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志图文好读版:http://goo.gl/yBCspB
记忆定义了我们,还是我们定义了记忆?
如果可以把一段记忆都消除掉,我们还会是原来的自己吗?
那些痛苦的、难过的、哀伤的,如果都能忘得一干二净,会是最好的结果吗?
2004年经典电影《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王牌冤家》讨论了这个深刻的命题,借由男女主角因为爱情走到终点,无法忍受痛苦,分别消除自己对对方的记忆来获得救赎。
但这样真的就改变自己的人生了吗?本片先以宿命论观点,借由主角以及配角两对的故事,呈现即便记忆消除了,原本会互相吸引的两人,依然在冥冥之中走回原本的道路。
在片尾则巧妙地将两对的故事交会,激出的火花使得他们发现了原来的道路上有着不一样的十字路口。他们有机会再次做出选择,将宿命反转,令原先动人伤心的故事,有了乐观的结局。
导演呈现记忆与消除记忆的手法相当巧妙,在倒叙与顺叙的组合拿捏适当,产生悬疑感又不至于错乱。疗程进行中的回忆与现实交错呈现,更显示其剪接功力,以及对于画面的掌握能力,将相当文艺的主题,以节奏明快,令人好奇的手法呈现。
能用简单的色彩光影变化,以及物件的消失、场景的快速转换,流畅地表现主角记忆的错乱状况。同时在里面又将对女主角的记忆定义为现实的锚,在记忆中的对话,实际上是自己的自我投射,而此时戏外的女主角,受到配角盗用身份的刺激,而逐渐产生记忆混乱,两者相呼应,最后走到两人在记忆中约定的地点再次相遇。
也不必去计较为何两人可以在记忆中对话,这只是一种心灵上的默契,属于爱情故事的浪漫。详细剧情请细细体会,每一个人的人生经历都会品尝到不一样的滋味,仅节录故事中最重要的两段台词,也是全片的宗旨:
尼采 (Nietzsche) :
‘Blessed are the forgetful, for they get the better even of their blunders.’
亚历山大波普(Alexander Pope):Eloisa to Abelard
‘How happy is the blameless vestal's lot!
The world forgetting, by the world forgot.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Each pray'r accepted, and each wish resign'd ’
这部片里,记忆定义了人,人也定义了记忆,最终我们从记忆中找到可以继续向前的支点。
(有时候会更希望有MIB星际战警的记忆消除笔?)
十年后,2014年有另一部科幻作品,探讨了类似的故事,不过层次进入到“意识”的境界。
虽然从预告上或是故事简介或甚是整体的外观来看,这部电影并不是想讲爱情的故事,但它实际上是以科幻主题包装的爱情电影-它是《Transcendence:全面进化》。(也许是导演功力问题,把故事说歪了)
故事讲述研究人工智能的电脑科学家,在受到反科技激进组织攻击后命危,将自己的意识上载到云端电脑,之后为了能和女友相处,以先进的科学方式重现了自己的身体与意识,就像复活一般。
原先电影的本意应是讨论人们对于科技的恐惧,对于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有太多想像及不安,希望带出一些科技道德议题让大家反思。以这个观点来看的话,这部电影相当失败,因为他花太多时间在处理男女主角两人的相处,但这也提供了另一个切入的角度。
如果你的爱人已死,但他的意识永存于电脑及网络中,可以与你对话,甚至因为能传感你的心跳,能判断你的情绪,比起以往更了解你,你愿意接受吗?
它拥有所有过去那个人的记忆,甚至因为人工智能的算法成了意识,能与你互动,但它算不算是过去的那个人呢?
如果记忆定义了人,那它就是人,只是失去了形体,客观来说,以一种更长生不死的方式永存。如果人定义了记忆,女主角在片中经历期待、惧怕、不信任,最终选择接受,接受这个已经“进化”的爱人,将他留存在电脑的记忆,定义成他这个人。
(本部片的其他剧情就不是那么重要了,看看特效便可)
这也是个相当有趣的命题,我们之所以为我们,除了意识或是记忆以外,还有其他的部分吗?
每个人的答案不一样,从这两部电影的比较,我们可以对于自己的生命历程,有更深入的观点,也许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过去的种种。
想看更精彩的人与人工意识的恋爱故事,则推荐《Her:云端情人》,评价比全面进化好很多,但他的设定是一开始就是人与电脑,而不是从人变成电脑意识,因此在比较基准上有些差距,在此先不讨论。
>>网志图文好读版:http://goo.gl/yBCsp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