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电影鉴赏的能力

楼主: a5378623 (黑云)   2014-12-12 00:06:27
※ 引述《sewm (OK伊东)》之铭言:
: 请问板友开始会鉴赏电影的表达意涵 是从什么阶段开始的?
: 我个人是从23岁左右开始 不知道这样算不算太晚的
: 请大家多多分享自己的电影历程吧
看到这个标题就让我忍不住感叹,对于“鉴赏电影”很多人总是抱持着错误的观念不自知
,甚至继续散布、附和那些错误的观念。
就我的观察,这些错误不外乎以下两种:
1.用心感受就是鉴赏电影
2.分析剧情就是鉴赏电影
前者不只是对电影,更是对所有“艺术品”都普遍存在的错误观念。
然而这其实是没有区分“表达意涵”和“表现手法”导致的结果。
什么意思呢?举例来说像是《刺激1995》表达的意涵是遭到体制压迫的个人,如何争取自
由获得救赎,这个“意涵”引起许多观众的“共鸣”使他得以称霸排行榜,然而有时候因
为生命经验的侷限,所以我们没有办法产生共鸣,反而觉得电影很无聊--所以只要认真
生活,体验生命然后用心感受电影,就是鉴赏电影了吗?
事情才没有这么简单!
“能不能够对电影的意涵产生共鸣”和“鉴赏电影”是完全两回事。
混淆这两件事情,才是导致许多人无法好好“鉴赏电影”的原因。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某部电影打到我们的点,我们觉得很感动很有共鸣,但是这就代表这
是部好电影吗?不见得,有可能只是我们个人的生命经验,导致我们特别偏爱某个主题,
特别无法抗拒某个情绪。
这和电影的好坏没有任何关系,更别说鉴赏电影了。
--而且这反而会使得你无法看见“表达手法”的好坏。
我有个朋友,只要看到“父亲与儿女分别”的桥段就会哭,所以他看《星际效应》的时候
看得大哭特哭,可是有着“父亲与儿女分别”桥段的电影何其多?
《星际效应》是部好电影的理由,只因为他有“父亲与儿女分别”的桥段吗?
反过来说,前阵子我在网络上发了篇《原罪犯》的影评,有网友说“这部电影难看死了,
乱伦有够恶心”很显然的,他很用心感受,而乱伦这件事情完全采到他的底线。
可是因此《原罪犯》就是部烂电影,这个网友就是在鉴赏电影吗?
很显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因此不管是“鉴赏”哪种作品,我们除了要问自己“有没有什么感受?”还要更进一步的
问“为什么我会有(或没有)感受?是因为我个人的偏好?还是因为它的表达方式呢?”
直到进入这里,才是真正开始“鉴赏”而不只是“享受”;
直到这个阶段,也才真正开始发表“评论”而非“感想”。
这大概是我国中开始大量阅读后才理解的道理,以前只会觉得“主角这样才帅嘛,那些拖
拖拉拉的作品好无聊”或者“真是搞不懂他们在发什么神经,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不过这还只是“鉴赏”这个行为本身而已,还没谈到“鉴赏电影”。
电影是种复合媒介,包含视觉语言、音乐语言还有日常语言。
要看得懂电影,你得看得懂图画,听得懂音乐还读得懂文本。
很多人以为“分析剧情就是鉴赏电影”,随便在网络上找篇“影评”,几乎都围绕着剧情
打转,少数提到演员的表现然后就没了,只有极少数的“影评”会从视觉语言(包含构图
、分镜)或者音乐语言(包含音效、配乐)来进行分析。
我也是直到大学开始接触绘画和电影理论,才开始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多学问。
原来画面除了表现剧情,还可以用来暗示、呼应以及营造心理效果。
声音也不只是背景或对话,同样可以用来连接场景、烘托情绪呼应主题。
然而由于“用心感受就是鉴赏电影”以及“分析剧情就是鉴赏电影”这两个错误的观念,
讨论这些反而会被批评:
“你没有那个经历所以看不懂”
“你没有用心感受所以看不懂”
他们不知道除了“感受电影的意涵”还可以“分析电影的手法”,除了“感受剧情的内容
”还可以“分析整体的视觉结构、节奏调度”所以到头来,你仍然只能说出:
“我觉得《星际效应》是好电影,因为他把父女之间的情感描述得很动人。”
也许再说说他们分离的场景,说说父亲看着女儿的录像,说说父亲在奇异空间和女儿透过
重力沟通,说说父女最后感人的重逢。
作者: dohow (都好)   2014-12-12 00:15:00
我认为你可以再说的更detail一点,就是让观众投入跟代入。这关系到导演怎么运镜表现、建构镜头、处理画面及镜位
作者: sleepyrat (sleepyrat)   2014-12-12 00:18:00
那两点不能算错误,只能说角度不同~~~
作者: dohow (都好)   2014-12-12 00:20:00
来让观众理解,而演员的部分也很多可以去解析
作者: zeohealer (杰欧)   2014-12-12 01:01:00
基本同意这篇。简单说一般观众只关心自己觉得好看与否有无笑点、哭点,影评要去看的事物却多的多..最好的例子像是前年的花都魅影和逆转人生。前者烂番茄91%,观众评分71%;后者烂番茄75%,观众评分93%。就是大众和影评人观影角度明显地不同造成的结果逆转人生是一部充满欢笑、感人至深的通俗电影,花都魅影则在电影手法、剧本结构甚至配乐都充满著巧思和创新。如果不懂得分析电影,那么观众会觉得前者较好看也是无可厚非的事。
作者: Dx4 (付出总不求收获)   2014-12-12 02:05:00
推 好文
作者: YenLiKuo (阿里)   2014-12-12 04:41:00
好文鉴赏能力讲天分 跟数学篮球钢琴一样 没办法就是没办法
作者: kaj1983   2014-12-12 13:28:00
鉴赏要分开来说,鉴&赏,鉴是鉴别,需要靠大量的阅读与生活经验的累积,才能分辨事物的表里不同。而赏才是比较靠天份而大多数人比较会赏,而不会鉴,这在发心得文时就能看出很有fu但是无法明确的表达给其他人知道
作者: Dx4 (付出总不求收获)   2014-12-12 14:52:00
提到逆转人生 里面黑人画图来卖 图的价值因卖的人而异竟然没人问 那我就问了 有什么表达手法不好的片 却可以让观众产生共鸣?有哪一片无法让观众产生共鸣却可以让你好好鉴赏如果分开看 不就是很矛盾吗?同学 我相信你有上过电影艺术之类的课 也相信你的专业如果把产生共鸣跟鉴赏电影分成两回事 而不是先后顺序基于你逻辑观念的认知 那我只能批评你只是在唬烂
作者: AllaK   2014-12-12 15:57:00
可以让观众产生共鸣 可是表达手法太老套 这种电影很多吧不过我觉得这两种程序是分开来的 理性上和感性上考量不同
作者: zeohealer (杰欧)   2014-12-12 19:21:00
就像有些好电影 因为表达手法或个人经验无法产生共鸣评价电影者要能区别个人好恶和作品好坏并不能画上等号就像我对毕卡索无感也看不懂 不代表我就觉得他是烂画家从技巧和历史角度来看才能其给予正确的评价
作者: ning0201 (出小坑跌大坑)   2014-12-12 20:05:00
你说的不全然正确 或许你可以先发一篇鉴赏文来证明?
作者: Dx4 (付出总不求收获)   2014-12-12 20:16:00
楼上的有困难吗? 看电影是要先有拍摄手法才能达到共鸣不论拍摄手法 拍个人在那边哭 你就会哭吗?未看先猜要嘴说要带入剧情 既然是剧情那就是要先拍摄手法才能带入剧情 观众接受了讯息才会产生共鸣艺术品90%就只是炒作 10%就是在当时技术上高水准留下来的产品举个例 我的屎一文不值 如果郭台铭他出1千万要买我的屎那我的屎至少会超出两倍至三倍 因为买的人要去巴结郭台铭看不懂艺术 是因为自身创作水准跟创作者在不一样的水平水平一样 就会知道困难点在那里 是自己无法达到的程度忘记提一件事 台湾人最厉害就是一张嘴 被亏就只会讲当NBA球评一定要打过NBA? 无解~
作者: AllaK   2014-12-12 21:03:00
如果你说的楼上是我的话 可鲁和伴娘我最大 在台湾观众共鸣不错吧 这两部够老套吧 主要观众评价比影评高不都这种吗
作者: futurekeep (hey hey hey)   2014-12-13 17:04:00
获益良多
作者: lacoste1113 (Lacoste)   2014-12-13 22:56:00
气度低,见识一般 果然响叮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