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哪一天我们会飞》是否我们忘了怎么去飞

楼主: ash1118 (这些年来)   2016-02-24 19:31:27
 回头想想那些骊歌高唱的季节,我们都怀抱着远大前程的期待;再看看眼
前,原来出社会的这几年,大家伙都被生存竞争的压力迫到身不由己、喘不
过气来。《那些年》里没有人真追到过的沈家宜、《我的少女时代》但求再
遇见你一次徐太宇,来到《哪一天我们会飞》,则是寻找苏博文。巧合的是
这些以人物为引的校园电影,回望青葱岁月,缅怀那些欷歔而美丽的过往,
换过角度来看,是不是也意味了长大之后,我们只能在青春的回忆里飞。曾
托《狂舞派》言说香港精神的导演黄修平,这回想说的也不单只是逆光的青
春记忆,同时他也藉著九七前的校园纯爱故事,意在言外地拿女主角当年迷
茫于两个男孩的故事,对映了当年港人迷茫于“移民”与“留港”的抉择。
 成为夫妻的昔日班对余凤芝(杨千嬅)和当年的外号“手工王”的彭盛华
(林海峰)之间的婚姻已经闷到连吵都懒得吵了,当年邂逅老婆的难忘时刻
、轰动校园逗笑女孩的恶搞歌词都忘得一干二净,更别说忘了老婆煲了三天
的汤、记不起上次旅行是何时…。但同学会却让她想起了当年给过她环游世
界梦想的另一个男孩,苏博文。冷灰的画面一下切换到蔚蓝碧绿的校园:一
个梦想当机师、喜欢研究飞行原理的男孩,和一个拥有劳作巧手外号“手工
王”的男孩,手持镜头跟着他们一同拉着清丽的女主角在学校走廊奔跑,在
微雨里攀过围篱到后山晴朗广阔的秘密基地,搞出一堆飞行车、滑翔机,那
时银幕上的青春是多么的闪耀。
 但随着骊歌轻唱,年轻的余凤芝就必须选择选择,要跟着父亲和说过“香
港绝对不是实现梦想的好地方”的苏博文同学一起赴英,加入“移民派”逐
梦飞行?还是跟不能给她飞行梦,但能巧手为她筑起一个“手工制未来香港
”的彭盛华成为“留港派”?回看电影里成年的余凤芝,就像多数港人的际
遇,错过移民的机会,留下来得到的却是忘了当年热情与承诺的老公,还眼
睁睁看着他搞上内地小三,开始服膺“老板永远是对的”,降低品味、迎内
地业主(突然觉得有点像香港电影的处境)。
 《哪一天我们会飞》巧妙置入许多香港回忆,选定【大时代】、四大天王
、女神周慧敏疯迷全城的92年作青春回忆的背景,让手工王在校庆用纸板布
置当年政府提出的“香港机场核心计划(又称玫瑰园计划)”的未来城市模
型。那个城市改造的大梦成功了,但幸福呢?重回校园,同学们不再有飞行
社团,取代的是“认识祖国的公民教育”,而曾经错失、名叫“苏博文”的
梦想,从别人口中探听到他后来死于英国,墓碑上刻着2003,那年张国荣自
杀、SARS 袭港、基本法23条引发五十万港人反对的大游行。走过这些,我
们只能跟着杨千嬅捧起苏博文留在学校的科学比赛奖杯,看着底座那几行晚
了廿年才发现的“永远有效的梦想登机证”的刻字,紧紧地搂着奖座痛哭。
 延续《狂舞派》令人惊艳的光影把戏,让少年版的男女主角趁夜潜进教室
,在瓦楞纸搭起的城市模型堆里,投映剪影出各个同学的梦想如影,就在似
在眼前又难掌握的未来之前,定情一吻拍得仿佛此刻终将永恒。电影把春青
情愫的纯洁与朦胧,处理得份外美丽动人,但也少掉对香港命途的伤怀与期
许。两代对比的戏,透过飞行社团与过去位于九龙城区已经停用的启德机场
的回忆,用空拍镜头俯瞰了今昔的香港城。“往者已矣,莫忘初心”的结尾
,杨千嬅、林海峰再次回到校园,领着学弟学妹们在狮子山下的秘密基地把
纸飞机射向满天,彷若骊歌的主题曲,温柔地对着银幕前的港人唱起“向前
行,携手行,趁青春要奋进,不可辜负眼前好时光;向前行,由今天,承诺
我目标,为世界美好多一点,付出所有…仍然要相信这里会有想像…”
作者: et22072911 (发客游)   2016-02-24 20:45:00
超推这部!! 看完很感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