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宽银幕的由来 - 冷知识

楼主: kaiyusnow (Kaiyu)   2015-12-05 21:22:17
宽银幕之战
前一阵子我们谈到 3D 电影时有提到 3D 是戏院抢观众的手法之一,今天我们要来看看
戏院的另一个手法 - 宽银幕的发展历史。
电影史上第一个长宽比要归功于 William Kennedy Dickson ,他在 1890 年代任职于
爱迪生的实验室,在研发爱迪生的第一部动画机时,原因不详地决定了以 4 比 3 的比例
做为当时底片的标准比例,而这个比例从此在历史上留下。
1909 年,“美国电影专利公司”宣布 4 比 3 的 35mm 底片将成为所有美国电影拍摄
和播放的标准格式,这个长宽比接下来就被使用了二十年。
直到 1929 年,底片同步录音的技术发展出来后,为了将底片的一部份空间挪作录音之用
,才将长宽比改成了 1.37 的比例 (4 比 3 的比例是 1.33) 。
http://goo.gl/KEOFji
虽然其实 1.37 和 1.33 在视觉上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但1.37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
就成了好莱坞的制式比例。
1930 年代,电视开始发展时,因为当时大众在电影院看的比例都是 4 比 3 ,因此电视
的比例很自然的也就被设计成了 4 比 3 。到了 1950 年代,电视逐渐地崛起,让电影
不能再忽视观众被吸走的事实。
戏院的因应之道就是推出在家里看不到的东西。
1952 年 9 月底,一支戏院广告燃起了宽银幕的战火,也为电影美学树立了新的标准。
https://youtu.be/lII5rXbxcCs?t=23s
Fred Waller 利用了三支使用 35mm 底片的摄影机,装上 27mm 的广角镜头,拍摄了
可达 147 度视角的影片,它在放映影片时也一样需要三支投影机,这样的技术称为
Cinerama,它的长宽比是 2.59。
虽然 Cinerama 大受欢迎,但它也有一些难解的问题,例如他只能用 27mm 这种广角的
镜头拍摄;也因为同时有三台摄影机在进行拍摄,不同的人在拍摄时要看向不同的地方
,最后的成果大家的视线才会是正确的。
这些问题让 Cinerama 逐渐从市场上消失。
但从此之后,电影人开始尝试用不同的拍摄方法,以及不同的长宽比例来拍摄电影,
不再局限于标准的 1.33 ,最后近代主流电影的长宽比为 1.85 或 2.39 ,只有在一些
特殊用途的时候才会回到 1.33 的比例,例如向黑白默片致敬的《大艺术家》或是营造
古风的《刺客聂隐娘》。
以下我们列举一些拍摄宽银幕的方法:
遮罩:
遮罩法第一次出现在 1953 年 4 月,它使用正常 4 比 3 比例拍摄,但在戏院播出时,
利用金属片遮罩把上下遮住,以符合宽银幕的长宽比。虽然在戏院播放的是有遮罩的版本
,但有时会把未遮罩的版本拿来做电视播放。这种宽银幕的比例可能是 1.66、1.75、1.85
或 2.1。而 1.85 逐渐演变成主流的长宽比。
变形镜头 (anamorphic lens) 以 35mm 底片拍摄:
CinemaScope、 Panavision 及其他许多流程都是使用这个方法。变形镜头在拍摄时先把
宽银幕比例的影像压缩在正常比例的底片上,而投影时再用相对的变形镜头把影像恢复
正常。
影像变形可以参考下图 (变形镜头的详细机制我们日后会另外一篇讨论)
http://goo.gl/pg88fB
这种方法拍摄的长宽比通常是 2.39。
超规格 (super gauges) 底片:
这个方法把底片上本来保留给声音的位置全部拿来做拍摄影像之用,而在冲印放映底片时
再过一道缩放或裁切的手续。 超 35 的影片,基本上可以符合所有的投影规格。
大规格 (Large gauge) 底片:
70mm 的底片的长宽都是 35mm 底片的两倍大,因此一格 70mm 底片拍摄到的画面是正常
35mm 底片的四倍。经过遮罩之后可以得到比以 35mm 底片拍摄更好的画质。
变形镜头以 70mm 底片拍摄:
Ultra Panavision 及 MGM Camera 65 都是使用这个方法。最出名的一部电影就是
1959 年的《宾汉》,它的长宽比高达 2.76,是有史以来最宽的投影比例。虽然这个方法
可以得到最好的画质与细节,在呈现壮阔大景或在成千上万人的场景中非常有效,但因为
成本过高,因此它极少被使用。目前这个方法已被放弃。
以上,宽银幕的历史我们就暂时先讨论到这里,欢迎大家在下面留言让我们知道
你们有兴趣的题目哦!
本文同步发表于:
银幕之外 - 电影冷知识
https://www.facebook.com/outofscreen/
参考资料
http://goo.gl/sSUflO
https://goo.gl/H2EH7B
作者: ericjc ( )   2015-12-05 21:54:00
作者: YummyMcGee (NBA我最聰明)   2015-12-05 22:36:00
赶快推以免…
作者: Shanesu (ShaneS)   2015-12-05 22:38:00
超推
作者: sunone (西瓜)   2015-12-05 22:38:00
好有意思!
作者: acer12356 (卡好)   2015-12-05 22:46:00
上次看蚁人加杀手47,两部比例就不一样
作者: reexamor (gtc)   2015-12-05 22:49:00
有趣!!
作者: lpb (Θ_Θ)   2015-12-05 22:54:00
推,长知识!
作者: MusclePeach (肌肉桃子)   2015-12-05 23:01:00
作者: Drexler (the Glide)   2015-12-06 00:18:00
感谢
作者: rainHime (雨姬)   2015-12-06 12:02:00
作者: james885 (骏)   2015-12-06 14:08:00
推!昆汀塔伦提诺的新电影《8恶人》似乎就是用很特殊的65mm底片拍然后转成70mm,在部分戏院用70mm的放映机播
作者: v31429 (瓜君メロン宇宙)   2015-12-06 16:40:00
那札维耶多蓝在亲爱妈咪用的算是什么手法O.O?银幕裁成1:1的很少看到。
作者: andymaster (返去故乡的楼仔厝)   2015-12-06 19:17:00
布达佩斯大饭店是不是比例也不太一样还是因为对称感觉没那么宽
楼主: kaiyusnow (Kaiyu)   2015-12-06 19:55:00
布达佩斯用了三个比例 1.37、1.85、2.35多蓝的妈咪他说是为了要让观众专注在角色上,不让观众看到其他左右多余的东西昆汀八恶人的手法,好像1966年之后就没有整片用65转70
作者: killerken (踢了肯)   2015-12-07 08:53:00
作者: vickhus (vickhus)   2015-12-07 12:30: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