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看完返校后,虽然眼眶有微微泛泪,但倒也没多大情绪起伏。
以游戏玩家来说,的确是有看到导演为还原游戏做的努力,但适用于恐怖解谜游戏这个载
体的表现手法,感觉不一定适合用在电影上。
这部分其实不少人提过,就是场景和剧情切得太过零碎,而且切换的不只时空,还有方芮
欣、魏仲庭各别的视角,这让情绪相当难以酝酿。
常常情绪要满了,镜头却又切到另外一个人发生的事情上,更微妙的是,如果两方堆叠的
情绪相似还好说,但方和魏给我的感觉太过不同,两边的情绪没办法共鸣。虽然魏的部分
因为有阿圣的关系,让魏也微妙地处在“抓耙子”、“告密者”上,但和方芮欣还是有本
质上的差异。
我不觉得这样的加笔是糟糕的,反而我非常欣赏导演想到在魏仲庭身上下功夫,但我也希
望他能给观众更多酝酿情绪的时间。
恐怖解谜游戏的故事经常被切成碎片,待玩家去发现没错,但导演不知是太过执著还原,
还是没有考虑到:
之所以玩家玩这类游戏时,可以找出完整的剧情脉络,以及完整感受到文本中的情感,是
因为玩家一直在“扮演”某个角色,那个角色找到的线索就是玩家找到的线索,那个角色
的遭遇就是玩家的遭遇,但电影我们完全是在旁观方芮欣和魏仲庭两人遇到的事。
结果变成整场电影我真正能感受文本中情绪的时间,只剩下最后结尾的部分,年老的魏仲
庭慢步在校园内,最后将张老师的信交给方芮欣。
这里不得不提女主角的演技,她在看完信后的表情变化让人很容易忍不住眼泪。
还有一个我比较失望的地方是,为何不把方芮欣掷杯问事的部分加进去呢?
我走出电影院时就一直这样想:既然不断强调方妈妈“和观音问事”的部分,那方芮欣呢?
游戏中方芮欣掷杯这段,是情绪的地雷,它暗藏了方芮欣的迷惘不安,而这份不安让方成
为告密者这件事变得不那么让人意外,我个人私心如果中间有放这段,方在目睹张老师被
枪毙时我的情绪应该就会被引爆。
方父的外遇、家暴到家庭问题,电影中压缩成一小段,让我没办法像玩游戏时一样,去相
信方告密导致读书会被抄,是真的“无心之过造成的巨大灾害”。
如果说玩游戏时我对方芮欣:白色恐怖的惧怕程度是5:95,电影就变成了40:60,我很难
完整体会到“随便一件小事国家都可能把你杀掉”,这样能够撼动灵魂的巨大恐惧。
就算没有掷杯,也希望导演能找个方式来让这部分被更好地呈现。
但不少人不喜的鬼差设计我反而很爱。
虽说鬼差设计成电影版的模样,少了点游戏拥有的台湾民俗文化韵味,也没办法当成暗示
方已故去的符号,但电影版鬼差的“镜子脸”也相当耐人寻味。
镜子在很多作品中都设计成会映照“真实”,电影内方和魏共同行动时,方也曾在镜子内
看到被她遗忘的“真实”片段;读书会的吴同学在被抓后,镜子中映出的也是他当下真正
的样子(被盖布袋打死)。
吴同学当然是不想死(“魏仲庭,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所以他百般挣扎,最后
下场还是和工友伯伯一样(但叫魏逃跑这点很好);方芮欣在最后大逃杀之前,因为她选
择面对而不是惧怕,因此不会受到镜子的影响。
那个时间的方不需要镜子来提示她。她曾经忘记、害怕想起来,可她终究选择去面对。
这也是我给普雷的原因。
尽管返校对我来说有着相当多的缺憾,可能100分的情绪、思考它只带给我70分,但终究
它还是把它想告诉我的东西传达到了。
总要有个人活着,总要有个人记得,再害怕,也总得想起来。
致自由。
补充一下,不知道是统领威秀的问题还是他们音效真的很刺耳,我看到后来一直很想打负责
配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