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好雷]《青春勿语》从噤声到喧哗

楼主: ivan0511 (小日本)   2014-12-12 00:10:43
图文网志版:http://ppt.cc/wfEv
青春好比是一张纸,拥有它的我们,在此刻成了一支笔,不论是要以辛劳与汗水、创意与
胆识,或者是运气与缘份,就是要用独特的笔尖在这张纸上尽情挥洒,期盼完成时能历久
弥香、绚丽辉煌。然而,时光稍纵即逝,恣意从指缝间溜走,再怎么自我催促,也赶不上
纸张逐渐泛黄的程度;当笔触陷入瓶颈,空白的外表便暴露了灵魂本质的失落,曾经的期
许也在此时打了折扣。
因此,青春的世界变得无奈,在一段人生历程里,浅深不一的伤疤,有时隐隐作痛,有时
撕心裂肺。回首不堪往事,也只能肆无忌惮地暗自让泪水划过徬徨,任凭时间冲淡甚至掩
没情感深处的黑暗。至此,破碎的青春,到底该怎么在光怪陆离的社会里,留有一丝希望
?这一大哉问,正是《青春勿语》严肃的命题,从噤声到喧哗,都是那么令人于心不忍。
“青春是一首崩坏乐曲”
青春是悠扬如歌的行板,但并非皆是如此,命运总是从中作梗,而无情地事与愿违。《青
春勿语》叙述一位十七岁少女─韩恭珠,原有一个美好的人生,却因一场暴力事件骤然断
弦。父亲落魄潦倒,母亲改嫁失联,孤立无援的她,在校方安排下只好远走异乡。人前的
她神秘孤僻,总是沉默不语,后来合唱团的同学们发现恭珠潜藏的歌唱才华,才使她逐渐
卸下心防重拾音乐梦;正当可以展开全新生活,惨痛的过去却在此时追了上来。
原来,在她甜美梦幻的嗓音下,竟掩藏了一个满是伤痕的黑暗灵魂,该何去何从,该如何
重生,都如同这首青春崩坏乐曲,痛苦不已。于是,她只能不断逃跑,不断隐藏,明明就
是个相当不幸的受害者,即使她真的没做错事,还完全处于弱势,依然得像一条落水狗般
,反复闪躲会突然递到眼前的请愿书,以及大人们张牙舞爪的胁迫恶意。所谓的公平正义
,到底是落在哪呢?
“一层一层,剥皮入心”
《青春勿语》取材自真实社会案件,是由新锐导演─李铢真以纯熟内敛的叙事手法,剥除
主角伤痛记忆的层层结痂,还原事件全貌,逼视残忍真相。在这个形同剥洋葱的剧本结构
里,故事从十七岁女孩恭珠跌跌撞撞后开始,看似朝着正途走出阴霾,内心无法摆脱的黑
暗却是如影随形。
影片前段还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能凭导演在一些小地方埋藏的线索去作推敲,在此
阶段的隐晦不明,也不时散发一股不祥预兆,随着一幕幕穿插的诡谲暗示,过去发生的人
事物,竟在欲脱胎换骨建立的新生活中,逐渐铺天盖地而来,并留下不安的悬疑感;直到
最后几个椎心刺骨的镜头乍现,以恭珠为主视角的事实陈述,顿时让气氛凝结,更瓦解了
任何翻身可能,在真相摊在阳光下的同时,剥皮入心的创伤症候群也羞愧作祟著,对自己
、对一切最失望透顶的厌恶,显见于此。
“伪善与病态的构连”
透过《青春勿语》的描绘,各种作呕面所构成的病态社会,钜细靡遗彻底现形。不但揭露
青少年在同侪压力下失序的连锁暴力,更批判学校、家庭、社会等所汇聚而成的恐怖牵连
,以及冷漠伪善的成人体制。像是青少年间的同侪问题,学校做事踢人球的态度,或者是
怪兽家长间的丑态等,在一个无知少女受到伤害后,牵引出许多不为人知,却易被大众视
为理所当然的问题。
处在一个心思最细腻、情绪最多愁善感的阶段,也就最容易受成年人的言行举止所挑动,
一个小女孩能有多强的反扑力道,各种舆论压力相继来袭,好友怀孕自杀,双亲健在却不
得依靠,无人在其背后相挺,还仗着社经地位想息事宁人,“别人道歉即可,我却无地自
容”的自我告白,便足以想见她有多么悲伤难堪;讽刺的是,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受,
正是你我当下存在的社会缩影。
“绝美嗓音,恶劣处境”
经历一番波折,施害关系人丑恶的嘴脸,极尽扭曲压迫过来,原本拥有的人生,以及之后
向往的生活,全都化为泡沫,人性不管怎么看、怎么想就是这么残暴写实,这也是本片最
竭尽心力摹写的主轴。在观影过程中,聆听韩恭珠美妙的音色,无疑是观众能与韩恭珠一
起获得片刻纾解的时候,当被沉重氛围压得喘不过气,就是盼望能借由“A little smile
”的歌声宣泄出内心的渴望;可惜天不由人,面临殒落的少女,迫切希冀能有崭新的一页
,但无形的手却又将她拉回地狱,最后是否跃入水中,终究是任人议论的无解。
平心而论,《青春勿语》是一部超低气压的残酷电影,在一片沉寂黑压中展开,也在一场
无言荒谬后作结,心头的黑影蔓延得十分剧烈,整个思绪都被负面想法笼罩,私心认为实
在不适合在心情大好时观赏此片,等同是一种自虐行为。将所有的光明面都予以抹杀,无
非会让观影者的心中,缭绕着深深的沉痛与哀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