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版请见: https://www.viewmovie.tw/news/1053
看到片终的字幕出现,“好莱坞出品”在萤幕右下角浮现,观众纷纷带着满足的神情离座
,我跟香南君却坐在椅子上,完全不能动弹。过了一阵,我终于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说:
“老天爷,这也太狠戾凶残了吧!辣手冷冽,导演这次真的不给观众活路哪。”
“没错,我本来以为是我太过愤世嫉俗。但是如果觉得这部电影是纯粹谈论梦想与爱情的
电影,就太掉以轻心了。”香南君说。
我们交换了一个眼神,确认了彼此在《La La Land》看见的是同样的东西。藏在怀旧氛围
里的故事之后,真的不是粉红色梦幻泡影,而是更加冷冽清明的琉璃。那果然是拍出《进
击的鼓手》的鬼才导演能够祭起的一场神乎其技的进击。差别只在于,上一部《进击的鼓
手》,导演用指挥与鼓手,展现了一次控制主权的攻防对战;在《La La Land》,则是导
演/编剧达米恩查泽雷向观众展现如何棉里藏针,温柔而凶残地控制观众,让他们怀抱着
棉花糖式的妄想,出了电影院却坐上了人生的电椅。
灵光的诈术
先别急着反对,听我说下去。我完全承认,《La La Land》是近几年看到好到让人发指的
作品。这一部电影,如果单纯地作为“在梦想与现实拉锯的男女主角在恋爱与人生中的抉
择”,也是能够成立的。但是,在感动慢慢消褪之后,我想问各位一个问题:
“你觉得这样的故事,真实吗?”
不,其实并不真实,而且那些虚伪,绝对是导演刻意的。仔细想想,在欢闹喧腾,那场结
合多元种族,拥有佛朗明哥、街舞、滑板等不同展演方式的歌舞开场后,这一部作品就已
经被定调成致敬旧日时光的世界,所以就算衣着装潢都停留在复古情调,人们沟通的方式
却是使用智慧型手机,也不至于让人起疑。──毕竟我们都能够容许人物在正常对话的当
下,就突然唱起歌来,跳起舞来,所以再怎么不合常情,也就像是接受美少女变身一样的
不以为意呀。
更进一步说,在精巧而优雅的歌舞剧穿插,以及优秀的光影镜位所构成的精准节奏下,光
顾著接收鲜明多彩的画面与情感渲染极为强烈的主题音乐变奏,就已经让观众目不暇给。
对于这一个几乎每一个剧情转折与人物对白,都遵循旧式套路的故事,我们并不会多生疑
心,反而能说服自己,那可能正是从以前到现在,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人生难题。
这是我所见过,最灵光的诈术。
得先好好解释,为何这是导演设计好的灵光诈术,再来说明,这充满灵光的想像,骨子里
深切的原因才行。让我们话说从头,从电影标题《La La Land》开始吧。
老哏大集合的幻境之地
中文片名就暂且不管了。《La La Land》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当然那是洛杉矶的暱称,但
是从urbandictionary这个美式俚俗语共同协作平台中,可以找出“La La Land”的其他
语义。一个流行俚俗词如“La La Land”可以由不同的编撰者释义,网友则投票选出最符
合语义的回答。在网站中,最新的一则解释是:
指LA(洛杉矶),好莱坞,或是现实脱节的世界,只具梦境、幻想以及琐碎轻率的努力。
https://goo.gl/asQw8p
是的,不要被“乐来乐爱你”这一个中文译名迷惑,仔细想想,导演已经把提示放在电影
的标题了。这自然不会只是捕风捉影的蓝色窗帘而已。虽然导演设计的白日梦十分精巧,
但其实有许多疑点,让观众在观赏时,也多了几分疑心:
例如,借由精巧的演唱、配乐,与明快的节奏,让我们忘记,《La La Land》的剧情走向
简直就像是女主角蜜亚(艾玛史东 饰)姊妹淘所唱出的“好莱坞的老梗大集合”。她用的
这一个字“cliché”完全能够说明这一部电影意图呈现的氛围。几乎每个剧情过场:蜜
亚与男主角赛巴斯汀(雷恩葛斯林 饰)一开始的不愉快邂逅;蜜亚抛弃了多金的男友奔赴
赛巴斯汀的老派约会之必要;蜜亚的演艺事业受挫,与抛弃梦想的赛巴斯汀日渐龃龉,甚
至连最后的两人分道扬镳再度相逢,全都那么的典型,那么可被预期。那就是在言情小说
或是浪漫电影中出现的套路。
平面人物的轻薄梦想
在角色设计方面,蜜亚与赛巴斯汀也毫不意外的平板。在现在的电影中,其实已经很少见
到这种每一个主要角色都只具有一种单面性格的扁平人物了。总是为了梦想努力挣扎受挫
的角色,我们早已看得太多太多,但导演毫不犹豫的──写出现在也还难以判断到底是正
是邪的指挥与鼓手的《进击的鼓手》导演──让蜜亚与赛巴斯汀的行为举措展现不出任何
行为的深度。蜜亚与赛巴斯汀的行为举止,只是两个单一性人格在一个套路故事中的演绎
,而那是导演刻意展现的:
在《La La Land》中,我们完全看不到蜜亚与赛巴斯汀为了他们所谓的“梦想”,究竟努
力了什么。例如蜜亚除了试镜的受挫之外,别无与演戏有关的排练与历练,甚至蜜亚撰写
她的剧本时,导演也仅是特写了她所撰写剧本中的一句“真的吗?”更别说她的独幕剧,
从主题猜想,根本就只是告别故乡的自传式展演而已。那种从剧名就注定失败的剧本,大
概每一个戏剧新手,都曾妄想尝试过。
如果要增添血肉,一个曾经写出鼓手以疯魔般执著练到手指出血剧情的导演,绝对会展现
蜜亚为了演戏的苦练,绝对会的。但导演没有,就是没有。就连改变蜜亚人生的那一次试
镜,她唱出的那一首歌,里面的故事,也不过就是她的姑姑,跳进塞纳河,那么一件芝麻
小事罢了。这显然不会是通过一个“为期数月,没有剧本,必须由角色即兴创作”的戏剧
所要求的故事创作能力。
如果这样就能达成“梦想”,难道不会有一点,轻易?
赛巴斯汀也一样。以一个白人男性,要复兴一个起源发展是黑人的爵士乐,就已经启人疑
窦,更不用说不管是赛巴斯汀所钟情的爵士乐,都限定在50、60年代,Blue note主流的
爵士乐,仿佛其他时期的爵士乐都不存在。而这么强调爵士乐的电影,其实电影所运用的
大部分配乐,大部分都并非爵士乐,顶多是具有爵士风格的歌舞剧音乐。(以上与爵士乐
有关的看法,引述自https://goo.gl/hKVXUp)
更奇妙的是,在剧中,几乎其他的爵士演奏者与听众,都是黑人。而邀赛巴斯汀入团的凯
斯(约翰传奇 饰演,有趣的是,这一位歌手的专职是灵魂乐/R&B,也并非是爵士歌手),
说爵士应该与时俱进。但赛巴斯汀,却仍坚持爵士传统。而坚持传统,达成“梦想”的方
式是什么?买下一家昔日的爵士酒吧,自己经营。仿佛那就可以带来爵士的盛年。
这样的“梦想”,难道不会有一点,廉价?
导演其实并没有放过这一点,蜜亚与赛巴斯汀的杰出都是昭然若揭的。蜜亚的演技精湛,
赛巴斯汀的琴艺惊人,但我们从来就没有看过他们两个付出的努力过程。他们一出场就那
么美好,仿佛是言情小说出现的男女主角。轻易与虚假,浪漫与浮夸,这一切都是设计好
的诈术,也是他精心布置的骗局。《La La Land》的每一个层次的意思,其实都用到了。
在“洛杉矶的好莱坞”发生的,两个主角薄弱的梦想与他们付出的,“琐碎轻浮的努力”
。这样一个讲著讲著就载歌载舞的“现实脱节的世界”,只是一个不真实的“梦境”哪。
我们所看到的,都带着虚幻的氛围。每一场面每一句话,都那么的漂亮虚矫,就像是那一
场在夜间的天文馆,蜜亚跟赛巴斯汀飞升上空舞蹈的场景一样,轻飘飘有如黏腻的棉花糖
。浪漫的情绪很满,满到让月亮因为嫉妒戳瞎了眼睛。今夜,他们因为相爱,而懂得狡猾
烟雾所致幻的欣快世界
而我看到这一幕,才终于从粉红色泡泡的幻境中转醒。把浪漫矫饰演成一句脏话,一定有
背后的用意。那终归不会是一出平凡的,载满俗世渴望想像的歌舞剧而已。而最终得到确
信真具有玄机,大概就是最后一幕的场景。
在最后一幕,已经成为著名演员的蜜亚(导演在这里重复了剧初的同样对白,更增添了造
作感),与现任的丈夫来到赛巴斯汀经营的爵士酒吧。当赛巴斯汀用单手弹奏主题曲变奏
时,导演挟著澎湃的灵光,给了观众史无前例的一场心狠手辣的可能世界。观众在惊诧蜜
亚与赛巴斯汀为何最后没有在一起时,导演就在这一段空自造梦,做出了一段毕真毕肖的
可能世界出来:
你们觉得蜜亚跟赛巴斯汀没有在一起很遗憾?那我就让你们看看那个“美好的可能世界”
是什么样子。于是导演在主题曲的展演下,让这出剧每一个环节,都以观众心目中最期待
的发展选择为模式,展演出这一个美好浮夸的世界。在那一个世界,每一个冲突都被弭平
;每一次挣扎都被消除;每一条路径都充满祝福;每一个选择都最幸福。追梦、踏实、成
家、美好,那是最样板的发展。动用了剧情的重写、照片与拟真纪录片的说服,甚至让人
想要相信,那就是真的,那一定得是真的。如果不是真的,那我们这些进入电影院筑梦的
人,要怎么完成我们的梦想呢?
虚矫终焉的安全绳
但导演始终留下了那些安全绳,不让观众就此坠入沉溺于妄想与满足之中。在那一段白日
梦中,蜜亚与赛巴斯汀起舞的场景越来越虚矫,越来越不真实,甚至有几个段落,就直接
在豪华的布景前面翩翩起舞。而在某一景,蜜亚与赛巴斯汀居然还不小心后设式的跳进了
后台。在那个后台,场景是一片空白,完全没有任何一点真实的色彩。
在这时,观众才能领悟,蜜亚口中所谓的“pipe dream”其实不单指最后这一段如烟的梦
境,而是整个电影整体。所谓的“La La Land”也不只是指洛杉矶,不只指这一部电影。
藏在“La La Land”背后的意图那么大摇大摆,说的就是,电影这样一个巨大而我们意图
相信的世界呀。
越是把“爱情”、“梦想”化约的那么通俗,就越展现导演背后温和的嘲讽:你们相信这
是真的?你们确定吗?把这些爱情与梦想的甜美幻觉,全盘接收仿佛像是自己的人生。这
样,你们真的就满足了吗?
那就沉浸在这一个世界里,继续认为
“好像人生把我逼到墙角,但我只是靠着绳子休息,等著反击。我是不死的凤凰。”吧。
两小时到了,你做了一场好梦吗?
冷酷犀利后充满灵光的诚恳
我承认,在发觉导演的深层意图当下,我是相当不悦的。毕竟这样的幻境实在是太美好的
,不管是谁,都愿意沈浸其中。而且,本来我们这些观众,就带着希望而来,难道还要带
著绝望离去吗?
但放了一阵,情绪沈淀之后,我似乎能够理解了。在怀旧的外壳之下,有着甜美的故事。
在甜美的故事内核,有着清冽而凶残的犀利;而在这样冷酷狡狯的深处,则是充满灵光的
诚恳。
让我借用杨照评论李维菁的一句话吧。他说:
“是的,唯有藉这份狡狯、冷酷与凶残,才能刺穿累积
堆叠的符号、影像、借口、逃避、自我欺瞒,于是吊诡地,狡狯、冷酷与凶残反而是通往
诚实,保留一点真切温暖,迂回却最有效的路径。”
没错。《La La Land》的设计,早在李维菁的〈老派约会之必要〉就已经做过了。当时不
明究理的读者,将这样一篇文章视为歌颂老派爱情的浪漫作品,却浑然不察李维菁这个犀
利聪明的写作者,是借由浮夸的书写嘲讽了老派爱情的不可能。
以《La La Land》的设计逻辑重说一次,就是导演借由这种浮夸的歌舞剧,嘲弄了“好莱
坞式的甜美追梦寻恋”均属虚妄而已。那就像是白天看到鬼一样,不可能是真的。那就是
一首咏叹老派眷恋的挽歌。
但是,这样的冷酷与凶残,的确是必要的呀。在发觉导演想要控制的意图,挣脱那些廉价
想像的幻觉之后,我们就能够摆脱那些逃避、自我欺瞒,诚实的面对自己的人生,用凶残
斩断那些不真的美好幻觉。
那不正是我们这些接受幻象,相信幻象的观众们,最需要的吗?
在识破了那些灵光的幻术之后,保留着那一点诚实的温暖,我们也就终于可以迈开步子,
离开La La Land,去寻找自己的居所了。那可能正是导演所给予我们,一个现在难以理解
,却是未来货真价实的温柔礼物。
作者:
sleepyrat (sleepyrat)
2017-01-21 02:08:00我觉得这部片是好莱坞拍来反击几年前"大艺术家"的作品
作者: yy0305 2017-01-21 02:08:00
写得如此深刻,只看一次?
作者:
y6837660 (y6837660)
2017-01-21 02:10:00不觉得想太多,和前作一起比我觉得导演的观念还蛮连贯
作者: brenda05 2017-01-21 02:30:00
写得超好!!
写得很好!我也认为这就是编导的用意,不过觉得并不太凶残就是了,老派眷恋在此片还是能取到很多暖的,甚至对此片的冷冽真实浑然不觉。
作者:
DogJ (狗丁)
2017-01-21 10:53:00推本篇!! 我不知道怎么跟我的影伴解释本片没那么糟,本篇助我一臂之力~
作者: lavender7812 2017-01-21 10:57:00
推 凶残且实际!
Lala 太平顺欢乐 主角个性都太完美 成功也太顺遂
作者:
banana69 (Sugar&Spice)
2017-01-21 12:18:00把 whiplash 的概念连贯到 la la land 很厉害,但有点卖弄修辞,有种为了写而写的感觉
作者:
nin1145 (KFC哥哥)
2017-01-21 12:43:00卖弄词藻
刚看完时我也是跟友伴说“好甜美的手法,包装了一个好残酷的现实故事”
作者:
Yueshei (Yueshei)
2017-01-21 12:54:00推
作者:
MyAll (静冈玉露)
2017-01-21 13:07:00看到好到让人“发指”的作品。发指是这样用吗?诚心发问
作者: Redfoo (ridiculous) 2017-01-21 13:16:00
观点不错
作者: helpmetw (ham) 2017-01-21 13:41:00
不知在写什么
如果原PO刻意卖弄词藻 就刚好和他对这电影的看法一致也算一种讽刺吧
作者:
Wall62 2017-01-21 14:31:00推
作者: alwaystvxq (。) 2017-01-21 15:00:00
这用词语法...看不下去
作者:
yoson (yoson)
2017-01-21 16:04:00不太认同 大概是在看电影之前 我本来就没有抱持任何预期但女主角最后的audition 才不是只是“姑姑跳塞纳河”这样的芝麻小事勒
作者:
este1a (曾几何时臭机八)
2017-01-21 16:18:00假掰做作,你以为在写联考作文吗?
用词是做作了些,但写得没错啊。导演开宗明义就告诉这是好莱坞,一切都是幻梦
作者:
DavidVillaS (David Villa Sanchez)
2017-01-21 17:30:00我非常非常非常认同 太喜欢你说的
作者:
ckckmad (felicia)
2017-01-21 17:55:00用词什么的就是这么贴切的形容这部片,写的真好
作者:
takumixnobu (Mediterranean Homesick)
2017-01-21 18:02:00不认同论点 但很有趣很多人这样就崩溃 是没看过纯文学和文艺片逆
作者:
XDXDXDD (考上吧 我的爱)
2017-01-21 18:14:00有种在看建青影评的感觉 给推
丝毫不描写努力很明显 刻意凸显追梦的肤浅?这评论有点后设 但写的很有意思 推
观点有趣,但似乎自行替导演解释太多东西,修辞方面太过,强做解语花
觉得好多观点跟原po很像。至于过度诠释我觉得是任何创作都会引起的担忧。重点是在这些作品中得到或启发了什么,就算真的是观者强加也没什么不好,纵观生活中不也有很多小事因为自己解读而被附加了特别的内涵吗
作者: ailutfun (减加) 2017-01-22 08:58:00
醉乡民谣才是真正的写实冷冽+100
整篇文章只看到灵光两个字四处飞舞 其他什么都看不到*_* 文青的世界好难理解
作者: s02153 (tmmd) 2017-01-22 17:24:00
原来是阿吉啊。
作者: hellogoose (阿呆) 2017-01-23 00:04:00
看完之后有类似的感觉,反讽不真实下的美好时光或许也跟美国近年来整体环境低迷有关,怀念有什么不好(川普口号?)但是谈不上什么诈术,导演铺陈很明显透露不只是谈爱情但一般观众很容易对号入座,纠结在最后一段结局
作者:
ADIMM (200HMz)
2017-01-23 01:35:00标题90分 内容10分
推文一堆人站在高处评断,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与勇气
这可能和生命经验有关,年轻还没见识“真实”时,看这片的确有种被敲醒的感觉;但年长些早就历尽风霜后,反而会觉得我们经历过的一切,编导都懂、也都体贴地拍出来抚慰我们了,也是看得很温馨。
作者: matsui88 (松) 2017-01-23 16:04:00
推楼上,同感
作者: hellogoose (阿呆) 2017-01-24 01:35:00
还是感谢原po的文,自己没什么勇气在版上写文我是从咖啡店使用平板,及角色的对话发现跟服装时代有落差才觉得似乎不是一般谈情说爱的片导演达米恩前途一片看好,很想听听他对制作此片的想法这部片不同观众各取所需,很温馨: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