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故事达人许鞍华﹕电影以后 学做个好人

楼主: Qorqios (诗人Q)   2017-07-22 22:53:27
故事达人许鞍华﹕电影以后 学做个好人
【明报专讯】“正如为何我是女性,作品就会被套上女性主义来理解?香港导演就一定要
拍一些香港味的作品,我不认为一定要这样。”记得访问前,行家前辈再三强调,许鞍华
,不易访。她有种“包拗颈”的性格,不要被定型,不要被标签,她的答案总教我喜出望
外,你问她怎样看“主旋律”吗?她接上一根烟,然后答,“其实,我拍的每一部也能称
得上主旋律电影,总是表现出人物良善的一面,不是吗?”
问和答也有点不着边际,说现今拍电影的难,还有二战故事的选材和主旋律。拍了大半生
电影,说过就算死都要死在摄影机旁的导演,拍了很多故事,抗拒陈腔滥调,尽言有时候
拍得不好,她依然重视观众,是有故事要说的创作者。
导演应说自己相信的故事
一部电影在当下所得到的评价,或多或少反映了一些现况,一些和这个城市有关,特别是
在敏感时刻下特别突出的现象。
还未上映,许鞍华这部以日治时期香港为背景的新作《明月几时有》,已经背上各种“罪
名”,难免先入为主的论调,围绕的也不外乎以下几点:为当权者涂脂抹粉,质疑东江纵
队二战时的价值、还有歌颂爱国,每个争议背后也指向同一源头——“中国”,这个犹如
幽灵一样的身影,恍似要奏起了她的主旋律。
被套上主旋律之名,和爱国拉上关系,不过,电影在上海电影节首映前,被迫退下开幕电
影,更传出宣传上要“冷处理”,一部电影还未见街,就已经四面受敌,对于一时的争议
,许鞍华只感无奈,“怎会想到发生这些问题?况且拍电影从来也不为任何意识形态服务
,我只系想拍戏里那些人,是那些人物感动了我才拍。”
但也难怪有这些解读,电影要说的主题是人人投入抗争,无论是真心爱国,还是为身边人
动之以情而决意投入,无论你是有钱人还是穷人,反抗的激情点燃戏中每一个人,就算是
戏中一把雨伞,也足教我们有所联想。
不过,许鞍华也不是第一次遇上这些政治难题,三十多年前的《投奔怒海》,拍下越南船
民逃难经历,就被指电影内容对共产主义有所批判,含有影射文革时期的状况,于中国被
禁映。同时,也因为电影出品公司的左派背景,还有在内地拍摄为由,也被台湾当局禁映
,失去了当时香港电影重要的海外市场。政治带来的吊诡之处,好像考验每个人的理性。
“这不是一个导演能够控制,一部作品同时要面对观众,评论,片商和戏院,你不能阻止
每个人的想法,作为导演首要职责,应该是给予观众最好的体验,说她相信的故事。”
“都话我不是拍历史战争片囉”
假若要形容这部电影,观众就像走入森林一般,这片森林风景能远观又能走入细看,见微
知著,电影之淡,题材本来那么激烈,可以想像出多少惊险镜头!电影总是将焦点落在不
着边际的事,逃亡的大文人还有闲情逸致听小粉丝在朗读自己的著作,两位年轻男人的结
义信物原来是眉豆茶粿、在占领期间还要张罗衣物,只为出席亲友婚礼,这部拍战争没有
战争,拍历史又没有历史的电影,依然是许鞍华一直以来对人生活的刻划,感受到的不再
是英雄主义,虚假的时代气氛。拍摄前,她读萨空了的《香港沦陷日记》、陈君葆的《陈
君葆日记》,发现了战争生活的日常,很多时候其实是更忙于生活。不过战争状态下,危
机四伏,日本军官向主角讨教诗词歌赋时,突然露出杀机;戏中,没有任何一句对白的女
生,接过纸条后就立即逃离工作之地,只因接到线报有人发现她是潜入日军宪兵队的间谍

关于东江纵队的,她理解是后方支援,由民间自发参与,混杂了不同阶层背景的人,未必
和共产党有直接关系,工作以谋报,派抗日传单、营救战俘等,并非前线亲身杀敌,而是
一步步走入与战争牵扯,却在生命中必然出现的平淡细节。这样的处理方式,才有可能令
观众投入,“都话我不是拍历史战争片囉。”吸引她的还是在这群人身上看到的是侠义精
神,或许令人感到虚构,浪漫化了,“但我们想表现人物内在的一种精神,也希望忠实地
反映这份精神”。
战争 可以拍得过瘾一点
戏中有很多人物和故事参考了周奕所写的《香港英雄儿女》,她提到书中方兰和情人李锦
荣之间的最后一次见面,原本想放进戏内,“因为战争,两人断断续续地分开工作,也因
为战争而无法结婚,到最后一次见面,李锦荣竟然和朝夕相对的女同伴结婚,方兰气得想
质问他的时间也没有,就要逃亡离开,想想这情形,是很可悲也很可笑。”方兰后来的故
事是这样的,战后短暂留在香港教书,共产党一九四九年当权后,在党的安排下,回到广
州,成为广东省妇联秘书长、副主任,甚至升为主任,晚年算是归于平静生活。
“其实电影可以拍得再过瘾一点,谈笑风生地面对。”许鞍华突然杀出这话令我措手不及
,过瘾?过去听长辈说“日本仔打到来”,三年零八个月日子总是苦,日本军人要几残忍
有几残忍,街上尽见死尸,街上到处炸,每当提起这段历史,压在话语里的都是各种悲剧
,许鞍华小时候所听到也一样,但直到拍完《倾城之恋》后,她读到一本由英国人所撰写
的回忆录,被日军拉到拘留营的日子。那英籍警察到埗后第二天,香港就沦陷了,在拘留
营里见证更多荒谬绝伦的事,“记得书中有一张相,刚好影到他瘦骨如柴的同伴为了庆祝
自己生日在舂米,但捣米后不久,一口饭没吃到就死了。还有另外一个同伴,他有两个老
婆到拘留营探望,但两个人为了争宠在营内大打出手,连营内的军人也控制不住。”书启
发了她原来战争可以这样去看,不只是善恶二元论,更可表现出很多人性荒谬的事,她一
直想将这份见解放入电影内。
《明月几时有》是主旋律电影?
许鞍华并非第一次以沦陷为题材,《倾城之恋》是她早年的尝试接触,近年的《黄金时代
》,后段也讲述到香港沦陷前后的情况,但她自言对此段落不甚满意,更因而要拍成《明
月几时有》,“拍《黄金时代》就发觉有没有实景能拍嘛,原本到胜强(即为拍摄《十月
围城》而建成旧香港片场),但那个地方又没有电车路,又没有横街窄巷,与当时的香港
相差很远,所以放弃了。”她在不同访问中,其实也有一句相同的话——“我可以拍得好
”。她是行内出名最懂得“睇𩠌食饭”的导演,因地制宜,有多少资源就运用上多少方法
,直至今日,她说亦觉得拍电影是难事,并未能做到称心如意,每部电影也有太多制作上
实则的问题。但有一点她始终强调,条件再多难,还有几多的不成熟,至少每一部电影都
是自己想拍的题材,对于有人指责她今次拍“主旋律”片,她看来有点气愤,“应该去看
一个导演究竟怎样去讲,我始终想在观众面前表现出我对戏中的人物和事件的理解,而且
,只要戏内并没有先入为主地要宣扬某种意识形态时,我就觉得无问题。我信我自己做的
事”。
“还有一点。”许鞍华先笑了笑,访问一直保持谦厚的她,好像难得地要爆发一下导演的
权威:“我就系想有一部拍成这样子的电影,支线人物甚多,很多细碎的小故事。有人说
电影很乱七八糟,对呀,这就是我想到的群像式故事,你吹咩!”
香港变得太快 跟不上
那么,还会想拍香港吗?《桃姐》之后,一连两部电影都与民国和二战前后有关,可有想
过再拍以香港为题的作品?“你所说的香港为题意思是?”她反问。
我想了想所问的究竟是什么?是以香港人作为主角?以香港为背景,还是所谓的本土人情
味故事?那一刻想到《明月几时有》最后的一幕,镜头由二战前的香港岛,穿越时空到当
下的香港街景,步入寻常百姓生活。对,是当下的香港,就像这一个镜头,还有《天水围
的日与夜》这样的作品,不单是许鞍华,还有一众新浪潮导演们,近十年来,这一群导演
早已北上工作,并拍出一部部大制作,曾经香港也是他们的片场,至今庆幸他们记录了一
个充满活力,极具生气的城市。
“太难了。”刚好她手上的烟熄灭,她换上另一支。“是香港变得太快,比以前更快,早
在十年前已发觉,当你想拍当下社会面临的一些问题时,一是太多事淹没了这问题,或是
应该要把持着自己怎样的观点来理解?我发觉我跟不上。”
“……学习如何做一个好人。”
“下一代生活确实不容易。”关掉录音机后,她问起我对当下香港的看法,我说到身边的
朋友们也感到无力,政治上停不了的敌我矛盾观念持续不断等,她点头认同我对政治和生
活的一些想法,她说到近来想到的一些问题,关于善恶,恶意恶念和人之间的关系,“好
像村上春树的小说里都在讲这些命题,《1Q84》和《海边的卡夫卡》,如何去面对不明来
历,甚至是来自每个人内心里的恶?如果逃避不是解决方案,又如何面对,甚至和它建立
关系?”她没有答案,更笑说正因为她制作的电影太过正面和主旋律了,她要接触多一点
恶,“如果我能够将这些恶在电影中表现出来,电影说不定会更好”。
“近来我对拍电影的热情减退了一点,来到这个阶段,我更想做好一件事,学习如何好好
地做一个好人。”眼前这位导演早已踏入古稀之年,电影占据了她大半生时间,但到头来
也在问作为人最基本但又难以做到的事。
“……学习如何做一个好人。”这句话一直留在心里,收笔前,网络上一直传出有关刘晓
波的消息,这是一个政权赤赤的以言入罪,套上各种莫须有罪名,他亦坚持自己的信念,
以身作则的道德模范,时代一点也不温柔,特别是在颠倒黑白的时空里。思考如何做一个
好人,更可能要行多一步,思考如何让好人存活下去。
还有别一点值得一提,这是她提到《黄金时代》的拍摄也为她带来了别一个启悟,“当初
拍萧红时,认为她很惨,31岁就离开,很短命,但生命真的无关长短时,至少她写出了《
生死场》和《呼兰河传》。终究是你在有限的生命里怎样好好地去运用它,而人生,也是
一个以怎样的角度去理解它的问题”。
文﹕何阿岚
图﹕黄志东
编辑﹕屈晓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来源:
https://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70716/s00005/1500141401786
作者: joey0602 (joey)   2017-07-22 23:06:00
推访谈!
作者: zuzo (Z)   2017-07-23 20:35:00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