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白鹿玉珮”跟“水仙花” 【返校】6个符号

楼主: pttmovielove (菲林万岁)   2019-09-21 07:49:59
https://www.gq.com.tw/entertainment/movie/content-40714.html
“白鹿玉珮”跟“水仙花”是什么意思?《返校》电影中别有用意的 6 个符号细节解析
文 / Daniel Hsu
《返校》终于上映了,作为本年度最令人期待的国片之一,电影最大的卖点,以台湾解严
白色恐怖时期为背景,讲述一个因家暴而心灵受创的女学生方芮欣与帮自己辅导的男辅导
老师发生了师生恋,而男老师因为在学校带头组织读书会阅读“禁书”,尔后发生了后续
一连串悲剧、恐怖的故事……不过《返校》最为人称道的还是真实还原了 1960 年代台湾
的样貌,然而不管是在游戏或是电影中,某些细微事物的安排除了“怀旧”,其实也是别
有用意的!现在就来解析《返校》电影中几个有意思的小符号,让你在看完电影之后更恍
然大悟——这安排真的是太强大了!!!
1. 雨夜花与“四月望雨”
我们之前已经有一篇文章提到过《返校》那个年代关于“禁书”的一些小趣事(毕竟这个
作品是围绕在“禁书读书会”上的嘛!)只是在那个年代不仅有“禁书”,还有“禁歌”
,而当时禁歌有十大标准:“意识左倾,为匪宣传”;“抄袭共匪宣传作品之曲谱”;“
词句颓丧,影响民心士气”;“内容荒谬怪诞,危害青年身心”;“意境诲淫,妨害善良
风俗”;“曲词狂荡,危害社教”;“鼓励狠暴仇斗,影响地方治安”;“反映时代错误
,使人滋生误会”;“文词粗鄙,轻佻嬉骂”;“幽怨哀伤,有失正常”。
在电影中,《雨夜花》是方芮欣最喜欢的歌,每当她的父母发生争执,她就会打开收音机
听这首歌纾解心情;而在游戏中“四月望雨”其实都有出现,所谓的“四月望雨”只的是
台湾日治时期的知名作曲家邓雨贤所作的四大名曲《四季红》、《月夜愁》、《望春风》
、《雨夜花》的合称,而这四首歌不仅是台语名曲,在《返校》游戏中其实也反应了方芮
欣跟张明晖师生恋的渴望爱情到甜蜜到心碎孤单的几个心境。虽然《返校》电影仅仅出现
了《雨夜花》,但在当方芮欣教张明晖用钢琴弹《雨夜花》,而张明晖后来在音乐教室练
习时,跟与他同组另一个读书会的教师殷翠涵说道“这首歌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也会被禁…
…”
其实“四月望雨”还真的都被禁了:《四季红》有“红”,为匪宣传,禁!《望春风》描
述少女思春,意境诲淫、妨害善良风俗,禁!《月夜愁》、《雨夜花》幽怨哀伤、有失正
常,禁!不仅如此,更是因为它们都是日治时期火红的流行曲,因为当时担心人民缅怀日
治时期,加上二战时期国民政府跟日本的敌对关系,以及当时推行的“国语运动”,并不
鼓励人民讲台语、客家话、族语等,当时许多台语歌都在禁歌歌单中!
2. 《两相好》电影
在《返校》电影中有提到方芮欣与张明晖约会一起看电影,而《返校》电影中他们一起看
的电影则是由导演李行执导的 1962 年上映(同时也是《返校故事发生的年份)的《俩相
好》,故事讲述来自本省与外省的两个不同家庭的男女相爱,最后本省人与外省人融合的
爱情喜剧。而这也是《返校》电影里的主角们所希望的……
3. 泰戈尔《漂鸟集》诗
《返校》电影中主要提到了两本禁书,一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集《漂鸟集》,二是日本
英国文学学者兼文艺评论家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
先来谈谈泰戈尔,他可说是对现代中文文学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诗集《新月集》甚至影响
了徐志摩成立了“新月诗社”,徐受其影响极大,泰戈尔甚至对中文新诗也有重大的影响
!那为什么泰戈尔的东西到了白色恐怖时期会被禁呢?主要是因为他的政治主张支持初期
的印度独立运动,反对英国在印度建立的完全服从的、死背书的教育制度,反对现代民族
主义,抨击殖民主义统治,认为民族解放才是实现爱国主义的方式……这样的自由意志思
想……我不讲了、再讲换我被查水表了……
至于《返校》电影里引用的泰戈尔诗作其实不是一首,而是两首,
是《漂鸟集》中编号第133作品
“树叶有爱时/便化成花朵/花朵敬拜/结出果实
The leaf becomes flower when it loves. /
The flower becomes fruit when it worship.”
跟编号第134作品:
“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报酬
The roots below the earth claim no rewards for making the branches fruitful.”
在电影中明示为读书会的两位老师对学生还有社会的付出,但在游戏中的安排其实也包含
了方芮欣与张明晖师生恋感情的一些暗示。
4. 鲁迅翻译的《苦闷的象征》
《苦闷的象征》是日本英国文学学者兼文艺评论家厨川白村针对文学的起源、创作、鉴赏
等三个方面来讨论“文学的本质”的一本著作,最经典的结论就是“文学是苦闷的象征”
(或说文学的本质就是“苦闷”——其实只要试想绝大部分伟大的文学经典都是在作家最
苦闷的时候被创作出来的,就会觉得好像有那么点道理了……)
而提到当时的禁书令,虽然这只是一本很单纯的文学评论,但是他的翻译者是鲁迅!鲁迅
可是五四运动知民的左派代表,连毛泽东的部分思想也是来自鲁迅!当时一些看似无害的
书籍,例如《英文文法ABC》、《简爱》、《罗密欧与茱丽叶》、《格列佛游记》、林肯
或贝多芬等伟人传记……其实都是因为翻译者是“黑名单”上的人,所以就被禁了,但实
际上换一个“干净”版本读是没有问题的,当时市面上的《苦闷的象征》也不只鲁迅翻译
的版本,同时也有 8、9 个不同的版本……只不过这本书光是“日本作家”跟“苦闷”这
两个 keywords 看上去就注定了它的出版之路是艰难的了……
而“苦闷的象征”嘛!真的很适合拿来形容游戏或电影中人物的处境啊……
5. 水仙花
在台湾华纳兄弟为《返校》宣传的时候有先爆雷一句“白鹿予水仙”的台词。水仙花是老
师张明晖最爱画的花,他不仅自拟为水仙,更希望方芮欣当一株水仙。电影中引用了西方
对于水仙的神话故事:一名叫纳西瑟斯 Narcissus 的美男子因为爱上了湖中自己的倒影
,而失足落水溺毙,最后幻化为生长在水边的水仙花(英文就是 Narcissus)。水仙在西
方被喻为“自恋”的象征,但在《返校》中则被视为“不顾他人眼光”、“做自己”的期
许。
不过实际上,在东方水仙却没有负面的意思,毕竟“自恋”跟“孤芳自赏”只有一线之隔
,宋朝刘邦直《咏水仙》说“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明朝李梦阳的《水仙
》一诗形容为“风鬟雾鬓无缠束,不是人间富贵妆”;清朝的刘灏《广群芳谱》也说水仙
是“清香自信高群品,故与江梅相并时”,水仙在中国传统被视为吉祥、美好、纯洁、高
尚的象征,也代表在《返校》中这对“水仙恋人”……(咳咳,我好像听到了门铃声了…
…)
6. 白鹿玉珮
白鹿玉佩是张明晖随身配戴的饰品,后来送给了方芮欣(算是定情信物)。当然,“玉佩
”不难理解,在传统上来说,玉本就是高贵之物,在古代甚至价值更胜金,而且玉能避邪
,这在充满魑魅魍魉的《返校》中出现合情合理,但为什么是“鹿”?还是“白鹿”?
“鹿”在古代因为谐音“禄”所以被视为象征吉祥的动物之一,而在《宋书》的〈符瑞志
〉则有记载:“鹿为纯善禄兽,王者孝则白鹿见,王者明,惠及下,亦见。”其实“白鹿
”更代表了“天下太平”的意思……“天下太平”啊……在《返校》的那个年代天下可…
…(咳咳……太平……太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