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当作是闲聊,就小小抱怨一下台湾电影手工业XDD
如果有说错的也请多多指教不要嘘爆我QwQ
昨天看到金马奖的得奖名单后
我在前同事们的Line群组中就开起了玩笑
大概这阵子又会有一堆社论开始要检讨台湾电影了
但是心中总觉得,台湾电影可能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了吧....
搞的这两天心里闷闷的,就想说看个文闲聊一下吧
我总觉得现在台湾电影界很吊诡
很多人都说台湾电影不是从海角七号开始走上坡吗
不是从"票房一两千万就可以开庆功宴"到"大家都在比有几个亿"吗
可是很不好意思,这些赚的钱全部都没有改善到台湾电影环境
其实年初的KANO讨论串就有一些业界人士出来讲了
例如KANO的CG特效相关新闻有一篇"KANO特效 南台科大团队得意之作"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42249.aspx#.VHIu8DSUcy5
乍看之下很OK阿,没啥问题,就实习给个机会嘛
可是有没有人想过一部预算高达台币三亿的片子还需要用实习生作特效
那这业界看起来奇惨无比阿....
我还进这个看起来就完全没赚头的业界干嘛....
更不用提某些知名导演超爱用低薪实习生
而且现在台湾电影界就是个压榨In-house然后Freelancer挂帅的奇怪环境
每部电影的拍摄团队几乎都是拼拼凑凑来的
从梳化、摄影、美术...etc几乎都是接案的Freelancer
还有前期跟后期的公司不同,甚至还有灯光摄影剪接调光...etc通通不同公司的...
到了现场,做事没默契拖慢进度就算了,一出问题就好笑了
最常见的就是拍摄现场跟后期的档案交接问题
最惨就是档案消失全部重拍,然后你就会看到一堆人互踢皮球
那绝对比世足赛决战还要精彩...然后档期就进延长赛了...
然后很多In-house的工时都高到爆、然后薪水低到爆
狠一点的连劳健保都有问题
这个有些真的比台湾传统加工业还要惨阿....
更不用说不重视编剧、不尊重专业...etc问题
你可以说对岸环境搞不好也类似这样子阿
可是老大阿....人家有钱阿....
我们这边拍部片常是大助兼二助、二助兼三助、三助兼杂工A....
对岸拍个片子搞不好还会有人专门负责搬机器...
人家有钱就算是手工业也用人海淹死你阿
不用说什么五四三了
你看那中岛长雄摄影师别名钟孟宏导演,一直接广告案自己赚拍电影的钱
接几年广告然后拍个一部电影烧光光(Loop)
再者也不要说谁谁谁只会出来装可怜炒票房
这整个电影环境都跟个手工业一样还得导演兼制片的去跟金主拿钱
是我我也选择上新闻说自己穷,就真的没有钱阿,就真的没多少投资者阿
我当时真的由衷觉得台湾的导演好惨阿....
(有导演连想买片自己的电影蓝光BD收藏还只能买香港版....)
所以现在一堆台湾有名的制片都去中国找合作案
更干脆的就是直接去对岸投资了,例如学者电影就过去好久了
在这种真的是惨烈到不行的环境下还能拍出像KANO这样子的片子
我真的由衷觉得很厉害了,非常厉害
但是我更怕的是接下来台湾电影环境会更差....
一部片子从开始到完成不是一年而已,可能是两三年以上
你今年看到的电影很多都是几年前的最佳剧本或金马创投就看到的案子
这两年台湾电影票房其实没有前几年的好,就这样子缩起来的投资者不在少数
像是据我所知某古装海盗片就吓死了不少投资客
这影响的就是今年甚至是接下来几年的电影了....
唉,不过讲是这样讲啦,希望接下来不要太糟才好Orz
真的是电影手工业没错Orz...金马版甚至有一堆人还认为是不够努力的问题,却就是认不清楚像是KANO或者赛德克这样的作品是在一个多不健康的环境中拼装出来的台湾观众始终还抱着电影业需要的是天才横空出世来拯救大环境,却看不见整个产业技术多方脱节这件事
作者:
mindsteam (24fps狸猫任务)
2014-11-24 04:29:00说到导演自己想买BD只能买港版……好希望九降风有机会出BD影碟啊……。^台版
拍电影从来不是导演一个人的事情,要有良好的产业环境,需要的是从根本上开始尊重电影专业,而不是老是希望哪天跑出下一部赛德克来豪赌一把
作者:
mindsteam (24fps狸猫任务)
2014-11-24 04:42:00双瞳和牯岭街出BD的机率应该比九降风高很多吧。前者是
作者:
mindsteam (24fps狸猫任务)
2014-11-24 04:43:00海外大片商,后者是知名经典。九降风台版DVD的品质真的是惨剧……。
作者:
yuhung (MimiBao)
2014-11-24 04:53:00确实是有些人以为导演扛着一台摄影机就可以拍出电影
可以请教一下九降风的DVD是letterbox的有什么问题吗?一般我们要看没被裁切的画面不是都是选letterbox?
作者:
mindsteam (24fps狸猫任务)
2014-11-24 05:02:001.85:1画面比例的电影在出DVD时的正确做法应该是把DVD设定成16:9模式(当年常称作横像压缩),然后在加上黑边变成16:9下的LetterBox。DVD主流时代直接提LetterBox基本上是指宽银幕的电影DVD错误地使用了4:3格式。这样不但画面范围内的分辨率比较低,而且在16:9的电视上会变成画面四边全都有大量的黑边。
了解,受教了!想请问一下2.35:1的片源处理方式一样吗?
作者:
aria1226 (原來這就是悲傷)
2014-11-24 05:26:00票房高,钱进投资者口袋也没改善产业,票房低,更不用说改善...感觉就是个无能为力看着它成为夕阳的悲哀Q_Q
作者:
mindsteam (24fps狸猫任务)
2014-11-24 07:43:00回billybat:基本上只要是宽银幕,不论是1.66:1甚至是2.66:1的片都一样,因为这样可以利用到最多分辨率,而且不论是在4:3或16:9的电视上都可以适当地显示。
作者: few984 (啾啾) 2014-11-24 10:08:00
推专业 目测是行内人士
我也想看过境,这次那时此刻记录片应该有过境的片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