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侯孝贤的《悲情城市》获得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狮奖,这是台湾电影几十年来
第一次获得国际一级影展首奖的荣誉。改写台湾电影史、甚至影响世界无数电影人的台湾
新电影浪潮至此画下完美的句点。
2015年,侯导暌违八年推出的长片作品《刺客聂隐娘》轰动坎城影展,场刊分数第一(赌
盘也最被看好)且各家媒体爆棚好评。甚至有法国媒体开玩笑说:“如果《刺客聂隐娘》
没得金棕榈奖(坎城影展最佳影片),评审们就要小心了”。这并不是台湾媒体自慰心态
营造的假象,而是真的台湾离世界最高的电影殿堂如此靠近。
《刺客聂隐娘》把久违的“台湾”再次搬上国际影坛,而且灿烂夺目。也许不能说是台湾
新电影精神的死灰复燃,因为江山改弦、时空易辙,新电影是台湾的骄傲,但不属于现在
的台湾。“侯孝贤的电影(指《聂》片)摆在这里,拉开了和所有作品的距离。在愈来愈
规格化的电影世界里,他的不为所动,反而更新了我的电影视野,思索起电影叙事的更多
可能。”,闻天祥老师这么评论道。不愧是令人敬佩的电影人,时代变了,但是侯孝贤没
变。依然用他自己方式在时代洪流与电影艺术的相依相悖中寻找全新的侯孝贤电影。
再过几个小时,坎城影展即将公布得奖名单。我想影迷们都很激动,因为台湾除了很有机
会在这次把世界四大影展的首奖收集完成之外(威尼斯金狮:《悲情城市》《爱情万岁》
,柏林金熊:《囍宴》,奥斯卡最佳外语:《卧虎藏龙》,独缺坎城金棕榈),也是台湾
电影在近十几年来的颓弱下一次扬眉吐气。一次发光也许不能改变目前的台湾电影,但绝
对是对现今台湾电影产业以及年轻影人的正面刺激。
金棕榈之难,难如登天。以中国电影比台湾早发展这么多年,而且十几亿人口人才济济,
但历史上也不过就靠《霸王别姬》得过一座(应该说是半座,因为当年金棕榈是并列),
就可以看得出来。更别说把西方人观赏华语片的迥异考虑进去(举个例子,去年在华语电
影世界大放异彩的《推拿》,当初在柏林影展评价惨澹,甚至还是当届场刊分数最低的作
品)。所以,就算侯孝贤《刺客聂隐娘》得奖后政客各种装熟沾光,甚至2015变成台湾电
影元年,5月25日定为台湾电影日,我也都甘之如饴了。
裤子,我就先脱了。希望这潮水永远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