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ViewMovie (ViewMovie)
2016-10-18 23:00:41图文版:https://www.viewmovie.tw/columns/816
在《巴黎德州》1984年上映,并夺得当年坎城金棕榈大奖的32年后,我首次在电影院看到
这部电影,多亏数位修复,让后进影迷如我,得以重温这部公路电影经典。大萤幕上的《
巴黎德州》,与学生时代在电脑萤幕上将就看的,像是不同电影,淡忘的细节历久弥新,
从前觉得烦闷的缓慢节奏,如今恰如其分的迷人优雅,让人沈浸在文温德斯八零年代的美
国情怀中。
一如他为了拍《巴黎德州》,跑遍美国勘景而拍下的首本摄影集《Written in the
West, Revisited》,他形容里头每张照片都是独自一人时拍下的,“摄影本身即是全然
的孤独状态”,当时他每天早上醒来后,就是“driving off into the blue”。这句话
别有味道,离开某地并驶进前方无尽的蓝,这里的blue似乎有多层含义,可能是忧伤的心
境,可能是未知的某处,也可能是南方的蓝调氛围。于是我们得知,公路旅行之于温德斯
,是种探索朦胧未知的忧郁心境,也可能是他拍《巴黎德州》的原始想望。
那种决然的孤独,在电影开场便一览无遗。热爱摄影的温德斯说过:“每张照片都可以是
电影的第一个镜头”,而《巴黎德州》的第一颗镜头并不来自人眼,而是鸟目。记得剧本
的第一句这么写着:“A bird's eye view. The camera glides over a vast, empty
landscape. ” 透过鸟的眼睛,静静俯瞰这片巨大荒原,飞翔是孤独的状态,也是鸟的公
路旅行,当它停在岩石上,凝视孤身行走、手握塑胶水瓶的Travis,仿佛镜像般,让转头
回望它的Travis照见自己。不合时宜的装扮在沙漠中:廉价墨西哥西装、泛黄的领带,磨
损的美式棒球帽,历经风霜的倦容,Travis饮尽最后一滴水,头也不回的,继续走进一望
无尽的寂寞里。我们对Travis几乎一无所知,却仿佛看尽他内心世界的荒凉。
还记得温德斯青年时期对美国文化的崇拜,他曾说自己在踏上美洲大地前,就在福克纳的
文字里见过美国。而谜一般的Travis始终无语,仿佛在诠释福克纳写过的一句话:“我现
在不存在,我过去存在。”Travis的此时此刻只有荒芜,无话可说,悬念便埋在Travis不
愿面对的那时那刻。Travis的弟弟Walt老远从洛杉矶赶来,四年兄弟间的空白,不见重聚
的欢欣,Travis持续保持沉默,让观众更加好奇,究竟是怎样的过去,使人如此哑然失语
。开画近半小时,Travis终于打破沉默,嘴里迸出的第一个字是“Paris”,自此,整部
电影的母题浮出沉默的表面,Walt意指的巴黎并非Travis的巴黎,兄弟俩坐在同部车里,
心理上却走向陌路。
即使Travis逐渐在文明世界中苏醒,他眼神里那原始的孤寂仍如影随形。饰演Travis的
Harry Dean Stanton本身就有种神秘难解的忧郁气息,在他的纪录片《Harry Dean
Stanton Partly Fiction》中,大卫林区如此形容他:“Harry有种少见的天真与自然”
,同时他也极度低调,被问到想要如何被别人记得,他只淡淡的说这一切都不重要,一如
他的脸书粉丝页标题:“Harry Dean Stanton: Appreciation of 'Nothing'”一个什么
都不要的男人,连台词也是,他宁愿在寂静中演戏。但这个Nothing Man即使安静,唱起
歌来却比谁都深情,一向面无表情的脸庞,缓缓吟唱墨西哥民谣,眼眶像潭水般的泪眼闪
烁,隐隐发光。大概就必须是这样的男人,才能神形上都诠释出Travis那安静而深邃的心
灵吧!
《巴黎德州》结构上仍是经典三段式的,从德州荒原到洛杉矶都会、再回到德州休士顿。
从孓然一身到归返家庭、再浪迹天涯,温德斯细腻的铺陈,让Travis的情感转折在每场戏
都逐渐堆积,并自始至终都沾染著感伤诗意。其中Travis与儿子Hunter的团聚,由生疏到
认同,关键在那部五年前拍的八厘米家庭纪录影像,这大概是影史上最诗意的家庭电影,
宛如Travis与Hunter回忆的交集,并首度揭露了一再被谈论,却在影像上始终缺席的Jane
,也就是Hunter的生母、Travis的前妻,我们渐渐有了线索,得知Travis与Jane曾经如此
相爱,从Travis看片的反应也可推敲出,他仍将她放在心上,Hunter童言童语的一席话更
加确认这点:“我想他还爱着她,因为他看着她的样子。但那已经不是她了,那只是电影
里面很久以前的她。”直指本质,也许孩子能把人生看得更为透彻。但无论如何,Travis
与Hunter在看片过程的相视而笑、交换过的眼神,某种程度确立了父子的默契,也为接下
来的追寻,打下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这段家庭电影的配乐,由滑音吉他大师Ry Cooder操刀,他那淡雅悠远的
拨弦手法,把这首墨西哥蓝调《Cancion Mixteca》演绎出温德斯都赞叹的“神性”。甚
至,温德斯曾经提及《巴黎德州》这部电影是用摄影机以及吉他拍出来的,足以见Ry
Cooder的配乐中不仅有部电影,也有一番天地。偶然机会,我找到这段视频,有《巴黎德
州》中完整的家庭电影片段,以及由Ry Cooder伴奏的人声演唱版本,令人惊喜的是,演
唱者就是演Travis的Harry Dean Stanton。他深情用西班牙文唱着,前几句歌词呼应着《
巴黎德州》整部电影:
How far I am from the land where I was born!
Immense nostalgia invades my heart;
And seeing myself so lonely and sad like a leaf in the wind..
画面上的家庭电影像是真实存在般,对我来说,如此的影像、配乐、嗓音、演员戏里外的
虚实情感,几乎是关于电影永恒的美丽。
当然,最经典的那场戏,绝对是Travis终于找到Jane的工作场所(类似脱衣秀的peep
show club),隔着一层单面镜的“对谈”。与其说对谈,也许更像是Travis的告解或独
白,也填补了剧情自始至终埋藏的悬念。所有过去这几年的谜团,在Travis低缓语气中娓
娓道来,他对她的深情、占有欲、妒忌、猜疑、控制欲,一字一句说得平静,像在说着他
人故事,我们如Jane一般,听得揪心,只能望着眼前单面镜里反射的自己。饰演Jane的
Nastassja Kinski,一头金发、黑色眼线、粉红色的毛海纺纱毛衣,纯粹的美丽像道流星
,瞬间成为电影经典符号之一,不难想像当初Travis如何的为她倾心。
这场戏之所以经典,除了角色与场景的多重涵义,更多的是温德斯对爱情本质的体会与理
解,真正深爱过一个人就会明白,爱的本质并非占有对方,而是无条件的永远将其放至心
上,如此而已。于是《巴黎德州》永远不会有像好莱坞电影的圆满结局,在镜头语言上,
温德斯早已不断暗示一件事:人与人之间其实是无法真正沟通的。好比Travis与Jane在偷
窥俱乐部其实并不算真正的相见,中间始终隔着单面镜,言语交流也始终透过介质,如话
筒。两人直接的交流,只留在象征回忆的家庭电影里头了。如同福克纳在《野棕榈》写过
:“她不在了,一半的记忆也已经不在;如果我不在了,那么所有的记忆也将不在了。
是的,他想,在悲伤与虚无之间我选择悲伤。”
不过至少,选择了独自悲伤的Travis在暮色中看着Jane与Hunter重聚,使他得以安心上路
,驶进前方无尽的蓝之中,且与片头的孤独状态不同的是,他的周遭与内心似乎不再荒凉
了。
备注:
如果你有细心留意,那被我一再提及的完整家庭电影视频(在上头的YouTube影片中),
后半段似乎有个隐形结局,不知是温德斯有心或无意,将这段Jane与Hunter重聚的八厘米
片段,排除在正片之外,留给它一个自外于电影的生命,即使它确实存在剧本的最后一段
,而这份心意,也是《巴黎德州》之所以伟大的原因吧!
图文版:https://www.viewmovie.tw/columns/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