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3部蓝侬(披头四)电影“Backbeat”、“N

楼主: NaaL (Skyline)   2020-08-21 19:52:13
雷文防雷资讯页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文长出没注意
粉丝的碎碎念出没注意
另外,
会有演绎与本尊的差异讨论,
当然看传记电影不是只看演员“模仿”,
(要看模仿的话,去看“The Fab Four”或者是“The Bootleg Beatles”等致敬乐团演出就好啦XDD),不过因为是大众文化熟知的现代人物,所以还是会忍不住比较一下囉
“Backbeat” (1994)
推荐给喜欢剧情片以及想多了解“The lost Beatle”Stu还有披头四的汉堡岁月的你
"In His Life: The John Lennon Story" (2000)
推荐给蓝侬+披头四迷的你
“Nowhere Boy” (2009)
摇滚天空:约翰蓝侬少年时代
推荐给喜欢电影叙事以及想多了解少年蓝侬的你
*******
“Backbeat” (1994)
https://youtu.be/zrLGwxh47pM
电影预告
时间跨度:1959年底或1960年初
-1962年4月 披头四第三次德国汉堡演出
剧情主轴:John&Stu&Astrid
披头四的汉堡驻演
(注:Stuart Sutcliffe是John的艺术学院好友,后来以贝斯手身份加入乐团,参加汉堡驻演,1962年21岁时猝逝于汉堡。Astrid Kirchherr和其他两位朋友在汉堡看到披头四的演出,非常喜欢,并决定成为乐团的助力,Astrid拍摄了乐团最早一组正式照片,促进Beatles的招牌发型,之后并成为Stu的未婚妻。)
(年龄对照:1960年8月15日,乐团从利物浦出发,进行第一次汉堡驻演。
当时:
John Lennon 19岁
Paul Mccartney 18岁
George Harrison 17岁
Stuart Sutcliffe 20岁
Astrid Kirchherr 22岁
Pete Best 18岁
那时候还在其他乐团的 Ringo Starr 20岁
日后的经纪人 Brian Epstein 25岁)
“I grew up in Hamburg, not Liverpool.”
~John Lennon
这部电影是英国和德国制作公司合作的作品
剧情跟取景大部分都在汉堡
电影一开始是John和Stu两人在酒吧里,
之后发生斗殴事件,
Stu被重击头部,
不祥地预兆著之后Stu因脑出血而猝逝 QQ
还是学生就以很不错的价格售出画作的Stu,
在好友John的说服下,
成功被拐把卖画的钱全部拿去买贝斯,
加入了John的乐团
之后就是披头四的第一次汉堡行
在港口,
Paul出现了,
跟John互相吐槽,可是两人感觉挺生疏…
George的出场很有趣,
George妈硬塞手作scone,
叫George带在船上吃 XDD
(千万别跟George抢点心吃!
偷吃George录音室存粮的Yoko表示…)
之后的剧情,
一方面是对披头四来说,
汉堡驻演是大开眼界+开发人类极限;
一方面对Stu来说,
和Astrid坠入爱河,
并且确认自己的志向在美术而非音乐
剧情推展顺畅,
角色间的张力很够,
也还原(?)乐团在汉堡的演出情形,
(在一开始的演出场,
乐团的演出跟脱衣舞的演出交替,
有时候前场在跳脱衣舞,
乐团就在后面(一样在台上)东倒西歪地
吃东西打牌打发时间XDD )
很有可看性,我是满推荐的
剧情很大部分围绕在John&Stu&Astrid,
John一方面为Astrid吸引,
却又同时因为觉得自己比不上她(白话来说,Astrid就是超级文青)而愤怒,
另一方面又因感觉Stu被Astrid抢走而意难平
最后John和Astrid和解了,
也终于能够放手让Stu离开乐团,
做他自己想做的事,
只可惜,Stu的时间不多了……
关于人物,
饰演Astrid的演员非常美丽!
Stu的演员也是帅又迷人
https://i.imgur.com/JJYSMJI.jpg
电影中的John、Paul、Stu
饰演John的Ian Hart三度饰演John,
“Backbeat”是第二次,
就“表演”来说,很能让人感受角色的情感,
这部电影表现出John的愤怒、无惧世俗、对音乐与乐团的热情、对以音乐成功的坚定志向、对朋友的全心以待、掩饰脆弱的虚张声势、会咬人的幽默等,
可是,这部电影里,
说实话我感受不太到他的“魅力”,
也不知道在音乐和表演方面,
为什么后来会那么成功……
饰演Paul的Gary Bakewell,
之后也二度饰演Paul,
外型来说,
那个doe eyes有像XDD
在电影中呈现出,
他是John在音乐和乐团最可靠的伙伴,
在很多地方也表现出,
他是最圆融最务实的一个
不过,就是感觉跟John不太熟……
虽然那个时期,
John跟Stu是更麻吉,
Paul都吃醋起来(本人言),
不过也没那么生疏啊啊啊~
(电影中,在舞台表演,
Stu恍神出错时,
Paul就死命瞪他,
下台后再跟John抱怨Stu XDD)
George有点影薄,
有时候会有神来之语,
不过在电影最后那场演出,
George那副自得其乐
在舞台上晃来晃去演奏的样子,
跟本尊在60年代的演出有像XD
要说影薄,Pete Best更是,
不过开口时,都很有笑果XDD
然后,意外惊喜,
RINGO!也来惊鸿一瞥
整体来说,
不管是粉丝,或者是非粉丝,
以“电影”来说,我都满推荐的,
是部精彩的电影
不过,剧中有不少正面裸露,
还有使用毒品与性爱场面,
并不适合合家观赏喔~ XDD
附注:
https://www.snapgalleries.com/portfolio-items/astrid-kirchherr/
这边可以看到一些Astrid在汉堡帮披头四拍的照片
*******
"In His Life: The John Lennon Story" (2000)
https://i.imgur.com/96c3Ybd.jpg
时间跨度:1957年 16岁的少年John
-1964年披头四首度美国演出之前
剧情主轴:
这8年间,16岁到23岁的John大事记
这部是电视电影,
由美国NBC制作与播出
电影一开始是1962年,
乐团在Cavern演出。
画面一转,1999年拍卖会场,
拍卖John的第一把吉他……
1957年,利物浦。
在Mimi的叫唤下,
少年John不情愿地翻身起床,
开口那句“ I'm Comin' ”
口音跟声音都好John啊!
(后面就没那么像了,口音是有像,不过音质就不太像)
之后就是按照时序,顺顺地呈现出发生在John身上的事情,还有他身边的人事物。一般粉丝知道的事件,几乎都有呈现,只是在细节上有时候有点出入(像是George的入团甄选是在双层巴士的上层弹“Raunchy”没错,可是是夜深时的巴士,只有他们几个,不是电影中的白天,George弹完,还有其他乘客拍手,“Nowhere Boy”在这部分就比较还原)
优点是,很全面地呈现出那些很有名的事件跟场景(连还没发生的Abbey Road大家一起踏步过马路都有),虽然没什么新发现,可是跟读文字和听口述不同,看到“演出来”,还是很开心
缺点是,有时候感觉是一个片段跳接另一个片段,以电影叙事来说,不够连贯和戏剧化,然后因为要塞进那么多事件跟人物,如果是对John完全陌生的观众,可能会觉得有点雾煞煞……
https://i.imgur.com/u6PwOdt.jpg
John、George、Paul、Pete
电影感觉有尽量多方面地呈现出John,
除了那些迷惘与叛逆之外,
有艺术才华、淘气、热情、迷人、自负、有趣、志向远大、有领袖魅力、是大家的中心、当然还有会咬人的幽默感XDD
电影里的Paul,
外型来说,笑起来有点神似,
而Paul初次登场,就自带优雅气场,
先是着迷于看台上John的演出,
注意到他的和弦不正确时,轻轻一笑
之后的Paul也一直是John在音乐和乐团
最可靠的伙伴
电影中有一段,
他们早期“eyeball to eyeball”的练习,
不过大概10秒左右吧 XDD
然后Paul也是最有行销概念的
George!他的Scouts口音太Q了,
而且就是George本尊的那种Q!
(好想叫他说一下“brrrackets” XDD)
查了一下,发现演员Mark Rice-Oxley本身就是长年居住在利物浦
(而且他的叔叔中学时是Paul跟George同时期的同校同学XDD)
Stu,
表现出他在台上酷酷弹贝斯的样子,
然后因为以眼神放电台下女观众,
下台后被人围殴,他的头 @@
Pete,
这部满直接表达出他鼓技欠佳
RINGO!
也是在汉堡时就让Ringo出来亮相,
不过后面出现实在很影薄…… @@
Brian Epstein虽然是后面才出场,
可是演绎得让人印象深刻
到Cavern看披头四演出时,
先是看乐团整体,
再看台下观众的热烈回响,
眼光再回到台上的John,
光是眼神就说了千言万语
之后他有出现的段落也都非常精彩
Mimi & Julia
两位南辕北辙的母亲角色,
在电影中表现也很出色,
可以看出她们各自对John的重大影响
电影从Mendips中Mimi的叫唤开始,
也收尾在Mendips,
从这里出发,
John和披头四前往美国演出,
开拓音乐界无人能及的境界
*******
“Nowhere Boy” (2009)
摇滚天空:约翰蓝侬少年时代
https://youtu.be/FnAwmFRCpIw
电影预告
时间跨度:1955年 少年John
-1960年 披头四第一次汉堡驻演前
剧情主轴:少年John的迷惘与烦恼、音乐启蒙、与母亲Julia和姨母Mimi的关系
本片为英国电影,制作早期号称是根据John的同母异父妹妹所写的传记,剧情应该60%以上都是跟Mimi和Julia有关,不过在制作过程中,咨询Paul和Yoko之后,有调整Mimi的形象为没有一直都只是严苛以及对John是真心关爱
电影一开始,
在如烟似雾的迷濛中,
“A hard day's night”开头的和弦一刷下去,
少年John在似乎象征各种建制的建筑当中穿梭,是在寻找自己的定位吗…… 而背景传来无数观众的喝采声,他好像是同时被名声与期待所追赶着
因为重点是在家庭关系,
接下来电影从Uncle George开始,到Mimi,Julia,Julia的现任丈夫、Julia的两个女儿,都有很多的描述以及和John的互动
https://i.imgur.com/icRyTld.jpg
John和两位母亲角色一起时,
看起来非常不同
Mimi和Julia个性截然不同的姐妹,
很鲜明地呈现,演员的表现很精湛,
围绕着John,姐妹俩也不断拉锯著
这部电影,
我看得不太自在的点在于,
非常强调Julia对John音乐发展的各种影响…
的确,Julia在很大程度上启蒙了John
(比如说,的确是Julia教John弹banjo等),
可是电影中呈现得太过单面……
然后,
John跟乐团表演的场地太高级感,
乐团发展也呈现得太过顺遂,
并没有那么容易啊…
(第一次汉堡行之前,因为设备不够,John还拐了学生会的朋友,从学校黑走一台音箱XDD)
另外还有,
电影中有不少感觉些些刻意的“金句”,
呃,这个我有点消化不良 *汗
优点的话,
就是很“电影”,叙事流畅,
画面跟运镜都满现代的
(跟前面两部比)
然后就是以“成长背景”来看John的故事,
比较内心世界一些
饰演John的Aaron Johnson,
本身就是非常帅气,
还带有忧郁气质,
记得看过导演说过,
这部片的选角不是选外型像的,
而是“感觉”(?)像的……
不过,
看来我跟导演的“感觉”不太一样 XDD
除外型跟气质外,
这部当中的John,
也是有表现出他的各种人格特质
https://i.imgur.com/WB4vTIJ.jpg
初相遇
Paul…… 是Thomas Sangster
我个人觉得一点Paul感都没有就是 *远目
跟John的初遇场景倒是非常还原,
对话也很还原
(都直接去问真Paul了说)
Paul帮John吉他调了音,给了他建议,
之后的“eyeball to eyeball”练习,
(画面时间比前一部长多了~)
Paul教John正确的和弦,
也跟他说要继续音乐事业,
就是要自己写歌 等等
电影最后,
经过了种种,
在Mimi的目送中,
John启程,
前往充满未知数又无限可能性的汉堡
(电影这边呈现得很温馨,不过实际情况是直到行前最后一秒,Mimi都非常反对John前往汉堡,先是说找不到他的出生证明,John赶快去办补发,后来又坚持不签监护人签名,一直到出发当天早上,John冲去找承办人员说他家情况特别,才给他办了护照……不过如同电影最后跑的字卡,John和Mimi一直都有保持联系,常常打电话给她)
*******
附注:
Paul本人对其中两部有做出回应
他不是很喜欢“Backbeat”,
主要是因为觉得电影里拿去他“摇滚乐”的部分,
像是把"Long Tall Sally"给John唱,
事实上,在披头四的舞台上,
始终是Paul唱这首摇滚经典,
不过他也推崇饰演Stu演员的演出
(除了“不摇滚乐”之外,这部电影里的Paul还真的没那么帅气,有时还有点甘草角色风
https://youtu.be/qPTk3SPocVk
不过因为这部向Astrid咨询很多,又是以Stu为主的电影,会把Paul拍成这样,好像也不意外就是 *汗)
关于“Nowhere Boy”,
导演在开拍前,
就有拿剧本到Paul家跟他讨论,
他觉得不符合实情的部分,
有的有做修改,
有的部分导演坚持是电影所需,
就还是保留
至于电影成品,
Paul开玩笑(?)地抱怨电影中的他看起来比John矮很多
“让John站低点!或者是给我穿厚底鞋啊!”
因为实际上两人身高一样,
有时候Paul感觉还要比John高一点
*******
这三部电影共同点,
都是在描绘John与披头四的早期故事,
然后还是有点可惜的是,
三部都是偏“故事”类,
对于音乐创作跟演绎部分着墨不多
未来会不会有新的披头四电影出现呢?
这么多年过去了,
人们对披头四是否已经不再感兴趣呢?
https://i.imgur.com/dolnOvA.jpg
“滚石杂志”即将出刊的9月号封面
告诉我们……
50年后,尽管世代更迭,
看来大家还是想多了解这个乐团呢
"Lennon or McCartney?”
https://youtu.be/kSwUzM_nTGM
这个2014年发布的影片,
10年来,
在访问550位不同世代的音乐人和影视人时,
突然没头没脑丢一句
"Lennon or McCartney?”
不是具体问”哪个是更好的音乐家?”
或者是”你喜欢哪一位?”
而是就这样天外飞来一个二选一,
(搞得像心理测验一样XDD )
而大家的回答跟反应也很有意思~
披头四早早超越一时的流行现象,
音乐性的意义更是无庸置疑,
也经过时间的淬炼,成为了文化符号
虽然乐团解散已经50年,
在喜欢他们的乐迷心中,
“Carry That Weight”的披头四
仍然走在荣光之路上
期待新的披头四和其他乐团的相关电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