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怪物

楼主: AACKball (阿姨洗碟录)   2023-07-23 14:31:41
雷文防雷资讯页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我觉得光主创群就已经不负《怪物》之名了。虽然我还是没看是枝裕和之前的作品,但《
婴儿转运站》已经让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坂元裕二我也只看过《东京爱情故事》(老人!
),可是那也是最能打动我的日剧;而坂本龙一在配乐界更是神一般的存在。单单是这三
个名字出来,不管电影演什么都会吸引我去看。
只是另一方面,以怪物为名,又是这个编导组合,电影本身也毫不意外的相当沉重。而同
样是讲霸凌相关话题,前阵子的韩国电影《阴影下的她》是一记又一记直拳直捣你的心窝
;《怪物》则充满日式风格的像是慢慢地拿一块块大石头压在你的胸口上。叙事风格也可
以明显看出两国民众的个性差异。
【以下涉及剧情,请斟酌阅读】
第一幕以麦野妈妈的视角开场,整部片看完觉得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安排。观众们会先看
到一个辛苦的单亲妈妈,发现儿子似乎在学校遭到霸凌后前往学校“理性”的质问,想找
出事件真相的样子;随后下一幕视角切换成老师,以他的观点来更进一步地揭露实际发生
的事情;在轻轻带过校长视角之后,聚光灯转换到两个小孩身上,观众最后才得以看见事
情的全貌。
这种分别视角开地图迷雾般的手法虽然也蛮常见,但是编导又加了一些小剧情呈现不一样
的效果。例如第一幕中妈妈去学校找老师时,老师一度吊儿郎当的在质问过程中吃起零食
;但视角切换成老师时,却完全没有对这段剧情多加描述与澄清,此外三大段故事,事件
发生的时间序好像也有所出入。虽然这可能是我自己的记忆有误,但如果时序上是真的有
微妙的差异,那这两点会让我联想到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自己的既定印象而放大或减弱一
些事件细节,也许老师只是快速地塞了点东西到嘴里,甚至也许老师根本没吃东西,但在
妈妈的印象中因为将老师视为一个会霸凌学生的坏人,所以在她眼中,老师成了一个完全
没有道歉诚意,自顾自在严肃场合吃零食的人。而时间序不确定有没有错置,但应该至少
有时间流逝长短的不同,这样的处理方式直接反映每个人对于细节重视程度的不同,也呈
现了在一段长时间的事件中,每个人可能因为自身的既定印象或观察角度,而产生了记忆
的偏差,而这个记忆的偏差可能会反过来再加深自己的刻板印象,导致误差越来越大。
会觉得以妈妈的视角开场这点很有趣,其实也跟我自己的刻板印象有关。我觉得日本社会
也许老师与学校还是处于比较权威的地位,而母亲、女性还是处于比较弱势的位置。从这
个前提来看电影开场,先打造辛苦的单亲妈妈形象,带起观众的同情心,之后再转到老师
的角度,可能观众比较能认同这样的剧情转折而将老师洗白;但要是反过来先拍个愤怒到
学校来拍桌的单亲妈妈家长,可能接下来妈妈都摆脱不了怪物家长的标签,就算第二幕展
现妈妈角度的事实,或许也还是会招来“你一个家长顾一个小孩,人家老师要顾全班耶”
这样的评论,或许会失去电影原先利用各种小细节与时间差塑造出来的“每个人都习惯以
自身观点来看待全局”这种氛围。
不过从这样的想法来看,学校方面却只以校长可能真的自己失手撞死了孙女,来为她的消
极作为作解释这点,感觉上又有点力道不足,甚至隐隐有指责学校只想低调行事的意味。
或许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作者们的想法。
整部片最直接的问题大概就是谁是怪物?因同性恋倾向而被霸凌的星川依里,或许在父亲
同学的眼中是怪物、畏惧周遭眼光而在人前无视依里的麦野凑或许也算是怪物、一心维护
儿子的麦野妈妈在学校师长眼中或许是怪物家长、满腔热血但只看见部分事实,却还认为
自己看见的片段即为真相的保利老师是怪物、沉浸在自己犯的错而无心好好处理事情的校
长是怪物、只想道歉了事消除麻烦的学校主任们是怪物、觉得儿子性向不正常而试图强硬
洗脑他的父亲当然是怪物、霸凌依里的三个同学ABC当然也是怪物,但养出这些怪物的
,是更庞大、名为社会风气的怪物。
只是说这么多,其实我也同样是以我自己的观点来看待这部作品,以我的想法来诠释它。
不过最后一幕看到两个小孩跑向光明的隧道尽头,虽然隐约猜到结局,但还是不断在心中
呐喊拜托来个活人经过一下吧。也许风暴过后终将见到光明,但这条迎向光明的路也太过
黑暗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