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eila (Lizzy)
2014-01-21 16:22:41图文完整版: http://wildflower.pixnet.net/blog/post/29783136
“蓝色茉莉”已经是高龄78岁的伍迪艾伦导的第四十几部电影了,一年拍一部
片的他依然保持每隔几年就会有好作品出现的模式,“蓝色茉莉”就是属于好
的。
Jasmine﹝凯特布兰琪﹞是位沮丧躁郁的﹝前﹞贵妇,在丈夫Hal﹝亚历鲍德温
﹞的金融骗局遭识破被捕后,破产并失去住所的Jasmine只能离开纽约去旧金
山投靠蓝领阶级的妹妹Ginger﹝莎莉霍金斯﹞。
本片剧情利用现在与过去交错,慢慢编织出每件事的前因后果,以及Jasmine
生活的巨大改变,有些剧情或人物特质的重大转折,就是因时序的重新排列而
摆在最后的,增添许多戏剧效果。不过最令“蓝色茉莉”突出之处,是
Jasmine这个角色本身,以及凯特布兰琪的演出。
Jasmine没把大学念完就跟Hal结婚,没有工作过赚钱过,身上所有昂贵的服饰
与包包都是Hal给的,也看不出她除了买名牌、办派对以外还有什么兴趣或热
诚,当她把这些上流生活拿来当作自己存在意义与身份时,Jasmine本身就变
成了一个虚伪的存在,因为这一切都跟她本身无关,就像橱窗里的人体模特儿
,给它穿上什么就是什么,一拿走,它什么也不是。甚至,连她在上流社会用
的名字Jasmine都是改过的,用来符合他人的喜好。在钱的周围,她永远知道
该摆出什么样子与仪态﹝这大概也是后来Dwight看上她的主因﹞,但一没钱,
她完全无法自处了,也找不到自己的定位。片中有一幕,她跟妹妹的小孩说她
现在OK了,"I've met someone. I'm a new person."的时候,更让我觉得她
好惨,这个人有无比强烈的自尊心,却完全没有自我,终究还是要靠找老公救
自己,她的"OK"是靠找到苦主、找到另一个“夫人”身分,而无法自食其力。
她也是个不愿面对现实与麻烦事的人,对于种种可疑的事情,只要目前她还能
拥有舒适的日子,就宁可不深究、不戳破,例如Jasmine其实多多少少都怀疑
过老公有外遇、一些勾当不合法,但她选择不追查、不行动,睁一只眼闭一只
眼,反正她过的日子很爽就好,直到外遇的事实摊在眼前,她被迫面对了,才
无法承受、并作出令她与老公葬送前途的事情。她一路以来说过许多谎言,但
她自己的人生也是场骗局,围绕着骗她的人。不过她最大的悲哀,或许是她还
真的爱老公,如果没那么爱,在知道老公长久以来都在外遇后,大概不会气到
打了那通电话﹝毕竟老公已表示会在金钱上照顾她﹞,也不会引来后面那些事
了。如果她假到底,没什么真心,她搞不好还可继续当富婆哩。
对身旁的人而言,Jasmine真的很讨人厌,除非遇上地位相近或比她高的人,
否则她总是把最丑恶的一面呈现出来,而且总是不忘批评你、贬低你,即使你
在帮她。但她却又是那么矛盾讽刺的组合,优雅却又粗鲁,全身名牌又身无分
文,自尊超强却没什么过人能力足以撑起自信...种种荒诞又悲哀的组合让人
目光离不开她,一直想看看这个讨人厌的家伙。我分不清是想要为她哀叹,还
是想把她当丑角嘲笑,或许都有吧。这也是Jasmine一角难演之处,演员必须
演出所有讨人厌的特质,但又要让观众可以理解她的悲哀,可是又不至于到洒
狗血或令人同情的地步,凯特布兰琪真的是抓到了Jasmine的精髓,所有元素
表现得刚刚好。
而剧本中另一个重要角色就是妹妹Ginger。这两人的对照暗示了一个残酷荒谬
的事实:姊妹人生路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天生外貌。这两人都是被领养的,在同
一家庭长大,个性上Jasmine没有什么决定性的优势﹝Ginger感觉起来还比较
好相处﹞,要论学历Jasmine自己也没念完大学。但就如同本片常出现的酸句
子:Jasmine是姐妹中有“比较好的基因”的那个,此话酸归酸,但很可能是
事实,Jasmine的外貌比较容易被有钱人看上,进入上流阶层后可以再学习模
仿他们的应对与品味,Ginger相较之下比较难,在同样不怎么样的家世背景之
下,当然是Jasmine比较有机会靠婚姻晋身上流社会,后来是因为Hal的丑闻让
夫妻俩身败名裂才让Jasmine变成婚姻市场毒药的,否则以Jasmine的条件即使
离婚应该也很容易再找到一个上流阶级的男人。Jasmine嫌弃Ginger的前夫与
现任男友、并认为她应该找更好对象,但她忽略了重要事实:对Ginger而言她
找到的已经够好了,当Ginger受姐姐影响后,找到的新男人,其实只是个看似
条件好但只想剥削Ginger的人,完全没有要跟她认真的意思。而Jasmine看自
己则忽略了另一事实:现在的她也没有条件找那种上流社会的“好老公”了,
她的美貌、她的“好基因”曾给她高期待,现在要下调了,她却没胆正视。
讽刺的是,Jasmine说Ginger过得比她差是因为Ginger不够努力,这个理由常
被有钱人用来解释社会不平等的成因,但很明显的根本不是如此,这儿伍迪艾
伦再度强调了运气的重要性﹝基因外貌也是种运气,不是靠努力而来﹞,社会
阶层的决定常常就是运气配上一些机会的推波助澜,如此罢了。本片以这对姊
妹的对比,将上述概念发挥得淋漓尽致。只是,拿到了乐透般的基因也不一定
能高枕无忧,人生有很多个运气的转折点,后来Jasmine靠本身条件捞到的金
龟婿变成了大地雷,到头来,姊妹两人同样都失去一切,但Ginger还是继续过
她的生活,在超市收银装袋,Jasmine却已经完全与现实脱节、无法适应了。
不过我必须说,本片的精彩有颇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演员的精湛表现与主角刻画
,在剧本方面,虽有一些巧思与有趣安排﹝包括Jasmine与Dwight第一次接吻
时两人都戴着太阳眼镜这种幽默隐喻﹞,但还是有些突兀或不够细致的部分,
例如片中Jasmine遇到的种种刁难磨难或冷言冷语,只像是编剧想要把这些逆
境丢到她身上,反正Jasmine身边每个人每一小段时间就要给她一个不留情面
的考验,然而这种冲突之后却常常没有收尾了,也许是换下一场景,也许是折
回过去的纽约片段回顾,如此一来,前面的比较夸张直接的行为与互动,因此
变得像卡通人物在找渣,感觉上没那么真实,例如怪怪医师角色好像只是纯粹
想在她悲惨的助理工作上再加一击罢了。还有,Ginger住的地方似乎蛮好的耶
,以她的薪水真的ok吗?旧金山当然没纽约那么贵,但也不便宜啊!总之我觉
得剧本与一些场景安排还可以多琢磨一下,不过这样的话大概赶不上伍迪爷爷
一年一部片的壮志(??)了。
一路以来,伍迪艾伦的片让不少女演员拿下奥斯卡奖﹝主角或配角都有﹞,包
括“安妮霍尔”的黛安基顿、“汉娜姊妹”与“百老汇上空子弹”的黛安薇丝
特、“非强力春药”的蜜拉索维诺、“情遇巴塞隆纳”的潘妮洛普克鲁兹,这
回大概又要帮凯特布兰琪拿一座小金人了。布兰琪过去演戏有时会给我“演戏
的感觉”,所以遇到太真实派的角色,她的演法看来有些刻意,但Jasmine这
角色在还没发神经前就是个戏剧女王,矫揉造作,发神经后更是戏剧化,这角
色刚好非常适合布兰琪的表演方式,演员与角色搭配天衣无缝,是个炫技的大
好机会,我想她拿下奥斯卡影后是十拿九稳了。
甫获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的莎莉霍金斯,是本片最重要的基础,她的平凡、
自然、真实,是相对于女主角的重要对比,如果她演得太过火,整部片会变得
像话剧舞台剧,看两个夸张的女人抢镜头,但霍金斯的低调自然,让布兰琪的
幻象人生显得荒谬可笑又悲哀,霍金斯对此片可说是功不可没。其他演员阵容
还有亚历鲍德温、Louis C.K.、Peter Sarsgaard、Bobby Cannavale、
Michael Stuhlbarg等等,大家都演得不差,尤其亚历鲍德温一直都很适合Hal
这类角色,但最棒的是饰演Ginger前夫Augie的Andrew Dice Clay,Augie在
Hal那儿投资了二十万美金全化为乌有,他要的不多,只想要个脚踏实地的生
活,连拿到天外飞来的乐透横财,他都还是想用在踏实的事业上,怎奈他还是
被胃口比他大得多的人给害了,他最后一次出现在本片的那幕,为整部片带来
了重量,是本片的良知,而Andrew Dice Clay不亢不卑的态度恰到好处,他在
自制的外表下压抑了愤慨与不满,但他对女主角说话时的真诚──一边看似想
教训女主角、一边又像是希望女主角能真的醒悟自救,令人非常感动。
“蓝色茉莉”算是伍迪艾伦作品中较为严肃的一部,它比不上全盛时期的作品
,但光是看两位女演员飙演技,就非常值得一看了。
延伸阅读:“蓝色茉莉”某方面让人想起"The House of Mirth"这本书,女主
角同样是社交名媛,同样都陷入恶性循环无法脱身,只是"The House of
Mirth"的主角善良多了。此书有拍成电影,由“X档案”女主角姬莲安德森主
演,有兴趣的欢迎找来瞧瞧,姬莲安德森演得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