奇怪的“麦卡锡平反论”,简单说就是麦卡锡反共抓匪谍是对的,过程中
有些冤狱之类的“连带伤害”是免不了的,重点是麦卡锡真的抓到很多共匪,阻止了共产
主义在美国蔓延。“麦卡锡平反论”让一小群绿营侧翼主张因为中共实在太大太强,不能
冒任何风险让他们有机会渗透,蔡英文政府应该大权在握,把所有潜在的匪谍全部抓起来
,宣告国民党、民众党这种主张和中亲中的政党为非法组织,就像麦卡锡主义是“美国反
共”的必要之恶,蔡英文政府也应该拥有自己的“必要之恶”。
但诺兰在《奥本海默》的审讯会片段,却让观众用身体去感受,就算有大义名分,错误的
事情就是错的,在麦卡锡主义下的冤狱和受迫害者,不会因为“真的抓到匪谍”就让自己
的冤屈和痛苦消失,而那些执行者,也不会因为他们执行的是“大义名分”,而让他们的
邪恶手段变得不邪恶。
好莱坞金童把登月先锋拍成“谴责登月先锋”
不管诺兰有没有这样的意图,但我看到的,是奥本海默开发出原子弹害死很多人,即使不
是他亲自下令、下手,即使真的可能有更多人因此得到拯救,但并没办法阻止自己感受到
“杀死很多、很多人”的罪恶感;而麦卡锡主义者那边,却是完全被利欲冲昏头,嘴上“
一切为国家(或是公平正义、世界和平,所有你能想到的美丽字眼)”的人,很可能内心
里根本没有她嘴上讲的那个东西。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好莱坞随便一个导演都拍得出来。尤其是因为左倾思想(因为登月计
画对抗的是他们左派的精神原乡苏联,他居然把纪念登月计画50周年的《登月先锋》拍成
“谴责登月先锋”)受到好莱坞力捧、以时年32岁成为史上最年轻奥斯卡最佳导演得主的
达米恩查泽雷(Damien Chazelle),或是以《贫民百万富翁》摘下奥斯卡最佳导演,把
伦敦奥运开幕式搞成“英国─社会主义的天堂”的丹尼鲍伊(Danny Boyle),或许没有
诺兰那种“神样”的节奏掌控本事,但恐怕剧情的洒狗血程度(尤其是讲到麦卡锡主义者
迫害的邪恶这部分)恐怕要远超过诺兰,毕竟麦卡锡主义盛行的时候,好莱坞是受灾最惨
重的地方之一,在好莱坞拍戏骂麦卡锡主义,一点都不需要“有种”。
诺兰有种的地方在于他在电影里面,确认了麦卡锡主义的确在“反共”,像是苏联真的派
出间谍,利用奥本海默的戒心不足,成功地偷走制造原子弹的秘密,完全改变了二战结束
后的历史轨迹,他几乎是明示了奥本海默等这些“共产主义同情者”对共产主义和苏联是
多么的天真和无知。
诺兰镜下的共产党,潮男潮女聚会
更重要的是,诺兰把这些1930年代美国共产党的聚会,拍得跟苹果教聚会一样,一点都不
是共产党自己拍的样本剧那样对于资本家仇深苦大、热血青年一心要拯救社会民众的样子
,去的人只是感觉自己那样做很潮,然后跟看对眼的男男女女来个“爱的一发”。如果你
对搞左派的人够熟的话,就会知道这比指责他们搞出饥荒害死人还要能惹他们生气。毕竟
大多数人标榜自己是左派,只是想要获得自己悲怜社会阴暗面、是有良心的好人的优越感
,甚至只是觉得这样做很潮而已,根本和穷人是不是真的穷到快死无关,现在诺兰把这些
事实指出来,不会让他们感到不适才奇怪。
神奇的是诺兰的《奥本海默》恐怕不只会让美国国内观众不舒服,恐怕这不舒服来到台湾
还是会存在,像是国民党和柯文哲这些亲中友中派的支持者,恐怕很难不想到自己支持的
对象是不是像奥本海默一样,对共产党的理解太过天真,而将导致人类社会陷入冷战、核
子武器对抗的那种危机。至于老用“为了国家好”希望国家可以粗暴地“解决”反对者的
绿营支持者,大概也很不爽自己的偶像麦卡锡主义者被诺兰描绘成那样的小人。
在好莱坞一片“政治正确”的传教歪风中,诺兰的《奥本海默》只提供场景,让大家自己
去思考谁对谁错,实在相当难得,当然,不够坚毅强大,是没办法在目前已经是“党同伐
异”的好莱坞这样“任性”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会感叹:“诺兰真是太有种了。”
作者: stellfeeling (泽)   2023-08-07 16:51:00
共产党跟中国共产党两个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推错 嘘回来
作者: showerlin080 (萧儿)   2023-08-07 18:32:00
可以不要字这么多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