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全部都是雷。
在看《年轻气盛》(Youth, 2015)的时候,我就觉得跟小说《魔山》的设定有点类似。
都是一群喊有病痛的人集结在瑞士的大饭店里。
如果我没误会的话,可是《魔山》谈的是大环境的风潮,各种思想理论在与世隔绝的瑞士
大饭店讨论,仿佛跟正发生的战争无关,更显得讽刺。
《年轻气盛》在讨论的是每个人生发展阶段会发生的问题。
整部片的背景是在绿草如茵的山庄,在充满生命力的环境,主角 Fred 及 Mick 要面对的
却是年老及死亡的问题。 除了生死问题,还有想突破自我的年轻人、失去火花的老夫妻
、质疑自己吸引力的女人。
这些问题都指向:我这一生到底在干嘛?
Jimmy 扮演希特勒失败得到一个体悟: 要在惧怕(horror)还是渴望(desire)当中做
选择,我选择渴望,因为这才是让我们活着的原因。
Mick 在自杀前也告诉 Fred 说,情感(emotions)不会被高估,情感是我们仅有的东西
。嗯,所以导演想说的是人生到头来最宝贵的就是拥有渴望,以及随之因渴望伴生出的情
感?可是又有一段喇嘛升天的画面,正好接在希特勒的后面。不是当心中没有惧怕、渴望
、情感…才可以达到打坐升天的境界吗?
还有,最终这些病人有没有从魔山中痊愈呢?答案是没有。
因为问题只回答了一半。虽说生与死的问题几乎关乎人生哲学,但导演只回答到时间性的
问题,也就是“过去”与“未来”。如 Mick 用望远镜比喻的,未来感觉近在眼前,过去
则感觉远在天边。 片中的年轻人想的是自己的“未来”,为自己的将来铺路;片中的老年
人想的则是“过去”,如 Fred 及 Mick,Brenda 甚至背叛自己的过去,好在未来求生存
。Fred 从一开始推托,到后来探访妻子完后,决定让新人来演唱自己为妻子所写的歌曲
。虽然转眼间自己已成一个老头子,但自己还是拥有一段未来。
有关老年主题的电影,个人喜欢《一路玩到挂》(The Bucket List, 2007)还有《心的
方向》(About Schmidt, 2002)。
这两部片设法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求个 R.I.P 的晚年。
《年轻气盛》则没有,他看见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却不说破。
引用电影里的对白:我们之间只分享好事。
还有一点,查 wiki 是说电影取景的饭店 Hotel Schatzalp,正是小说《魔山》里面的疗
养院!
更加深疑惑:到底是不是刻意取《魔山》的设定?
如果有哪里思考不周,还请多指教!
影评不在家 笔
https://www.facebook.com/nocinec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