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莎拉波莉的家庭诗篇:献给母亲的纪念

楼主: immad (Dammi)   2014-03-13 22:10:09
你会以为只是出寻常的家庭故事,诉说著导演整个家庭的吉光片羽,也的确一开始并没有
什么太大的意外,但却超乎预期地从这些稀松平常的谈论中展开出复杂的家庭记事,俨然
在观看一场戏,但却是导演自身真实人生。这是莎拉波莉的家庭诗篇。
开宗明义的家庭纪录片,不全然是家庭录影带的集合,而聚焦在儿女们谈论自己母亲,丈
夫也在镜头前侃侃而谈自己的妻子以及母亲友人对母亲观感的对谈。尽管于访问间揭开了
深埋多年的秘密,但反倒再从这个秘密换个角度看待母亲,因此通篇乃对已过世母亲的一
个纪念。
如同纪录片一般具有多重观点,不过却非似正规纪录片以归纳的姿态解读一个人、一个事
件等等,反而好像在看一本侦探小说,抽丝剥茧地演绎出最终的事实。当然刚开始从零累
积,尚未浮现端倪,但当访问者向下挖掘更深时,秘密便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呼应着友人对母亲的描述,似乎总藏抑著不可告人的事实,或许这是为什么采用演绎编排
的原因吧!?在儿女、友人对母亲的形塑中,透露著端倪,同时也巧妙地造成如下之结
果,因为不是当事人,所以一切都只是推论,就如同人总是臆测着他人的心思,而每个
人的想法总是会有所不同。
然后,‘证词’的交叉比对,循线发现真相,与其说是纪录片,毋宁在看一部剧情片,尤
其个人觉得将访谈者也拉入镜头里这个动作,特别加强这样的氛围,特别自己也是可以提
供‘证据’的人又是主导整部电影的舵手,也因此促成了镜头内外之间相互对话的有趣光
景。
大概导演觉得自己的人生真如戏吧!?父亲又是一介演员,所以用形式去烘托如此的感觉
,而为了穿插呈现当时未能记录下来的点滴,找演员来重新拍摄,并以随着说词不断累加
修正的方式,重复重现当时样貌,假假真真,望‘文’生义,可说是戏剧,但他又真实
存在地让人无法忽视。
也因此导演在拍这样一部电影实在是需要具有相当的勇气,他必须把当时那种得知真相的
冲击再去回首,并摊在阳光下,以后设、旁观者的角度去处理如此切身的关系,实在不是
那么容易,对其他的兄弟姐妹,父亲,丈夫也是一项课题,特别是丈夫,又兼叙事者的
脚色,虽然以他过去经历,没什么好受到影响的。
因而尽管影片中深爱着母亲的人认为既然是个对母亲的纪念,那就该是从最了解母亲的他
的角度来处理才不会失焦,实在无可厚非,但最终还是以多层次的角度去看待母亲这样一
个人与脚色。一方面想要回头去审视源头的蛛丝马迹,另一方面也是各自观感的总和,才
不失偏颇,更能3D打印出母亲之于大家的形象。
所以我特别喜欢某一段娓娓道来父亲与母亲渐行渐远的可能原因,也就是所谓的‘动
机’。一来过去的人宛若跃然‘纸’上,二来是一种对母亲行为的救赎,而若只单纯从某
些观点来看待的话,是无法有这样的处理而仿佛拼图上缺了一块的遗憾,这应该不是这部
纪录片始终的初衷。
欢迎光临:
http://dammimmi.blogspot.tw/2014/03/1408stories-we-tell.htm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