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雷] 《25小时》

楼主: lokazdszone (人一月刀俞)   2021-02-05 13:25:44
雷文防雷资讯页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人生是趟单程票:《25th hour》
致谢 Mplus 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479
在《La La Land》风行的时候,我还没看,是听到周围好评如潮,经过了一年才补上,到结尾时才知道为什么这部片这么获得喜欢,因为它透过影像表现出一个可能有的未来,但在那时的我却没有受到同样的震撼,因为早在《25th hour》结尾中由 Brian Cox 饰演的主角父亲 James Brogan 就这样说:“This life came so close to never happening.”。
而这段话的背景是在最后的时间中,他如同旁白般地声音与儿子(主角,Monty Brogan)说著在他一句话下他可以转出交流道一路往西,让儿子有个可以重新开始的生活,找个不需要问太多、给现金的工作,会找到有人不问太多地重新为他制作证件,而走上这条路就再也不能回头,而或许,或许能与旧情的 Naturelle 再度相遇而接上原有的感情,在头发灰白时再聚集全家人说出自己的身世与如何而来,再告诉他们有多幸运能在这里。
就如同呼应一般,在片头时 Monty 救起的狗也是如此,若他放任在那死亡、给他一枪痛快,这只狗也不会在这里了,然而因为他的起心动念,整个历史随之改变。
“这人生差点就无法成真。”
而令人震撼的是这段可能有的未来随着旁白的结束,回到 Monty (Edward Norton饰)鼻青脸肿的样子,靠在车窗上,继续向着监狱的路。
回到故事,Monty 必须服刑是因为他是个毒贩,而被身边的人给吹哨后必须要面临7年的徒刑,整个电影没有转折地呈现他的最后一天,穿插著过往与现在,也交叉著现在的各个人物之间,包括他与女友 Naturelle 的相遇是在她刚满十八岁在公园荡著秋千被搭讪,包括他的两个好友高中英文教师 Jacob(Philip Hoffman饰)以及华尔街股票交易员 Frank (Barry Pepper饰)各自的工作型态,一个的呆板的胖教师,一个是千万亿美元握在手上,另一手握著舒压球的投资者。
而他之所以面临如此重的徒刑是因为洛克斐勒法案(Rockefellar Law),也就是70年代的纽约市长以“tough on crime”来对应社会治安的败坏,“对毒品的战争(War on Crimes)”让这些原先是市民的人成为了公民社会的敌人,他们必须要被排除在外,因此吸食、持有一定量的特定毒品(海洛因、古柯碱)将会面临重达中身监禁的刑罚。然而这也让我们不得不反思的问题是,毒品的刑罚真的有如此谴责的道德正当性吗?甚至这种法定犯(mala
prohibita)具有任何刑罚的道德正当性吗?甚至纯就威吓(deterrence)的观点而言,真的有威吓的效果吗?将重刑施用在毒品犯罪,是否转移了社会责任的焦距?
Monty 走进了餐厅洗手间,上头写着“Fuck you”,他开始了批判,干了整座城市的族群,从洗车窗的穷人、中东人、印度人、同性恋、亚洲人、俄国人、犹太人、股票交易员、意大利人、波多黎各人、多明尼加人、老女人、黑人、警察、神父、耶稣、宾拉登,这就像是面对悲剧时心里的否认反应,愤世嫉俗地仇恨城市中的所有事物,而这经典的片段也如同导演 Spike Lee 对这世界的诘问,尤其这在他90年代的电影《Do the right
thing》已经出现过,但这世界真的公平吗?毒品的危害在我国也曾经过司法院做成解释认为流入社会中会造成弊害万千,因此设有死刑并没有违反宪法对于生命权的保障,但若我们认真想想,股票交易所造成的千万家庭破碎,巨鳄、巨兽的鲸吞蚕食,真的从后果论的观点而言,毒品的弊害真的比操弄市场还要罪孽深重吗?
父亲因为酗酒与家庭破碎,对于曾经可能成为医生与律师的 Monty 具有深重的罪咎感,而女友 Naturelle 也同样睁眼闭眼地对于这些财富不置可否地享受,甚至主角自身也感到懊悔,如果当初就金盆洗手乖乖从事“正当”行业,把钱拿给好友运筹,就不会落得这个下场。不过这里也凸现出另一个讽刺的地方,其实卖毒也好、操弄股票市场也好,甚至后者海捞更多,何以在道德上等价的行为却在法律上有天差地别:合法与非法,的评价结论?统治者的恣意在这里不遮掩地展现而出。
Frank 在与 Jacob 为最后一晚讨论时他说无论如何这是最后一晚了,或是逃走、或是自杀或是进去蹲监,Monty 这个人在今晚就会消失,毕竟他所深怕的在监狱被鸡奸,面临七年的长期虐待要维持人格的统一性也是太勉强了些。虽然话说成这样,但在公园桥下 Monty 要求 Frank 把他揍到不成人样,也是在被要求、刺激下才不甘愿地动手,但他没有任何保留地把 Monty 打成猪头,虽然他挥拳如雨,但这雨却也有重量,是来自眼睛的泪液,哭着。
所有人都懊悔著,时间透过电影的影像一张一张地被建构出来,是线性的,让我们对应到生活上的体验,无法回头,就如同 James 对儿子所说。而无论是对可能未来的想像,还是对过往的回顾,我们都会后悔,就如同 Jacob 煞到自己未成年的学生 Mary 而在夜店厕所吻了她,我们同样会在冲动下(钱或色)犯了错,Jacob 的故事没有被拍摄,点到为止是让我们能有反省的空间:他与 Monty
一个入监一个则否,原因何在?没有,一切都是运气。我们都只是人,我们都会犯错,然而我们只能深切地体会到人生无法回头,这张车票是单程的,如果我们知道会后悔,我们不会做,通常,但正因为我们是人,我们明知道是错的、会后悔,这趟单程票还是没办法折返,我们只能想像一个可能的未来,但现实我们还是鼻青脸肿地流着泪。
“After tonight, it's bye bye Monty.”Frank这么对 Jacob说。二十四小时结束是最后一天的完结,第二十五小时是对我们的分界点,但对人生而言只是仍然在行进中,一趟不会停下来的列车,一切继续往前。无奈与懊悔,只是我们厢愿地感觉,如此而已。
https://vocus.cc/commentonmovies/5fa633a0fd8978000123d092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