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水底情深》 - 边缘人的童话故事

楼主: leila (Lizzy)   2018-03-01 23:30:02
◎《水底情深》(The Shape of Water) - 边缘人的童话故事
图文完整版: http://wildflower.pixnet.net/blog/post/32262436
水可以是任何形状。爱也是。
不管你喜不喜欢《水底情深》,应该都难以否认,它的设定很大胆。人与
“完全不像人”的物种谈恋爱,通常不算是能引起大众共鸣的主题,“金
刚”相关作品或许勉强可以算,但那并不是真正的“谈恋爱”,比较接近
一方单恋、另一方同情。
故事发生在60年代的美国冷战时期,喑哑的Elisa(莎莉霍金斯)生活极
为简单规律,在政府实验室当清洁妇,有天她发现实验室新进的“资产”
,是个与人类似乎可互相理解的两栖人形生物,孤独的Elisa偷偷与这或
可称为人鱼的生物建立起友谊,甚至发展出比友谊还多的感情。然而,政
府代表──美军上校Richard Strickland(麦可夏侬)却打算伤害这件“
资产”......
《水底情深》的内容虽然很血腥很成人,画面保证只适合成年人观赏,但
也充满了童真,是极富童话气质的电影,从一开始在水里的镜头,接着进
入故事发生的起点,镜头像跳舞一般在Elisa住处绕来绕去,这地方位于
戏院楼上,更有一种奇幻的世外桃源味道,加深了“童话”感,也像是
Elisa住在电影的头部——这是电影做梦的地方。
电影前段介绍女主角生活时,强调规律,一成不变,无热情。甚至包括自
慰,一点也不像在激情与享受,而是例行公事。这女孩羞赧了一辈子,一
直知道别人看低她,她也习惯看低自己,因此习惯寂寞,习惯隐形,知道
自己没人要。她在社会中的位置就是边缘人。Elisa,连同失业又是未出
柜同志的邻居Giles、以及身为黑人女性并处在没剩多少感情的婚姻中的
同事Zelda,这三人同是善良好人,同为冷战时期的边缘人,找到爱情的
机会都很渺茫。或许也因为如此,当Elisa因人鱼的出现而感到不再残缺
后,Giles与Zelda几经挣扎还是决定冒险帮忙Elisa,他们明白对自己这
类不符社会主流价值的“怪人”,享受浪漫爱情的机会有多么珍贵。
讽刺的是,残忍无情的Richard Strickland,恐怕才是那时最“正常”人
的代表,他的观念都符合当时美国的主流观念,包括绝对的、完全以美国
为优先的爱国心,而女主角与黑人朋友、Giles、人鱼、甚至是Michael
Stuhlbarg饰演的博士等等,都在威胁他的完美世界观。
Richard不管面对什么逆境都抱着最积极正面的期望与态度,开着那个时
代最美式的车,有着标准的核心家庭,信仰上帝,专心追求职涯发展、维
护美国利益。一切都非常美国。
但他追求的目标,却需要伤害别人。他心中有个标准愿景,其他不符合标
准的都挡了他的路、得以用最残酷的手法诛之(这点大概可映照美国多年
以来的外交政策吧)。他坚信人是上帝用自己形象创造的,因此长得不像
人的都是可被牺牲的畜牲。整体说来他几乎象征著枪/阳具,时时都想主
导一切、要与他人竞赛比较,处处展现男子气概之中比较具有毒性的那面
,连与老婆行房都有“机关枪”般的感觉,甚至,他对Elisa也有性渴望
,似乎很向往有个无法顶嘴的哑巴伺候(是以当Elisa以手语比出脏话时
,他即使看不懂也还是气炸了,因为这位不能也不该顶撞的女人,竟找到
方法顶撞他,这完全破坏了他的理想世界)。
与Richard同为反派的小角色──餐厅店员,则呼应了Richard的世界观,
店员心目中有个“家庭应有的样子”,任何不符合白人异性恋的人事物,
他都不想在餐厅看见。
这些角色的作用,当然很明显是要抨击恐同、种族主义,以及主流社会多
么常把“特别”的人孤立起来、逼到绝境。对于“特别”的东西,例如人
鱼,该如何看待?Richard的接触方式,是直接虐待,待“资产”激烈暴
力反抗,Richard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说“你瞧瞧这是不是野兽!是不是该
教训教训!”;实验室的博士,愿意以科学家的冷静角度观察,于是同时
看到人鱼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潜力,以及其人性;Elisa则用愿意真心了解
对方的态度去接触,因而看见了对方天真温暖的一面。选择用哪种方式观
察所知不多又特殊的人事物,常常会影响得到的答案,若只去设想对方最
烂最坏的一面,通常就会只看到最烂最坏的一面。
对“怪兽”一向很有爱的导演吉勒摩戴托罗 ,在《水底情深》里头几乎
是用儿童的眼光,带观众旁观这一切。通常电影怪兽不是可怕就是可爱,
但戴托罗硬是要挑战观众,人鱼的外型将两种特质混合,逼迫观众面对歧
视与偏见(本片人鱼灵感来自《黑湖妖潭》(Creature from the Black
Lagoon)里的怪兽)。全片色调与气氛,则令人想起法国导演居内的《黑
店狂想曲》与《艾蜜莉的异想世界》。《水底情深》的画面极美,尤其牵
涉到与水有关的画面与意象时,非常精致动人,仿佛有魔法般,粼粼闪耀
。对于色彩运用的细节也很用心,例如Elisa渐渐动情后,开始换上红鞋
子等等。配乐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出了戏院若再听到配乐,很容易联想起
电影许多美妙画面带来的感受。
莎莉霍金斯的演出已经让她拿下许多影评人奖项,就看下周一早上是否有
机会获得奥斯卡小金人。由于是哑巴角色,她纯靠肢体语言及表情,表达
出许多繁复、动人的感受,尤其脸上各种挫折、寂寞表情,令人动容。其
他配角如麦克夏侬、李察杰金斯、奥塔维亚史班森与Michael Stuhlbarg
等等,都相当称职。
比较可惜的是,《水底情深》在技术与演员方面虽然超级优秀,让成本两
千万的制作看起来值两倍以上,但底蕴却百分之百坚持政治正确,黑白是
非,极为清楚,没有模糊地带,电影里头这个冷战时代似乎只剩两种人,
善者与恶人壁垒分明。这也使得人物部分除了博士以外,几乎没有太多复
杂性,或许这也说明为何两位主要男配角麦克夏侬与Stuhlbarg都是极优
秀的演员,但饰演博士的Stuhlbarg硬是比较抢眼,不似夏侬那样扁平而
重复。
或许可以把《水底情深》看做加入很多成人元素的天真童话幻境,如此一
来其纯粹的政治正确就比较容易被接受了。它去除掉现实的复杂性,给了
少数、边缘族群一个最终极的浪漫:找到一个“看不见我的不完整”的伴
侣,去到某个完全不用再承受异样眼光的世外桃源。在那儿,每个人(或
“生物”)都可以是童话故事里的王子与公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