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女人的一生 Une Vie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17-08-14 00:48:47
莫泊桑第一部大红的小说 Une Vie,让他出道为 19 世纪末自然主义小说大师。这回的电影改编由 Stéphane Brizé 执导,我对他作品不熟不知向来的风格如何,但对他不熟的观众也看得出来此片忠实呈现自然主义冷眼旁观的视角。
电影讲述小说女主角 Jeanne 由乐观希望到渐渐梦碎的一生,小说的重要经历大致上电影全拍了,但情节拍得极简,许多事件只用几个镜头就暗示过去,对小说读者来说应毫无问题,直接来看电影的观众则可能要随时“脑补”一下但也不困难。虽然电影“冷眼旁观”的拍法在平静中波涛汹涌,但一般观众可能没那么容易保持专注,我只推荐想尝试文艺片或艺术片的观众进场。
http://imgur.com/oNGjc0S
自然主义的镜头,忍辱负重
电影从女主角 Jeanne 已经从修道院学校回家的少女时代开始,倒是把修道院的规训压抑经历淡化到像是从没发生,而直接从充满希望的阳光人生为起点。这人生的重点就是阳光空气土与水,是承袭男爵父母家产的 26 块田要等她细心耕耘。综观本片女主角一生各个阶段,耕耘都是重要意象,不管生活如何只要能细心翻土播种灌溉,Jeanne就仿佛得到了平静喜悦。然而,耕耘只是投入心血悉心照料,未来天候是晴是雨还说不准,满怀希望展开的人生也不是努力付出就会有好结果。
本片女主角演员 Judith Chelma在去年此时上映的《夏日情事》就亮相过,是很温暖的文青美女,今年看《女人的一生》也令人好想再好好欣赏她的脸庞。可惜,这片在导演自然主义的镜头下,硬是一直只让我们看 Jeanne 的侧脸,难见眼神只见轮廓,当然这轮廓也是越看越美,只是我们几乎完全无法从女主角的面部演技来体察她的感受,只能靠侧脸轮廓变化与侧面身段;偶有侧脸转正脸,也还时常被树枝、头发、或是亲爱之人的脸庞给挡得半隐半显。
Judith Chemla 的“侧面演技”还真这样让她一路演到老,只靠一点点老妆与服饰发型辅助,就呈现了年轻的纯真乐观到年长的沧桑世故。电影拍这侧面,还尤其喜欢拍背侧面,正如电影海报的身影,尤其她眼前面临到的压迫与挑战越是残酷剧烈时,电影越是让观众看着她黑著一张脸低头不发一语,这写实的压抑比起任何面部表情都令人惊惧,因为我们现实生活中折服于压迫时就是这个样子,就算没看到脸没看到眼神一样都懂。
http://imgur.com/esuDZhv
自然主义的节奏,不堪回首
本片大致上就是把小说的关键情节简要地拍,一段段美好时光,搭配一段段苦涩体悟:
修道院出来、学耕耘期待美好未来,嫁绅士丈夫;
与丈夫甜蜜犹在耳,孤独想出去交友却被丈夫压抑、冬天想烧柴却被丈夫阻止;
亲爱女仆 Rosalie和自己投缘,丈夫却吃女仆;
对丈夫失望准备讨公道,神父却逼着宽恕,母亲也屈服了带头宽恕;
既往不咎,和丈夫一起与好友夫妇欢欣交往,丈夫却吃好友;
顾及好友夫妇想要保密,神父却逼着掀开,一掀开果然全死;
景仰的母亲逝世,却发现母亲也是偷情一生,和亡夫与亡友没两样;
不信爱情只信孩子,照顾孩子很美好,但孩子被逼上教会学校日渐枯槁;
孩子消沈回家,母子共度短暂快乐时光,孩子却开始交花钱女友;
笑语犹在耳,孩子却不告而别,立了大志却一直欠债向母亲要钱;
唯一在身旁的父亲过世,昔日女仆回来陪伴,唯一一场欣慰逆转,果然靠同为女性;
替儿子无尽还债,败光田产与城堡,却不敢相信还怪罪女仆,还好女仆陪伴到底;
儿子一直不回,但回了个孙女,新希望:“夫人,生活没那么好也没那么坏,不是吗?”
每一段经历都像一场热水澡,但 Jeanne 静静淋浴对观众一语不发,仿佛自己已经成为幽灵在天空冷眼旁观几十年来的自己。电影拍每一阶段,总是先丢一段晴时多云的美好时光、再来一段阴雨风暴的痛彻醒悟、再来一段 19 世纪初大键琴配乐、佐以一段阳光灿烂草木金黄的过去美好时光。回忆的时光越美好、大键琴音越是冷静、现实却越是凉薄、这回顾越是不忍卒睹。
http://imgur.com/ajlsx3f
自然主义的身段,静定耕耘
这部小说和英法诸多 19 世纪经典文学一样,都聚焦正在心灵启蒙但仍受性别阶级压抑的女子。本片则精要地呈现了小说中 Jeanne 面临的各种压迫困境,压迫的主要不外是“男人”,以及男人背后的诸多社会体制包袱。先是身为没落贵族的子爵丈夫,靠岳家养活却还想挺起男性风流气概到处乱吃刷存在感,母亲的书信更见证这种没落贵族的出轨不是个人更是现象。
再来是男性神父宰制教区的教会,从不正视我耕耘土地照看人们的苦心,只是以神为名强势要求,害了我也害了心爱之人,教会却拍拍屁股云淡风轻;再来我从头开始化育可以走出正道耕耘土地的孩子,却被教会学校的道德枷锁强势绑架失了己心养成好高骛远;最后则是 19 世纪膨风美好年代的中产男性资本主义,带着我的男孩与一个个纯朴男孩投身丛林血本无归,连母亲的面都没脸见了。
虽然自然主义的这部小说与这部电影总是冷静地与慷慨激昂的 19 世纪女权运动或 20 世纪女性主义保持距离,但从主角的取材与经历的选择,我们都知道这小说与电影都是彻头彻尾的女性书写。女性的初衷是耕耘土地抚育人生,但神权金权父权三合一的窠臼总是驱动男人们蚕食鲸吞毁灭这美好初衷,最终一切基业成为泡影时,留下继续耕耘残破大地的就是一个女主人、一个女仆兼好友、以及一个女婴新希望。
http://imgur.com/t3gt84w
自然主义的警世,昨日 19 今日 21
Jeanne 虽是 19 世纪贵族,却也同时是中产崛起阶级渐渐拉平的 19 世纪女性代言人,在 21 世纪的今日连劳工也与中产和贵族一样有自觉的年代里,更是全体女性代言人。女性总是坚守一个小小的慈爱初衷,却要抵抗雄心壮志好高骛远的教会建制、资本帝国、与男性雄风,一路苦苦撑持着独立自由与道德圆满,有笑有泪有悲有喜,尽管这条路不易也这么一步步走来了。妳种植了充满希望、现实却总是未能尽如人意,但妳会放弃恒常的耕耘吗?
当然不会,就算经历再多风霜变得再世故,看见纯真无罪的女婴还是会打起笑容继续耕耘。小说结尾的体悟“生活没那么好,也没那么糟”在电影由女仆 Rosalie道来,扩张出了更多超出女主个人沧桑的女性互助。这个 19 世纪美好年代的自然主义警世文学预示泡沫,化作今日 21 世纪富足年代的自然主义警世电影则预示崩溃,我们今日习以为常的丰衣足食好生活,再过一两个十年恐怕都将消失,当男性身体还在激情打拼力挽狂澜时,也许女性身体谦逊守护才是下世代的正道?
《女人的一生》是部内里波涛汹涌、外表静谧压抑的作品,不给我们看正脸表情,只给我们看阴郁的侧身;不给我们配乐只用风吹草动自然音,配乐点到为止出现时却是惊惧沧桑;给我们看一堆阴风暴雨与海浪都不怕,真正唏嘘的却是不堪回首的阳光夏日。这是一部安静到容易呵欠的作品,但如曾体验生命之重就是分分秒秒目不转睛。能抓到这片的思绪并不值得庆幸,反而看得雾煞煞的更值得感恩生命的顺遂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aH1XyMWv4I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