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音乐网志好读版:
http://cruelbeautifulday.blogspot.tw/2017/04/20170401.html
(注:本篇不特别介绍剧情内容,但文中可能提及剧情片段,不喜慎入)
在开始前,先来个警告:因为这部电影涉及的议题跟个人自身议题高度相关,所以我用非
常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因此这篇心得不见得对多数人具参考价值。那就开始囉~
先说优点好了:表演。曾志伟的表演太棒了,余文乐也没有被他压下去,两人一场在医院
的对戏无比精彩,不只是情绪奔放地发泄出来而已,包括声音和脸部表情都具有丰富的层
次,完全可以看出两人对角色下足功夫。这场戏还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让观众能够切身体
会父子间十几二十年来的恩怨情仇;甚至现在回想起那场戏,还是隐隐约约地觉得哽咽。
另外我也很喜欢父子两人住的公寓场景设定,与其他住户的价值观一起衬托出香港地狭人
稠、势力无情的社会氛围。
再来就要说问题点了。
一、主角
这部电影的主角看似是余文乐饰演的阿东,实则却是曾志伟饰演的父亲黄大海。这么说当
然不是因为曾志伟演得太好,而是根据传统的戏剧结构,主角是那个“做出决定、改变现
状”的人;而这部戏中唯一做到这件事的人,就只有黄大海了。他因电话中受到次子“阿
俊”的刺激,最后决定不将阿东送回精神病院。回到戏剧结构上,一般会将“影响主角做
出最后决定”的人视作是配角,然而这出戏的“配角”却是一个“从来只在口耳相传中存
在、连露面都未曾有过”的人,这就使得主角做出决定的理由稍嫌薄弱;虽然在本片脉络
中不算太不合理,但依然让这个决定做得没有什么情绪共鸣,整部片原该动人的高潮也就
这样淡淡带过。
此外,要以父亲为主角完全不是不可以;但问题在于这部电影没有给阿东任何改变自己的
动力和契机。于是,身为观众的我们就看到他恰如其分的像个病人一般,阴晴不定、行为
古怪;虽然电影对于他和母亲的“意外”给了许多脉络,但那也顶多能让观众对他产生“
同情”而非“同理”。电影的尾声萤幕上打出“精神病患需要被同理、不该遭受污名”等
字样,但当你今天设计了一个观众难以同理的角色时,你又要如何说服大众去同理这群人
?其实不仅是精神病患,所有的弱势族群需要的都是同理而非同情,但是无限上纲地要求
大众要“有同理心”绝非是一种好的策略;因为我们总需要在一个人身上看到一些什么美
丽、或和自己相似的特质,才有办法站在他的角度设想,不是吗?
二、其他配角
公寓其他住户、甚至阿东的昔日好友 Louis 这些角色只流于刻板印象的刻画,实在是太
可惜了。这些人平日没有给他们足够的深度,直到戏的最后他们七嘴八舌的希望父子俩搬
走,实在显得非常肤浅。而实际上精神病患在社会中遇到的眼光也不会只有歧视、也并非
只有小孩才能以童稚的心接受病患们;对于这些不同面貌的刻画这部片都明显不足。而“
余老板”这个孩子作为一个“唯一能够无条件接受阿东”的角色,应该也要能够更丰富才
是;但整出戏他几乎处于被动的状态,只有在接近片尾隔墙念故事给阿东听那里才真正见
到角色的生命力。然而,最后他和阿东在天台被众人找到那场戏却是处理得不知所云,完
全看不出两个角色对彼此的生命产生了何种影响,可惜了对这个角色的刻画。
此外,我个人认为最糟糕的设定大概就是父亲去参加的那个“精神疾病家属互助团体”了
吧。我原以为父亲去参加团体会让他对疾病有更多的认识,进而改变他对阿东的态度,没
想到他回家后竟要阿东“你想些快乐的事情”。说到底,若不是最后父亲改变了想法 (而
且改变的原因还很薄弱),这部电影中又曾有任何人试图以“同理”的角度接近过阿东吗
?倘若没有,那么希望观众去做到,更无异于缘木求鱼。回到那个“互助团体”;看到最
后我才了解,原来那是个让父亲得以“说出自己的决定”的功能性设定。如果是这样,其
实没必要有这个“互助团体”,让父亲在最后被迫迁时说出来不就好了,这个设定实在多
此一举。
说了那么多,最后再提一个优点吧。我非常喜欢阿东爆吃巧克力后被带到精神科那场戏。
精神科医生例行公事般的问话 (超讽刺又真实)、父亲既担心又困惑,想说什么又不知道
可以说什么的困窘,以及什么都不愿回答,唯有在被问到“是否有自杀的想法”时坚定地
回答“没有”的阿东。对我来说,这是他整部电影中并非被他的“病”所限制,而是确确
实实地表现出他自己的“意志”的桥段。为了不再失去自由,即使心灵被困在黑暗的深渊
,他仍勉强找出力气来回答“没有”。如果说要找个理由去同理他,这大概就会是我的理
由;然而我想未有类似经验的一般观众应该很难对这点感同身受。
身为一个与疾病共处十余载的人,我感谢有人愿意拍这样的电影,但却仍希望这些电影可
以更好、更深入一点,让那个像我这样的人不需再被歧视的一天更近一点。
个人评分:6 (达到水准)
笔者粉丝页:https://goo.gl/Up9f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