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网志版:http://tonlinphoto.pixnet.net/blog/post/40359481
BBS纯文字版:
在细说之前,先说一下我个人看完的感想:真是太好看惹~~~
比同期某一部卡司阵容超强大,后制特效近乎完美的电影好看一百万倍倍倍倍倍倍~
而且大家男主角是编剧耶!我看完才知道,真是好有才华啊~
下面开始乖乖写心得~
这是一部改编电影,原著小说是由故事里的马汀所写成的,而这部电影又改编自其。
这段故事从一位老迈而心痛的母亲菲洛米娜,想找寻自己离散50年的儿子展开。这位母
亲的女儿,因缘际会找到了在从政路上铩羽而归的前BBC记者马汀,希望透过记者无孔不
入的调查,帮助母亲找到那位从来没见过面的哥哥。
这个被马汀视为社会趣闻的故事,其实是一段菲洛米娜不忍回顾的悲痛回忆。
50年前,民风保守的爱尔兰,落后的性教育让正值花样年华的菲洛米娜意外怀孕,身处
保守的天主教修道院,菲洛米娜与他的宝宝安东尼注定聚少离多。乐观的菲洛米娜努力
地工作,只为了每天与安东尼能有短短一小时的相聚时光。殊不知,这个号称救赎世人
的修道院,暗地里做着贩卖儿童的勾当。菲洛米娜只能看着安东尼被一对美国夫妇领养,
并迎来50年与亲生骨肉分离的悲痛人生。
多年来,菲洛米娜独自承受着积年累月的心痛,每年在安东尼的生日当天,为他在神前
点上一盏烛光,祈求他能幸福平安。逐渐老去的年后,终于决定把这个祕密说出口。
幸运地有马汀同行,然后怀抱着期望,出发前往位于爱尔兰的修道院,企盼能够找寻到
当年安东尼被领养的相关文件。只是,一如过去她悄悄造访修道院的结果,找不到任何
线索。更惨的是,当年被领养的文件已经在大火中付之一炬,所有可能的追寻管道都化
作灰烬。
伤心的菲洛米娜无力关注其他细节,但敏锐的马汀却发现了年迈修女们被藏在院中,修
道院内更有许多因难产而死去的母子墓。发觉事情十分不对劲的他,最后在附近的酒吧
里探寻到关于修道院不为人知的巨大秘密......
(剧透就到这边告一段落,好看的剧情要请大家进戏院看,才能体会那种仿若搭云霄
飞车的心情起伏。)
很多好莱坞电影在卡司、服装、道具、场景上,都能够有非常优异的表现,剧情紧凑刺
激的电影更不在少数;但是能让我大力推荐的电影,真的不多。
我喜欢这部电影的演员演技恰如其分,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够把细腻的情感表现
得婉转动人。
我喜欢这部电影的导演手法别出心裁,每一个画面都有所意义,每一个场景都能引导故
事前进。(别问我这不是当然的吗?真的有很多电影有好多无意义的冗景......)
以电影后半段一场两人在饭店酒吧里对话的场景,两人出场的方式,导演用两台相邻的
透明电梯交错下楼,来带入时间与空间感。演员更以表情与肢体动作,引导观众感受他
们当时截然不同的心情。更不用提剧中画龙点睛的配乐,即使观众跟着画面一起在轻松
舒适的乡间小路上奔驰,也仍能有那种等待侦探追寻真相的期待感。
故事中,有一些细微的片段可以感受所谓的“知识份子的傲慢”。那些高学历、高收入
的知识份子,因为习惯了不同于一般大众的生活,于是开始把自我身段提高,睥睨世人。
一开始的马汀,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常春藤联盟名校毕业,记者出身进而从政,一路走
在世人仰望的路上。他遍读政经人文史书,所以看不起喜爱言情小说的菲洛米娜;他认
为是一则社会趣闻的故事,却是菲洛米娜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许多故事里都有这样的
对比,但即使出身有高有低,难道情感也有吗?
马汀和菲洛米娜的人生或许不同,可是情感是相同的。在马汀投入在这个追寻的任务中,
并对于修道院的修女愤怒指责时,菲洛米娜选择了原谅,并且告诉马汀所谓的愤怒只是
一种恨。
这一刻,无关乎学历或收入,菲洛米娜的情操无比高贵。
(还是说其实她只是承受不起恨?)
前面写得似乎有点沉重,不过其实这真的是一部温馨可爱的电影。导演在电影中安排出
现了一些可爱的小片段,我真心地非常喜欢:一直以来,菲洛米娜除了一张安东尼的照
片,没有任何可以怀念或回忆的影像。可是在找寻安东尼的旅程中,飞机上、旅馆里、
电视上,像是早期电影播放那样的可爱小短片,纪录安东尼点滴生活的家庭影片出其不
意地出现在我们眼前。那究竟是菲洛米娜的幻想,还是真正的影片呢?答案到故事的末
端才能揭晓。
这一趟距离千里的寻子之旅,从英国到爱尔兰,再辗转到了美国,深藏50年的秘密从此
被层层剥开。在逐渐明朗的真相中,我们最终能看到最宝贵的人性光辉。
这部片温馨动人又很具启发性,真的非常好看,大推推推推推!
看完电影好想去看原著小说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