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鸟人

楼主: jygiant0330 (小祯)   2015-01-19 20:48:02
美国11月就上映了,佳评如潮,再加上金球奖入围7项,可以说是期待已久。台湾隔了两
个月才上映,典型的奖季片处理方法,看完之后,果然是没有失望。
看完之后,感觉最深的就是“剧评家”了。姑且不论我们是否以此为职业,当我们看完一
部电影,手指欢悦的在键盘上击打出一篇篇的心得,甚至只是告诉身边亲朋好友自己对作
品的评价,无形当中,我们都在扮演“评论家”的角色。当Riggan指控Tabitha的评论都
只是贴标签时,突然想到自己每篇心得条列式的分类是否也为一种“标签”。或许因为自
己不喜欢堆砌文字,不愿去斟酌两个不同元素、不同段落间的衔接与转场。但在终于完成
了【Big Hero 6大英雄天团】心得之后的现在,我打算试着写一篇纯粹的文章,也许在这
之后,我会爱上这种写作模式也说不定。看到片中的剧评家Tabitha,让我想到【
Ratatouille料理鼠王】的美食评论家。他们的评论同样在所属的领域举足轻重,也同样
吝于给予佳评,除非该剧/该餐厅真的让他们感到非常满意。Riggan在首演时开枪打掉鼻
子后,获得Tabitha前所未有的好评,如同【料理鼠王】的美食评论家,在看到厨师是老
鼠之后,仍然给了餐厅星级很高的评价。电影当中有提到,无法创作出艺术的人,成了评
论家,在我听来就像我自己想拍电影却不能,因此坐在这边写评论一样。
电影在很多方面来说,既批判电影工业,又消费了剧场。首先,他嘲讽了观众。电影和舞
台剧观众最大的差别在于互动与否,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经典、知名舞台剧标榜互动性,例
如:猫。但现在的观众,并不能轻易满足于“互动性”而已。高水准的表演固然会受到关
注,但像是Mike在舞台上起生理反应,Riggan只著一条内裤从门外进到戏院,甚至最后
Riggan朝自己开枪,才符合观众的期待。
剧评Tabitha曾对Riggan说“You're not an actor;you're a celebrity.”可以说是衔接
“观众口味”与“演员走向”的一个关键。只要演出的内容与角色满足大众的感官,即使
你是个烂演员,你也能成为名人。同时,这句话也讽刺了电影人和戏剧人经常互相瞧不起
的生态。电影人总觉得小小的剧场无法精准的,传神的表演出“贴近现实”的经验,但事
实上他们却使用很多CG特效。而戏剧人则认为,戏剧才是真正的艺术,像电影那种允许NG
重来的事简直是笑话,虽然戏剧里即兴说出台词也是本事,即使这些惊喜达到很好的效果
,而且也是买票进戏院的价值之一,但很多时候表示他们其实也不是一次到位。
例:Riggan的戏每次预演都演的不同。
再者,嘲讽完两种艺术型态,电影也批评近几年超级英雄电影泛滥的现象。很巧的是,昨
天的英文读物刚好提到这个议题。虽然我自己也是Marvel迷,但并不是因为喜欢看爆破及
动作场面的缘故,而这点在Riggan与Jake讨论替代演员的时候有很深的感触。他们提到几
个优秀的演员,并用英雄电影来调侃他们。最让我觉得哀伤的是Jeremy Renner,在Riggan
说出他的名字时,Jake回答Who?,于是Riggan解释他演过的作品,并且还入围奥斯卡奖,
Jake才知道他是谁,接着说“He's in Avengers.”这点出目前好莱坞的现象,好的演员即
使演得再好,如果他的作品不够抢眼,他永远不会被观众记住,但他如果去演超级英雄电
影,被记住的机会大的多。这也让我想到Chris Evans,他过去演出【Cellular玩命手机】
和【Sunshine太阳风暴】都还算被称赞为会演戏的演员,但演完【Fantastic Four惊奇四
超人】后,似乎被定型了。就连他积极接多元的片,甚至自己拍,2013年,我很喜欢的
【Snowpiercer末日列车】,一些影迷看完之后纷纷表示不知道原来他可以演这种角色或看
不出来主角是Chris Evans。对一个有才华的演员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伤害呢,在Jeremy
Renner尤甚,除非他们对演戏的热忱都只剩下赚进大把大把钞票而已,那样的话大概不太
在乎吧。另外,也提到Michael Fassbender去演【X-Men: Days of Future Past X战警:
未来昔日】、Robert Downey Jr.穿的是罐头装、Woody Harrelson去演【Hunger Games饥
饿游戏】,甚至Mike后来跟Riggan打架时,还提到Ryan Gosling。这控诉的不只是超级英
雄电影泛滥,我觉得某方面更是惋惜与哀悼好演员的演技不被重视。
在嘲讽意味十足的剧情背后,可以听到几乎从未中断的鼓声。透过爵士鼓的节奏和强弱变
化,带出电影最高潮迭起与角色内心最低潮之处。尤其这学期旁听了音响学这门课,听出
成音后制时有时让kick更大声,有时让小鼓浮出来的精心安排。一方面佩服成音,一方面
也赞叹鼓声与所有配乐在这部电影当中扮演的角色。
有的时候,鼓声只是背景、只是陪衬,但有些时候是Riggan真的看到鼓手,这大概也是电
影当中强调现实与想像的一种表现。在电影的一开始,看到Riggan用念力移动物品,甚至
他觉得演技烂的演员就被从天而降的物品砸伤,会让观众觉得或许他演出鸟人并非偶然,
而是他本身具有超能力。然而,在他发狂砸毁休息室的那幕,Jake开门前与开门后可以说
是想像与现实的对比,而后,他在纽约市内飞行了一阵之后,回到剧院其实是搭出租车的
。或许有些人讨论到底是想像抑或是他真的有超能力,我个人相信是他想像的,不过这并
不重要,重点是电影所要问我们的是什么。
我认为,电影当中的“想像”与“真实”其实都是真实,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呈现而已。那
个住在Riggan心中的“鸟人”形象就是他的Inner Child(内在小孩)。虽然不确定对这个
名词的理解是否正确,不过指的就是我们心里较弱小、较脆弱的面相或性格,如有解释错
误还请有心理学背景的朋友帮忙说明。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是在广电系老师的课,他除
了解释这个概念之外,也举了他朋友的故事。这个朋友某次打电话给他,跟他说觉得自己
心里住了一个人,而且似乎一直想出来。老师当时跟他说可能是压力太大,叫他别想太多
。一两个月后,某天老师在家吸地时,听到电视新闻报导,那个朋友自杀了,他是张国荣
。这或许又连结到Riggan最后是否自杀,但同样的,这也不是电影的重点,而是这个
Inner Child带给Riggan怎样的影响。
Inner Child其中一个解释是自己的过去咬啮著现在的心智,而片中Riggan的“念旧”除
了因为他放不下自己过去所拥有的光环之外,还有他不肯接受新媒体事实。电影当中,女
儿Sam曾经控诉他活在过去,他不用Facebook也不用Twitter,跟不上时代。与他之后只著
内裤在路上走,路人拍摄的影片在网络疯传,甚至在他对自己开枪之后,Sam为他创了一
个粉丝专页形成对比。电影想要嘲讽的,正是网络世代以及现代人的网络使用习惯。其实
不只是台湾人在抱怨媒体,美国人也是,因为观众爱看这些,所以媒体人就喂给观众这些
,而这个概念更是贯穿了全片。富含裸露的疯传影片、爆血的舞台剧、重视觉感官冲击的
动作片,岂不正是我们批评媒体腥羶色的打脸回复呢?但话说回来,腥羶色也是一个标签
(笑)。
片中,我最喜欢的一个片段是Riggan跟老婆坦承,当初自己说晒伤,其实是水母灼伤的
那段。或许这是他不愿示弱的一种表现,但我却有另一个体认,跟大家分享。当时的他想
要自杀,而这个行为成功的结果会是死亡,而在他寻死的过程中,水母的螫伤,对他来说
是一个警醒。灼热的螫伤让他急着想跑回岸边,而原本等在他面前的“自杀”可是比这个
更难承受。在相对小的挫败之后,对生命有了新的体认,是我从这个故事当中看到的启示
。就像Riggan站在顶楼,最后被好心人拉下之后,他突然豁然开朗,大声的说知道自己该
去哪里,那般的自信,那样的重获新生。
另外,电影当中的对话,也有很多震撼人心的地方。Emma Stone飙骂的那段真的非常精彩
,而最特别的地方是,整段连珠炮镜头都是对在Sam脸上,甚至连她骂完都没有离开,反
而是透过Sam下一句的关心与犹豫来让观众理解Riggan现在的心情。一会儿之后,镜头才
转到Riggan身上,而Sam离开房间之前的那句Dad...充满了愧疚和心疼。她对父亲有很多
的不满,但看到爸爸这样设法弥补但舞台剧发展又不得志,自己又因为曾进过勒戒所被看
不起的各种复杂心情交织在这一句简单的台词里。除了情绪上的,文字里隐含的寓意也很
有意思,如同电影上映前很多人说这是Michael Keaton的人生故事,舞台剧当中的台词也
都切合了Riggan在片中的境况。
这个情况指的是,成名之后急流勇退之后的不适应。Riggan曾提到,他跟George
Clooney搭同一班飞机,一起遇到乱流,为了隔天的头版努力保持镇定、压抑情绪,没想
到隔天的头条只有George Clooney。虽然在电影当中没有说出口,但他丧失镁光灯的失望
非常强烈的散发出来。故事的主角设法逃离过去被贴上“鸟人”标签的包袱,试图以舞台
剧重新爬起来,证明自己也是有演技的演员,不过他的内心却无法摆脱那股成名的优越感
。从鸟人跟他的对话当中听得出来,他不断说服Riggan,他是明星,应该受到更好的待遇
,这也是造成他内心分裂的原因之一。片中鸟人最后一次出现的画面,是Riggan开枪之后
,在医院病房的厕所里,我认为这一幕想呈现出来的是,不管多么光鲜亮丽的人,即使是
过去享尽众人焦点的“鸟人”,他也只是普通人而已,他也需要上厕所这种凡人日常的事
务。而这时的Riggan找到自己演出的初衷与热忱,摆脱了过去的包袱,因此他潇洒地跟鸟
人说再见。
终于讲到这最后几幕了,是让我不太敢下笔之处,用“自尊”来作结似乎很适合,还能
呼应几个前面提过的想法。还记得Lesley说“I wish I had more self-respect.”Laura
回她“You're an actress.”再一次的点出,演员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有时不得不放下
自尊。奥斯卡入围肯定的Jeremy Renner最后也走上接演英雄电影的路,【即刻救援】骂
评如潮的男主角Liam Neeson过去也曾入围奥斯卡,谁又记得。曾经的蝙蝠侠,如今是
Riggan的Michael Keaten;剧场里的与Riggan相对的角色由演出【The Incredible Hulk
无敌浩克】的Edward Norton饰演;家庭里的反角则找来演出【The Amazing Spider-Man
蜘蛛人:惊奇再起】的Emma Stone,讽刺性十足。但别忘了,他们仍然是那些演出过【
American History X美国X档案】、【Fight Club斗阵俱乐部】、【Easy A破处女王】和
【The Help姊妹】等片的优秀演员!这个自尊,伤Riggan最深的就是Mike对他说枪太假了
,换一把像一点的,给自己一点自尊吧!正式首演的时候,Riggan一开始应该只是想拿“
逼真”一点的真枪,所以他把弹匣拿出,但随即又装回去,或许就是觉得这不仅能够满足
观众的口味,他自己也可以一劳永逸的脱离这个生态了吧!
作者: Grrr (蝙蝠俠的幫手)   2015-01-19 20:55:00
Jeremy Renner 那段真的很讽刺
楼主: jygiant0330 (小祯)   2015-01-19 20:57:00
觉得他很可怜QQ
作者: q210216 (玮仔)   2015-01-19 21:03:00
BTW~排版一下很难吗?
作者: cgjoseph   2015-01-19 21:41:00
烂片
作者: CarlosArroyo (哪里可看分居风暴)   2015-01-19 21:52:00
真是好文哪!
楼主: jygiant0330 (小祯)   2015-01-19 22:03:00
排版上稍嫌乱敬请见谅,第一次写这种形式的><
作者: KoBeWaNnAbE   2015-01-19 22:13:00
好文,同时也真的同情看不懂这片的人,可惜了
作者: LimpidDotey (Fran!)   2015-01-19 22:25:00
推!!!
作者: cappa (cappa)   2015-01-19 22:42:00
摄影爆神之作
作者: michaelch (空白键)   2015-01-19 23:44:00
这部当时看完心理抱怨满鸟的,但真的越咀嚼越有味道 XD
作者: BBBBWWW (BW)   2015-01-20 03:18:00
会提到George Clooney也是因为他接棒演过毁灭性的蝙蝠侠4但两人后来际遇却有如此差别... 现实才是最残酷的
楼主: jygiant0330 (小祯)   2015-01-20 07:41:00
毁灭性的XD 还好他毁了它,不然它也可能走上这条路
作者: arckeae (20%)   2015-01-20 12:20:00
烂片
作者: lee1126 (星巴克男孩)   2015-01-20 12:34:00
写得不错喔
作者: sheepherder (王小二)   2015-01-20 13:32:00
你写得真好
作者: milktea68 (J)   2015-01-20 21:57:00
好棒的心得,有了更深层体会
作者: Claudiachung   2015-01-20 23:48:00
写的真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