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雷] 男孩成长史《月光下的蓝色男孩》

楼主: KevinMoleaf (陆坡)   2017-02-20 11:10:24
图文版请于连结:http://kevinmoleaf.weebly.com/text/-moonlight
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男孩成长史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的事?看着现在的自己,跟自己儿时的模样有什么不同
。这些只有自己知道,还是其实最了解你的,是你的家人、隔壁看着妳长大的大婶、还是
一位久未碰面的青梅竹马?也许到头来其实有些事情小时候的你比长大的自己看的更清晰
。《月光下的蓝色男孩》是在二零一七年在台湾上映,在二零一六年大放异彩,勇夺多项
大奖的黑人电影。故事叙述男孩夏隆的成长历程,以夏隆少年、青年、成年的三个章节来
呈现男孩经历的一切和变化。有些事情长大看清楚了,但最真实的记忆却还深埋内心之处
,等待某天可以正视自己之时。
也许是因为较少有关于探讨黑人同志内心的电影作品,所以《月光下的蓝色男孩》一出来
,惊艳许多观众,也获得众多评审芳心,成为二零一六年获奖最大赢家。虽然这部电影台
湾宣传是以“布莱德彼特监制”和“黑人同志电影”为主打,但我认为这部影片并不止于
同志电影或名人监制这点,而是探讨一位黑人男孩横跨二十年来不断找寻自己情感、自我
定位与内心等多方面的摸索,这点比起一般同志电影下只有同志族群的情爱纠葛,要来的
更多元。
电影呈现的是一位黑人单亲家庭的小男孩夏隆,他从少年到成年的成长过程。儿时的夏隆
因为身材矮小常被同侪欺负,误闯贩毒区,认识了毒贩尤安,渐渐把尤安当成自己的父亲
,而尤安与他女友也陪伴沉默的夏隆。而来到青少年时期时,夏隆一样还是成为被霸凌的
对象,但好友凯文的陪伴,让他还算好过,但随着时间,夏隆发现自己爱上了凯文。但随
著时间长大成年,夏隆在外地工作,过著与童年不大一样的人生,而这时一通电话让人决
定回顾这童年故乡……
《月光下的蓝色男孩》改编《月暮下,男孩好似蓝》舞台剧作品。除了戏剧如朗诵新诗般
,电影画面也在现实和如诗如画般的场景中相互交合。电影不避讳使用了诸多夜幕昏暗的
镜头,虽然演员是黑人,但却在打光和色泽上,电影美术呈现出一种低调风雅的美感,就
如同他原先的舞台剧一样,让人倍感诗意,在剧情上头也无浮夸,在整体的步调相当平稳
,电影一开始就能让人投入角色,如此渲染于人又真挚动人。
主角夏隆投射的并非只限于同性恋者,而是每一个少年必经之路,家庭问题,自我认同与
自卑,同侪之间并不全然美好的校园生活,以及第一次爱上的人,和生命中伤害自己,却
又有爱着自己的人们。诸多情感流动,让夏隆一步步摸索自己,而又想着自己是个怎样的
人,而让他在长大三十多岁时回到故乡,能坦然去面对儿时自己的一切,虽然人生有时逃
避可耻却有用,但有些东西牵绊着你一辈子,想逃也逃不了,终得面对一切情感与问题的
源头。
电影中并未明显的表示夏隆与好友两人之间的性倾向,也未将歧视和毒品等元素夸张化,
《月光下的蓝色男孩》并非单是以同性恋电影或黑人电影单一主题区别,而是一个男孩如
何在破碎的人生中寻求完整自己和最初原点的过程。电影中聚焦于非裔男孩成长,让观众
抛开以往在电影对黑人的刻板印象,以美国贫民区、黑人族群、同性恋、贩毒等元素切入
电影,却跳脱出情色暴力,让人倍感清新的情感探索之作,实为让人着迷。
而出生于迈阿密的非裔导演这部《月光下的蓝色男孩》在许多地方都有受到王家卫的电影
作品《重庆森林》启发,从一位连电影都不知道要打光的素人,到扫荡电影大奖的热门导
演。《月光下的蓝色男孩》的步调的确有着中式同志和艺术电影的步调,但却又倍感异国
情怀,仿佛一场美国黑人的《春光乍泄》。但《月光下的蓝色男孩》将感情与成长两者的
拿捏,收放得当,虽说一些关于亲情的叙述电影中未做琢磨,但俨然这蓝色男孩的脸庞,
已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作者: SoniaYang (起司之)   2017-02-20 11:16:00
写的真好
作者: TPhow   2017-02-20 12:50:00
很真实动人的一部
作者: Leaflock (民雄凤梨田切让)   2017-02-20 18:44:00
好看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