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抓狂美术馆》:进入中产阶级的丛林

楼主: matthew221 (matthew221)   2018-01-24 13:53:59
以下为图文全开部落格网址,欢迎阅读其他文章:
https://goo.gl/f7vERG
※声明:本文所有图片皆自imdb以及台北当代艺术馆网站撷取,该影像财产权仍属该公司
版权所有,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本站立即移除。
经营美术馆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别于各种不同的理念阐释,《抓狂美术馆》中的主角,同
时也是担任美术馆馆长的Christian(由Claes Bang饰演)一开始就对记者Anne(由
Elisabeth Moss饰演)说:其实最重要的是在于钱,艺术品往往会遭遇凡人无法想像的有
钱人的竞标,因此捐款变得非常重要。而只有美术馆成功竞标到艺术品,这些当代的艺术
才能够呈现在大众面前。
接着记者Anne又念出了一段文字,希望Christian为她解释。Christian解释道:那段文字
的意思是,假如我把一个东西──假设是妳的包包好了,放到美术馆来,那么它称不称得
上是一个艺术品?
第一个艺术品
在这部电影中,第一个登场的艺术品就是片名出现的The Square。“广场是信任与关怀的
殿堂,在里头,我们有同样的义务与权利。”这几句话表现出了它的理念。但就像电影里
面两位行销顾问说的,这样的话没有人会反对,因此他没有办法“让记者在当中建立自己
的观点”。Christian对于这种观点是反对的,他认为正是因为这几句话单纯、理所当然
,直接写出来才有它的力量。
而这个桥段可以说建立起了这整部电影的基础。之后的整部电影,都是围绕着,或者说尝
试推翻那简单的几句话。因为这整部片在彰显的,都是权力的不对等,身分的不对称,以
及随之而来的情境尴尬。
  真正的“广场”
Christian相信The Square这个作品能够为众人带来反思的机会,让大家重新学习信任与
互助,不过Christian自己倒是在公领域吃了苦头。他为了想要帮助路人(某个疑似要被
打的人,事后证明只是圈套),而被偷走了手机与钱包。他的下属兼朋友Michael(由
Christopher Læssø饰演)建议他应该遵循着寻回手机的程式,到那栋大楼的定位去投
送传单,威胁小偷将手机还有钱包送到车站前的便利商店。
想必观众都有同样的想法:这样有必要吗?不是报警就好了吗?但不知为什么,
Christian跟Michael都觉得很好玩,决定去做。后来在那栋大楼的外面,Christian发觉
了一件尴尬的事情,原来Michael没有要去投传单,他从头到尾都觉得Christian要自己去
投。Christian知道这从头到尾都是他自己的事情,因此也无法坚持要Michael去,因此
Christian最后只好很卑鄙地以上司的地位,好好训斥了Michael一番。明明是自己的事情
,却因为“自己算是半个公众人物”而想要做壁上观,更何况还是做这种恐吓威胁的事情
,Christian一开始强调The Square时的高尚态度已经荡然无存了。
The Square是一个Christian心中形而上的广场,而那栋投递传单的大楼则是Christian心
中真正的广场样貌。在他心中,他害怕看见那栋大楼的住户,他害怕行走在走廊之中,他
觉得自己受到威胁──尽管他自己才是威胁人的那一方。
Christian在某次的派对之后,与记者Anne上床了,在上床之前,他看见了一只
黑猩猩在Anne的客厅踱步,最后坐下来阅读。他本想问问Anne这是怎么一回事,后来他并
没有问。他们做爱了,Christian手中握著用过的保险套,Anne提议要帮他丢掉,但
Christian拒绝。就在丢掉拒绝丢掉拒绝的互动之后,Christian不得不丢到Anne从浴室抱
来床边的垃圾桶里面。可以想像,他可能是怕Anne拿他的精液去做些什么。
事后Anne曾与他对质那天做爱的事。Anne说:“你曾进入我的体内,这是很亲密的事情,
我不会随便跟刚认识的人上床……你会跟刚认识的人上床吗?”Christian则说:“这不
是一个私密的问题吗?”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Christian是个非常注重自己隐私,自己
领域的人。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对于因为自己的举动,而被误投传单的小孩反应那么大

  丛林与野兽
虽然Christian是本片的主角,但可以看得出来,这部片要讲的并不只是
Christian,而是指涉中产阶级。在片中的一个餐会里面,美术馆方邀请来了一位表演艺
术者(由Terry Notary饰演),这位表演者要表演的是一只野兽,以肢体表现来看,比较
像是一只黑猩猩之类的动物。总之,这只野兽到处瞪视观众,甚至进行挑衅,不久便有一
位观众愤而离席。在那位观众愤而离席后,Christian站起来要大家为表演者鼓掌,要结
束这场已经有点尴尬的表演。结果表演者却拒绝结束,Christian只好坐下,继续成为沉
默的一员。
之后的表演变得有些可怕。那位表演者爬上了一张餐桌,开始嗅起某一位女性观众的头发
,然后便将她的头发一把抓起,直接拖到地上,他则一副像是要强暴那位观众的态势。最
后,终于有其他观众看不下去了,他们纷纷前来压制表演者,并且殴打他、恶言相向。
餐会中的兽是虚假的兽,是由人扮演的,在Anne家中的温驯的黑猩猩反而是真正的兽,但
为何前者会被围殴(且是被穿着正式服装的绅士们),而后者会被当作室友一般?原因就
在于情境。更确切地说,他们两者之间的差异,就在于后者温驯,而符合中产阶级的教养
,而前者却触碰了中产阶级的底线。尽管后者之所以会出现,全是因为一开始由中产阶级
所设定出来的表演,但那头虚假的野兽忘了,他自己最大的存在是要被观看,而不是造成
真正的威胁,那头虚假的野兽忘了,即便餐会主持人广播:全体已经进入了丛林之中,但
这座丛林还是属于中产阶级的丛林。
爆炸的孩子
在美术馆宣传片中爆炸的孩子,引起了众怒,但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对于美术
馆请来的行销高手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成功。为了吸引注意力,而拍出这样的影片
,到底值得吗?
之前,中国一名极限运动者吴永宁为了直播他进行攀爬高楼的极限运动,而不幸坠楼身亡
。而值得一提的是,他为了制造注意力,而没有使用防护措施,可以说是直接造成了这场
悲剧。许多人在这场悲剧之后反省,到底直播带来的商机,使得多少人在直播的镜头前面
伤害自己。与之相比,《抓狂美术馆》中的影片只不过是一个概念,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但形象广告有时比现实还要更引人注意。在《抓狂美术馆》中,有人认为馆方消费了乞丐
这个弱势群体,有人则认为馆方的道歉,等于是在伤害言论自由,双方的意见都有人鼓掌
,唯独光灯下Christian进退失据,不知道如何下台,一直到他讲了The Square这个作品
的高尚情操,大家才终于停歇对他的炮火。
  我们为什么需要美术馆?
The Square这个作品贯穿了《抓狂美术馆》,它的概念很简单,大家也都同意它的价值。
但是在这部片中,记者指控著Christian的滥用权力,而Christian则嘲讽记者连爱慕权力
都不敢承认、Christian不分青红皂白地控诉整座大楼的人,而自己却连当面好好道歉都
做不到,还推打了前来索要道歉的小男孩、乃至于中产阶级抓狂般的打人,要保护自己的
丛林。我们看到的是,Christian与他所代表的中产阶级处处都在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
自己的住家、自己的车子,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是别人的领域只要不被认出来,并且
鼓起勇气,就可以随意进去。别人的阴道是自己征服的对象,但自己的精液永远是自己的
,别人永远别想插手。当别人的身体为了自己表演,或者为了自己有教养时,那么彼此之
间可以相敬如宾,但如果别人的身体超出了自己的想像,那么就要加以惩罚。
行销专家一开始说The Square的概念大家都接受,这也许是事实,但这只是大家虚伪的共
识。实际上中产阶级对于每个情境都有严格的规范,有钱的人如果对贫穷的人好一点,那
么贫穷的人就应该表达感激,否则就是失礼;贫穷的人如果闯入了有钱人的社区,就应该
尽速出去,不应该让对方感到有威胁;表演者应该让观众开心,否则就不被欢迎。
因此这就是我们需要美术馆的原因:只有在美术馆里面,The Square才成立。只有当他以
一个安全且真空的情境底下,成为美术馆的展示物时,人们才会同意这个价值,从这个意
义出发,The Square就不是一个形而上的艺术品,它是真的能够引发信任与互助的领域,
不过只限于在美术馆中,以及参观美术馆的中产阶级前面。
  回答Christian的问题
一件物品是不是放入了美术馆,就能够成为艺术品呢?其实正确答案很简单,甚
至可以说是陈腔滥调:只有当观看它的人认为是美术品的时候,它才是美术品。以美术馆
来说,支持其营运的是中产阶级以及其品味,因此展品要回应的正是中产阶级的期待,展
品所鼓励的正是中产阶级的梦想,展品所要谴责的正是中产阶级的敌人。
至于这部片,你可以说是一段救赎之旅,在中产阶级观众面前,所要救赎的正是中产阶级
的自以为是,或者就像Anne说的:滥用权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