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OrcaKW (Orca.小元)
2016-04-14 23:45:44网志有图好图版:http://orcakw.pixnet.net/blog/post/445241948
****************************************************************************
(海报图)
明天是4月15日,在这一天,全大联盟(Major League Baseball, MLB)的球员都会换
下自己平常的球衣,纷纷穿上“42”号。
因为在69年前、1947年4月15日的这天,是首位黑人选手,杰基.罗宾森(Jackie
Robinson)踏进大联盟球场的日子,为了纪念他的伟大与坚强,MLB在1997年将42号球衣全
面退役(最后一位使用42号球衣的球员为洋基队救援王Rivera于2013年退休)、2004年正
式将每年的4月15日,订为“罗宾森日(Jackie Robinson Day)”。这部电影所描述的,
便是Jackie从一位普通人(也是黑人),打破种族藩篱、进入大联盟的故事。
**防雷页结束,以下有雷**
69年前的风气与观念可不比现在,那时刚打完二战(1939-1945)、一些知名的球星如
多明尼克.狄马乔(Dominic DiMaggio)、强尼.佩斯基(Johnny Pesky)、泰德.威廉斯
(Ted Williams)、巴比.多尔(Bobby Doerr)纷纷至战场归来,重回球场。(推荐阅读:
《队友情深:MLB红袜四人组的最后击掌》[1])
在那时的职业球场上,并没有黑人的身影,就算大学时代再怎么出色,一辈子也只能
当一名业余成员,无法挑战棒球界的最高殿堂。
要当开启先例的第一人,总是需要能看到未来的远见、以及大无畏的胆识,当时布鲁
克林道奇队的GM布兰奇.瑞基(Branch Rickey)嗅闻到了这股时代的潮流,不顾众人的劝
说、独排众议地找来一位年轻的黑人小伙子到队上来打球,26岁的杰基.罗宾森(Jack
Roosevelt Robinson,暱称为Jackie Robinson,1919年1月31日-1972年10月24日)。
场外的事,Branch Rickey可以透过自己的人脉与权力保护Jackie与他的太太Rachel
。一开始的压力,来自于于其他队友与该地区居民的排挤,但在GM的强硬作风下,还算能
维持表面的和平;可是场内的事,却得由他自己面对,当他在球场上,面对对手肆无忌惮
的羞辱与嘲讽,一度让他面临崩溃边缘。下场后在休息室后方砸东西泄愤、跪地上痛苦、
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受这般侮辱的Jackie,与老板Rickey有这样一段对话。
(图)
Do you know what it's like having somebody do this to you?
(你知道有人这么对待你是什么感觉吗?)
(图)
No. No.(不,我不知道。)
(图)
You do.(但是你知道。)
(图)
You're the one...living the sermon.
In the wilderness.
Forth days.
All of it.Only you.
(是你要……接受考验与挑战。在荒野中。四十天。全部经历。只有你一人)
其中,那个“sermon”在这里是以意译、而不是照它的原本的“布道”来译。我想这
应该是出于《圣经》典故,因此去找了资料,也请教了几位基督徒的朋友。
马可福音1:12-13
12. 圣灵就把耶稣催到旷野里去。
13. 他在旷野四十天,受撒但的试探,并与野兽同在一处,且有天使来伺候他。
在西方世界,《圣经》的影响不只是宗教、也深入生活以及创作的每一层面(如《魔
戒》)。在蒋蘍的一场演讲中,他也曾言:“如果想看懂罗浮宫里的作品,有最高投资报
酬的一本书叫《圣经》。”这无关是非对错,是他们生活里的一部份,一如想要体会日本
文化,怎么能错过看一场日本职棒?
故在这边的“sermon”,我认为是Rickey告诉Jackie耶苏也曾在旷野中受苦,这之中
有魔鬼的试炼和诱惑,此时请相信你自己、去活出基督的精神。
在这一段对话中,让我动容的是Rickey明白的那句“No.”,如此坦白、也如此无奈
,因为他确实是不懂,有谁真的可以懂另外一人的痛苦吗?我认为没有。即便他人能以同
理的心靠近,可是当中的水深火热、辗转反侧,个中滋味,只有自己能够品尝。
(图)
即将进入尾声的几幕,是道奇队到外地打球,没有一同前往的Rickey,独自在球场上
开着广播收听比赛,导演以平行剪接(parallel editing)的技巧,交错著比赛的现场以及
Rickey年迈的身影。
(图)
最后,脱帽致敬。
个人后记
不论是以棒球迷的角度还是剧情片的角度,我都觉得这部片拍得非常令人动容,而且
也推测导演十之八九一定是个死忠棒球迷!
Jackie Robinson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当了打破种族偏见的第一人,然而有这种远
见与目光的Branch Rickey,亦是另一位伟人,他运用自己的权力与身份,致力于种族的
平等,因此也在1967年亦成为名人堂的一员(Robinson于1962年进名人堂)。
不过身为球迷的我,或许更加相信的,是一场好比赛带给人的热血与感动。
我喜欢棒球的理由,是因为它太像人生。失败率很高、成功率很低,可是,一场逆转
胜的比赛,却可以感动人很久、很久。
前几天,04/08 义大犀牛vs.中信兄弟@洲际的比赛,就确实上演这种逆转胜,从9:5
的落后、靠着连续安打堆成满垒,最后再以一发GS(Grand Slam , 满贯全垒打)以及再
见全垒打,硬是逆转了比赛。
https://youtu.be/fMbpu_ehegM
因此不到九局下半的最后一个出局数,永远不能放弃、永远。
人生,也是。
祝福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