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 从《囍宴》看《谁先爱上他的》

楼主: jj96857400 (log)   2018-11-17 13:22:14
《谁先爱上他的》是我今年度最期待的国片,或许是期待的太高,看完之后其实有一点失
望,对于只能给普雷,感到相当可惜。
这部电影讲述的观点是很新鲜的,它采用对立模式,道出了同妻与同志的悲凉与心酸。故
事一开头就是刘三莲来找阿杰吵架,我个人觉得电影开头角色的情绪就如此歇斯底里,给
观众的感觉不是大好就是大坏,一部分的观众可能会很好奇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什么事?但
基于没有铺陈的关系,部分观众可能会觉得很错愕,会没有办法体会刘三莲的心情,在观
影上不是那么自然。
丈夫死后的保险受益人名字不是自己的儿子,而是一个男人。刘三莲打死也没办法接受,
结果儿子又跑到敌方阵营,她的歇斯底里都是有道理的。但随着宋呈希与阿杰的相处,慢
慢了解阿杰与宋正远的过去。其实刘三莲只是宋正远与“正常”妥协下的牺牲品,阿杰也
因为宋正远所要的“正常”而遍体鳞伤,我觉得这个故事没有要去责怪谁,因为他们三个
都可怜,他们的爱都输给了传统社会所框架的“正常”。
谢盈萱的演技实在没话说,最难过的是她在神明面前质问:“请问这是什么命...”然后
流泪、留白,想到这一幕还是很心疼她。这十年来的恩爱和时光都是假的?在咨商师那也
质问:“真的没有一点点爱吗...”依刘三莲这种典型顾家的妇女,就是以丈夫为天,老
公小孩就是她人生的全部,但却得知她爱了十多年的丈夫其实只是把自己当避人耳目的“
手段”,连“替代”都不算,甄嬛至少还被雍正当作是纯元的替身,那刘三莲呢?可以想
见她的世界是一夕之间崩毁了,强迫求欢那段格外的心酸,谢盈萱把同妻知晓真相的无奈
诠释地丝丝入扣。
而阿杰的故事线则是透过回忆娓娓道来,从他在剧场认识宋正远、交往、分开到重逢,其
实阿杰始终是爱的很纯粹的那一个,但交往与分开都不是他自己能做决定的,这也点出同
志交往的一个议题,有多少伴侣因为这样而错过?又多少人就这样一辈子困在世俗所定义
的婚姻中?阿杰表面有多潇洒,他的内心就有多难过,但他的情绪都是极其隐忍的,和刘
三莲是强大的对比。
所以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可能会比较同情刘三莲的遭遇,但若换位思考,阿杰其实没做错
什么,他爱宋正远也尊重他的选择,印象很深的一幕是阿杰在远处亲眼看着宋正远迎娶刘
三莲,他没有去干涉他们的婚姻,是宋正远罹癌后才想在生命最后陪伴自己心爱的人,所
以一切的怨怼与谩骂,阿杰都是默默承受,我觉得他没有讨厌刘三莲,反而也很同情她,
才会隐忍刘三莲与宋呈希的打扰,但基于保护色,他才会一直摆出不耐烦的情绪。
但也就在一切情绪推至最高点时,刘三莲与阿杰两位个性如此鲜明的对立之下,最后“和
解”的桥段是让我大失所望的,没有做好。刚好公演那天讨债集团来了,而宋呈希在电话
中紧急呼喊刘三莲,结果是阿杰腿断了,这个桥段我觉得转折的很刻意,跟我看《相爱相
亲》的感觉一样,虽然知道用意,但都很刻意的要把关键当事人聚集在一起。阿杰即便腿
伤也要完成公演,但我个人认为舞台剧的呈现是个败笔,尤其是他们在唱〈峇里岛〉的时
候,因为观众对剧中舞台剧演员是没有情感认同的,对于首演的舞台剧更是,感觉像在一
阵闹剧过后,才由刘三莲说出今天是宋正远百日。然后阿杰妈妈也是很突兀的桥段,因为
本作的议题放在同妻与同志处境的“对立”,基本上已经没有足够的篇幅再去顾好阿杰与
母亲冲突到和解的桥段,同样的问题,观众对阿杰母亲的脚色是没有情感认同的,导致献
花这段让我完全无感,觉得非常可惜。
最后,谈谈《谁先爱上他的》与《囍宴》这两部电影。它们的调性很像,都是以喜剧在包
装残酷的同志议题。《囍宴》在讲一名华人(高伟同)与美籍男友(赛门)定居在美国,
但伟同却不断地遭到父母的催婚,就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伟同打算与一名华裔女性画家(
顾威威)来个“假结婚”以给父母一个交代,但代价是威威可以顺利取得美国绿卡。李安
执导的《囍宴》主要在讲同志与父母之间情感的拉扯,所以伟同与威威的婚礼有多热闹,
伟同与赛门的心里就有多难受。就在伟同受不了与母亲坦白出柜时,归亚蕾真的把得知真
相的母亲的焦躁与难过诠释得很好,他们最终达成协议不让父亲知道真相,但这里剧情的
转折就做的很漂亮,其实朗雄饰演的父亲懂得英文,他早就知道自己的儿子与赛门是伴侣
关系,私底下也偷偷地约赛门单独谈心,让赛门知晓他支持伟同与他的关系,但碍于传宗
接代的压力,他不得不欺骗伟同,虽然彼此心照不宣,但父亲还是选择接纳伟同,理解并
放下。
因此,我在看《谁先爱上他的》的时候,一直想到《囍宴》这部电影,只不过谁先的主题
是放在同妻与同志间立场的对立,囍宴则是同志与父母之间情感的拉扯。《囍宴》中二男
一女的关系是一场事先计画的骗局,而《谁先》中二男一女的关系就是一场伤痕累累的悲
剧,但故事结尾都引导至“理解与放下”,这部分谁先的处理确实不够漂亮,而囍宴的处
理却给人很强的后劲,但不管怎样两部都是值得一看的电影,会有不同的感触与收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