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片中省略太多,加上好莱坞对日本历史文化背景了解不深,
电影只能说是浓缩了西方对日本武士文化的想像,
有时却又感觉像是战国到明治的穿越剧般跳tone...
但最后那场战役可说是以西南战争为原型没错,
拍摄场景也跟熊本笼城的激战地田原坂有几分神似。
这时官贼两军双方是都有用上西洋武器,
而且这场战役中使用枪弹发砲数量之惊人,
现在纪念馆甚至还有陈列当时在空中对撞的弹丸...
不过这里跳过了以会津藩与旧幕府武士为中心组成的拔刀队,有点可惜。
当时政府军在枪砲质跟量都远胜西乡军的情况下却连连失利,
最后靠得还是传统武士的太刀(与会津藩士的复仇心)。
这场最后武士对决的传统战役中,
会津家老山川浩就写了一首和歌:
“萨摩人 みよや东の丈夫が 提げ佩く太刀の利きか钝きか”
(萨摩人,看看我们东国武士佩挂的太刀是利还钝吧)
最后西乡自刃的场景则应是在最后逃回“城山”之后,
这时西乡军可以说强弩之末,弹尽援绝了,就只能有武士刀对上西洋枪砲了。
这段爱恨情仇与那种东西方新旧文化冲击与矛盾迅速交替在这场战役呈现无遗,
在NHK大河剧八重之樱第38话里有描写出来,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