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参加了康轩文教的包场,自付电影票的活动
有幸可以抢先目睹KANO
以下就分点说说我的心得
1.语言方面处里得很好。学生和家人说话、农民对话就是台语,甚至吴明捷和舅舅
就是用客语。学校里,如果是苏正生、吴明捷、刘苍麟对话就是台语,上松、真山、平
野就是族语,如果是跨越族群就是日语但因为大部分都是教练和队员之间的戏,那就必
然是日语。我想电影就是要还原当时的情况而已。你要原住民、日本人说台语那就不合
理了。毕竟当时学校,尤其是高中以上,日语绝对是强势语言。
2.很喜欢木瓜梗!标准魏氏风格。在赛巴里,原住民用山林、猎物比喻,在农业学校就是
农作物当媒介,浅显易懂,在学校服务的我实在很佩服这些台词,不仅激励人心,又有
趣,最后吴明捷还用这梗回答中京的吉田,很让观众“破涕为笑”。
3.在回台湾的甲板上平野问近藤,对于只拿亚军的嘉农,台湾同胞会热烈欢迎还是无言以
对,这点有点在讽刺只喜欢赢球的台湾球迷,很妙!近藤回答更妙了!他只说欢迎我
们的是金黄色的稻穗,在这里,又重新和嘉南大圳连结上了!电影结构十分完整。
4.倒叙的手法相当有意思,我想魏导在编写剧本时,是要借此丰富一般人对日治时代的印
象吧!光是1931和1944就有明显差异,更何况是长达50年的日治时期呢?
5.吴波这角色安排很好,毕竟他是嘉农所有球员当中,在日本职棒最有成就的。
6.整部电影下来,我感受到满满的诚意和感动!我注意每个细节,社团教室墙上的海报、
远景的行人等,完全制造1931年的氛围,听到“嘉义高中”、“台南一中”、“台中一
中”、“台中二中”等,增加许多亲切感...除此之外,在日式建筑中加入庙会、娶
媳妇、搏杯、以及许多传统台湾因子形成一种日治台湾的混搭风貌。
7.虽然长达三小时,但非常紧凑,尤其是最后决战,完全像是在看球赛....画面带到吴明
捷的手指时,全场都是观众们惊叹之声。也看到许多人在抽卫生只擦眼泪...真的相当震
撼相当感人。
8.最后说一个缺点吧!就是归乡船上的夕阳特效,虽然比八仙过海好,但仍有进步空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