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
因为有票房
举个例
以前听过壹周刊内部分享
壹周刊每期两本的封面
最爱用的封面故分别是“明星绯闻”和“黑道斗殴”
因为前者主妇会买单
后者是青少年会买单
这两个主题就是能够拉抬销售量
这不是臆测,是实际被市场检证过的销售数字
国片本来就是以销售国内市场为主
有些甚至卖不进中国
得靠台湾市场扛整部片的成本
策略和欧美商业片或剧情片不同
一定是锁定某一个“会花钱进戏院”的族群主打
仔细分析他们的喜好,把片子拍成他们会买票进场的模样
所以这几年的卖座国片就是以下几种:
锁定憧憬变大哥青少年的8+9片
锁定中高龄的乡土轻松喜剧(猪哥亮系列)
锁定小女生的狗血爱情片(比悲伤更悲伤)
锁定恐怖片爱好者的乡野奇谭片(红衣宇宙)
但版上一堆人看低这些族群和这类片子
跳脱这些类别,除非透过很强的口碑行销
或是卖台湾意识变成政治正确的全民运动
才有机会脱颖而出赚钱(ex.海角、赛德克、看见台湾)
不然就算评价高依然卖挂或赔本
举个例,以国片为主的台北电影奖
近十年来最佳剧情长片除了海角外全都没赚到钱
在这版红过或有好评的
不管是“大佛普拉斯”“宝米恰恰”“失魂”“不能没有你”“无米乐”...都是哦!
就连得金马的“血观音”记得票房也不到能够赚钱
(票房已是国片很高的8000多万,但记得导演说过要破亿才能赚钱)
没赚钱导演就没下部片
当然到最后国片就只剩上面几种类型才找得到人愿意投资
※ 引述《usong (幽爽)》之铭言:
: 刚刚看《异裂》前
: 看到国片《寒单》的预告片
: 怎么每年贺岁片老是这些内容
: 之前的《鸡排英雄》、《大钓哥》、《角头》
: 我虽ㄧ部都没看过
: 但光看预告就一点也不想看
: 不外乎庙会文化、黑道大哥、斗殴
: 怎么国片的贺岁片老是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