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浅谈Solaris的哲学及电影手法问题

楼主: prc (小波的大玩偶-:D)   2014-11-20 04:45:04
http://belaludwig.pixnet.net/blog/post/59338795
(为了方便举例,内有星际效应雷orz)
近期《星际效应》(Interstellar)上映又再度引起一些和科幻
片相关的热门话题,一些经典的老科幻片也都被拿出来重新讨论;其
中1972年由Tarkovsky执导的Solaris可以说是这些作品中的异类。当
然许多经典的科幻片都免不了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探讨(这或许也是为
何《地心引力》(Gravity)竟然往往不在近期讨论的经典片单中),
但Tarkovsky版的Solaris或许几乎可以说是反其道而行,或许是因为
整部小说的关系,就连后来Soderbergh版也是把重点放在人物关系和
情绪纠葛上;然而这部小说为何被Tarkovsky翻拍以后可以在影史上引
起那么大的回响?
仔细思考分析后可以发现成因有二:一来可能是因为原著的设定
建立在哲学的同一性问题的良好衍生上(个人没有看过小说原著,但
因为两次电影改编的基本设定都差不多,故有此推论),再者则是Tarkovsky
的电影语汇非常适切地建构了该设定的视觉意象,以致于该版虽然在
剧情上虽然可能有结构失衡的问题(例如第一部分根本就非常沉闷)
,以科幻片的标准而言该片无论是陈设或服装以及一些场景也都十分
经不起检验,但该片依然被视为是Tarkovsky的又一部诗意经典。
Solaris所涉及的同一性问题
同一性问题在西洋哲学中其实是一个满传统的老问题,但因为问
题探讨的进路之一可以从时空下手,所以或多或少也让科幻题材有得
以借题发挥之处。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但其实更无聊,不过我也毕
业很久了,所以如果有误还请不吝更正):既然所有的物体都会存在
于不同的时间点上(可以想像《星际效应》中进入黑洞后许多不同时
间但同一个空间被分别摊开陈列的样子),在外观或构成上也有不断
改变的可能(例如我们可以想像有一艘船每次保养的时候都会换掉一
些零件,有一天保养完以后所有的零件已经和一开始完全不同了),
那么假如我们认定一个物体就是他本身没错,则我们判断的标准是什
么(在《星际效应》中这个问题则可能这样问:我们要如何宣称这些
被分别陈列出来的空间都是男主角女儿的房间?在片中用视觉分别陈
列的方式虽然还是三次元的,但在四次元上他们的确位于不同的时间
点上)?
这个问题个人以前在学时就认为是最无聊的形上学问题之一,尽
管所有的哲学问题一定都是make sense的(本人如此生硬的笔触或许
也正是西洋哲学训练的最佳明证之一...);但Solaris可以说是在这
个问题上多做了一些默认,以致于让这个问题变得比较有趣(只是当
一个问题多了一些默认以后,这个问题是否还是原来的问题呢?)在
故事中主角到了Solaris星的观测站以后才发现:原来站里所有的科学
家都会变得精神异常,是因为Solaris会将人在梦或记忆中最在意的印
象具体化,也因此男主角在观测站一觉醒来以后,发现他十年前自杀
的太太竟然就在他的眼前。
而Solaris的设定多少也和对同一性问题的回答有所关连:在哲学
中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完美的解答,因为船的例子就是要指出以时
空上邻近且连续作为判准未必能保证同一性(这艘船到底是不是同一
艘会有争议)。又,如果把问题限缩在人格同一性上,记忆的保存是
可能的回答之一;但这个回答又无法回应为何我们会认为一个得了失
忆症的人在他还没罹患失忆症前是同一人......这些琐碎但合理的论
辩在Solaris加了一些设定以后变得极为诗意:过没多久男主角的太太
开始怀疑她是不是自己本人,因为她对男主角心动的感觉依然还在,
但是记忆的重建却需要仰赖男主角的诉说;她在外型上就和男主角的
太太一模一样,只是在时间上空白了十年。
Tarkovsky以及Soderbergh的Solaris
值得提醒的是:Solaris所添加的设定虽然让同一性问题增加了诗
意,但却无助于同一性问题本身的讨论;因为正如以上所言,当这个
问题多增加一些默认以 后,这个问题就已经不是原本的问题了,这些
默认的确有让艺术作品加以发挥的功能,但本身并无哲学意涵或是真
的有助于问题的解答。简单来讲:Solaris对于同一性问题的讨论并无
贡献,顶多只能算是借题发挥。
所以Solaris触动心弦之处究竟为何?简单来讲,这部作品其实是
用另一种方式去讲一个“如果我们重新开始”的故事:在片中女主角
记忆开始重建以后,她等于是回到那个时间点上,重新再做一次人生
的抉择:如果她这次不自杀的话,那么她要如何继续面对男主角。
或许这正是许多人有时都难免会在心头想起的假设性问题,所以
Tarkovsky的这部作品才会成为影史经典;而他诗意般的镜头语汇也的
确犹如带着后悔和失落看着这个世界(当男主角在湖边散步时,不知
是否有其他观众也想到蔡明亮的《河流》中爸爸在河堤边散步的场景
?)。
而电影作为一门建立在时间上的艺术,镜头的长短或许就是是否
富含诗意的最关键处之一:从Soderbergh版的Solaris我们可以看到剧
情其实变得比较紧凑了,但是那些漫长的镜头同时也都全部被抽掉了
,结果没想到整部作品就再也看不到像Tarkovsky那样惆怅的感觉了。
再者,尽管Solaris是一部科幻而非哲学作品,但Tarkovsky依然用他
自己的方式对存有做提问;而这也是这部作品饶富趣味之处,照理讲
Tarkovsky的手法甚至不像Soderbergh版那么纯电影语汇,因为Tarkovsky
有太多剧情都用口头交代了,但或许正是他特有的仿佛独白的台词,
让他的影像诗的确也是建立在如诗般的吟咏上。
当然身为坎城影展金棕榈得主的Sodergh也不是省油的灯,从他在
坎城夺魁的作品《性,谎言,录影带》(Sex, Lies and Videotapes
)也可以看出来他其实也喜欢慢步调的作品(但是是比较黑色幽默式
的);只是既然他在好莱坞直呼不如归去,而希望转向电视影集这个
“既窄且深”的表现形式,那么就期待他能够早日找回自己的创作步
调了。
作者: zzogdoll (是新泄停疯)   2014-11-20 11:51:00
我看的是有George的那个版本 他的演技真的很普普...
楼主: prc (小波的大玩偶-:D)   2014-11-20 12:17:00
看Tarkovsky版吧 男主角比较没那么帅但好看多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