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米果:专访KANO电影监制魏德圣

楼主: TerenceX (TerenceX)   2013-11-04 18:39:16
新闻网址:
上篇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7/article/713
下篇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7/article/715
【假日版】米果:专访KANO电影监制魏德圣(上篇)──跟土地连结,这题材非得在这里
拍不可……
作者: 米果
10月初,稍有凉意的台北午后,果子电影的办公室,空调还没打开,魏德圣正在隔壁房间
处理一件“有点困难”的事情。
从“海角七号”,愤怒的阿嘉怒摔吉他,飙出一句“操你妈的台北”之后,一路往前奔跑
,经历“赛德克巴莱”,直到“KANO”,魏德圣与果子电影,整个团队透过作品透露的讯
息,已经不只是电影的格局了,对于整个台湾,面对历史因而开始理解与重生的态度和视
野,早就借由电影开展一场宁静而巨大的革命。
穿着夹脚拖鞋与卡其色七分裤的魏德圣走进来时,即使是一抹微笑,都可以感觉他背后正
在发生的事情,看起来多么热血,好像一场五万观众的球赛,正要开打,Play Ball……
谈起正在后制的电影“KANO”,魏德圣的眼眸,仿佛球场瞬间亮起数千瓦的灯光,内外野
座席,毫无死角,全部都在他的掌握中。
“本身的故事就已经够热血了,不用杜撰,也不用加油添醋,就很激励人心了。最主要是
在这个棒球题材里面,想办法跟土地有连结,那个厚度才会出来。1931年,很多事情在那
一年发生……”
1931年,亚洲最大的水利工程,由日本技师“八田与一”设计的“嘉南大圳”在前一年完
工正式起用;1931年,嘉义市号称民主圣地的喷水池,开始喷水;1931年,嘉农~~嘉义
农林棒球队,第一次以“鸡尾酒球队”的组合(汉族、原住民族、大和族,三个民族组成
的棒球队),原本不被看好的南部球队,拿到全岛冠军,不但打破“冠军旗跨不过浊水溪
”的魔咒,还创下首次成军就打进甲子园的纪录。
“以前打南部冠军不算什么,南部学校要打到全岛冠军很难,因为北部棒球最发达,在嘉
农之前,从来就没有南部学校拿过全岛冠军,拿到全岛冠军就等于拿到前进甲子园的门票
,以前台湾都是由日本学生组成球队去打甲子园,第一场打败,就回来了……”
“嘉农”是甲子园高校野球历史上,首次有大和民族以外的球员出场的纪录。第一场比赛
赢了日本野球发源地的神奈川代表队“神奈川商工”,赢球的消息传回台湾,全岛震撼。
第二场号称南北大对决,“北海道札幌商工vs.台湾嘉农”,两个球队都是第一次打进甲
子园,结果“打爆了”……“19:7,台湾把北海道打爆了”,嘉农这支拥有速度的“俊
足部队”,还创下单场8次盗垒成功的纪录。
“以前的甲子园球场,比现在甲子园球场还要大,因为他们不希望球员太骄傲,所以全垒
打墙很远,从来没有人打过全垒打,只有一、两次外国球队来交谊赛,有两个欧美球员打
到全垒打墙。但是嘉农一位汉民族打击者,挥到全垒打墙上面,比赛还因此暂停,打出全
垒打的球员,被请到墙上签名。”
提到自己在蒐集“赛德克巴莱”史料的期间,读到嘉农前进甲子园这段历史时,魏导说话
的样子,仿佛坐在1931年的甲子园球场观众席,最高的位置。
“这个球队当然有很多奇蹟,引起媒体报纸报导,包括投手的姿势在内,譬如高压式投球
,这是近藤教练特别的地方,他会依照球员的习惯、体型、特性,去加强力道,不计较球
员打球跟投球的姿势,总之,就是用你最好的姿势,发挥到最棒……”
最后决战,遇到实力坚强的爱知县代表“中京商”,“嘉农主战投手已经受伤了,却坚持
不下来,那也许是他最后一场球了……指甲裂开,手指头破裂,那个时代没有石灰粉可以
止滑,只能抹黑土,光想就觉得很痛……当时在后面防守的人都快掉眼泪了,他们大喊,
你让他打,你投直球让他打,我们帮你守下来……”
就跟2013年的经典赛台日对战一样,输的球队,却赢得5万5千人的掌声跟喝采,观众席大
喊,“天下嘉农”,不是为赢的球队喊,是为输的球队喊。
魏德圣说他找到棒球跟土地的连结点,“嘉南大圳的开通,一个很大的目的是,台湾南部
‘水的问题’解决了,稻田面积增加好几倍,稻田跟这支棒球队有什么关系?因为这支棒
球队是嘉义农林学校的球队,他们是要在土地上面实习,种稻、种树、甚至要在土地上打
球奔跑,所有东西都跟土地结合在一起。农业跟工业产生连结,农业又跟运动产生连结,
为什么而打……”
魏德圣在剧本的编排上,将时间做了稍许巧妙的挪动,把喷水池、甲子园、嘉南大圳开通
连结在一起,“看着满满的水圳,‘八田与一’搭著舢舨船,巡视圳沟,看见嘉农棒球队
的孩子们,对着他们挥手说,去甲子园拿一个冠军,替台湾的农民,争一口气……”
“踩在时代的基础上,要跟土地连结,这题材就非得在这里拍不可。一样都是棒球题材,
一定要放在台湾才行得通,只能在台湾拍,独特性就出来了。”
魏德圣说,我们看职棒比赛,会用一些技术性的角度,但是看甲子园比赛,也就是高校野
球,真的很热血,“你看攻守交替的时候,每个孩子上场,都是跑步上去,如果输了,也
许高中生活就结束了……所有曾经去过甲子园的球员,都会有个徽章,证明我去过甲子园
,台湾有许多打过甲子园的老先生,把徽章当成一辈子的宝物。
有别于“海角七号”和“赛德克巴莱”,魏德圣这次将导演的棒子,交给曾经打过棒球的
马志翔,自己则退居监制的位子。被问到导演与监制的角色,有没有转换上的困难?魏导
想都没想,立刻回答,“有啊!”
“我也不知道原来做一个球场要花这么多钱,还要整地、种草、浇水,埋水管,保养,请
工人,请保全……光是甲子园黑土的颜色就弄很久……还有服装,原本以为比‘赛德克巴
莱’容易,不就是球衣而已吗?但其实不是这么简单。”
初执电影导演筒的马志翔表示,以前他像个短跑健将,这次则是参加马拉松长跑,有时候
会有不适应,类似冲过头却忘记休息的情形发生,站在他背后的魏德圣,就像个教练,让
他从短跑选手转型为马拉松选手,“魏导就是我的近藤教练,他有时候像台风,或像高气
压,有时候又像阳光洒进来,让我觉得一切充满希望,他就是有这种力量。不安心的时候
,会去找魏导,看他有没有在现场,但有时候又会觉得,唉哟,他怎么在这边,可不可以
叫他出去,……”
不管是魏德圣,还是马志翔,都坚持KANO的演员,必须是真正的棒球选手。
马志翔曾经说,“你会找一个外国演员来演莫那鲁道吗?不会,对不对。对我们而言,是
什么就是什么,我们可以接受演技的青涩,但是,因为我们是棒球电影,我们绝对不容许
球技青涩这件事情。”
魏德圣也认为,不是真正的球员,没办法跟上球的韵律,没办法跟那些跑步的韵律结合起
来,那些东西,怎么演,都是假假的,没有说服力。“今天我们要拍出一支可以前进甲子
园的球队,至少在技术上,要有说服性。要让观众相信,这是一支可以打进甲子园的球队
。”
至于KANO最重要的角色,也就是打造球队的灵魂人物“近藤兵太郎”教练,则是透过日本
知名导演“林海象”的牵线,找到他们心目中最适合诠释这个角色的“永濑正敏”担纲。
“永濑不只是演员,还是个创作者,他看过剧本,提出意见,我们也根据他的意见修改,
他会点出一些关键的事情,会花时间说服彼此……还有,他的气很强。有趣的是,他也打
过少棒,一开始还不知道,想说,既然是教练,那就提早一天来练练球,结果挥得很漂亮
,才知道他打过少棒……”
除了棒球和土地与历史的结合之外,KANO这部电影,还想要对观众传达什么呢?
魏德圣想了一下。
“有些想法,是在写剧本之前就有,有时候是写完剧本之后产生想法,再去修改,
但我现在要讲的想法,是看完这部电影之后的想法……
“在台湾,想要跟国际接轨,会产生很大的落差。首先,我们面临到一个问题,‘我是谁
’为什么还要别人来承认,对,就是不被承认这件事情……
“还有,我们不够大,我们的地位很低,可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留到现在?我们又弱又小
,又没有地位,照理说,早该结束了,是什么让我们留到现在呢?我想,这种东西,才是
我们应该追根,找出来的地方……
“你看今年的经典赛也是一样,很多比赛,我们很难拿到第一,但是,那个精神面,往往
是让人最佩服的,那种不服输的韧性,让别人认为,就是没话讲……
“这部电影,一方面要给大家一个精采的故事,一方面要让观众知道,这是台湾之所以…
…其来有自的原因点,就是韧性。我们不够强,不够大,但我们的韧性永远比人家强,不
要把我们最基本的精神给丢掉了,要永远留着,我们的根才能一直长下去,不会被拔掉…

“台湾运动员,不管在大联盟或任何球场,都很君子,我们很正正当当,不会去玩一些很
讨厌的小动作,虽然我们在国际赛常常被规则欺负,但是我们就是要维持君子的态度打球
……
“我是一个基督徒,虽然这样讲有点奇怪,但是前几天我朋友传短信告诉我一段佛经,‘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我们现在常常花很多钱去做很多事情,可是,我们却忽略精神层面,因为,认同不认同
,不是你的国家强不强,而是我喜不喜欢你,接不接受你……
“只要是台湾打国际赛,为什么大家都会放下手边的事情,即使在开会中,也会不断打开
手机查比数,那种关心不只是国家荣誉的问题,因为一场球赛,大家把立场跟成见都放下
来,好好把一场球赛看完……”
1931年,台湾嘉农在甲子园球场一路闯进决赛,其精神战力感动了无数日本球迷,日本文
豪“菊池宽”在报纸发表文章写到:“我完完全全变成嘉义农林的袒护者了,日本人、台
湾人、高砂族,他们那不同人种却为同样目标奋战的英姿,让我感动落泪。”(仆はすっ
かり嘉义びいきになった。日本人、本岛人、高砂族という変わった人种が同じ目的のた
め共同し努力しているということが、何となく涙ぐましい感じを起こさせる)
菊池宽后来创办“文艺春秋”,设立了“芥川赏”与“直木赏”两项日本文坛重要奖项,
曾经获得“芥川赏”的作家“吉田修一”,因为看过魏德圣执导的作品“海角七号”而两
度落泪,因此写下跨越台日60年情谊的长篇小说《路》,交由“文艺春秋”出版。吉田修
一在小说中译本上市之后,曾经表示,如果没有“海角七号”这部电影,就没有《路》这
本小说。
不知道在天堂的菊池宽先生,会不会对这段巧妙的缘分,感觉窝心。
魏德圣被制片伙伴黄志明形容是个“心思非常纯洁”的人,意思是说,“他想干嘛就干嘛
,他永远不会回头,拍赛德克巴莱,拍海角七号都是这样,他决定的事情,就不会回头…
…”
从“海角七号”“赛德克巴莱”到“KANO”,魏德圣不断借由台湾历史的耙梳,试图理出
一条认识与理解的纹路,仇恨不会是历史留下来的唯一出路,而原谅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
的事情,但是电影如果可以让大家得到一个重新回头的机会,正如魏德圣说的,“我们在
找未来,棒球的未来,台湾运动的未来,台湾的未来,能不能不要站在现在找未来而已,
不要老是再从未来找未来,能不能从过去找未来……
“所谓的运动精神,不是输赢,而是输跟赢之间,你的动作,你的态度漂不漂亮。2013年
的经典赛就让我们看到现在的光荣跟过去的光荣辉映在一起,2013年的经典赛如此,1931
年的甲子园总冠军赛,嘉农队也是如此。为什么会有天下嘉农的美誉,难道是他们拿冠军
了吗?没有,是因为他们的价值超越了分数。”
这是魏德圣希望透过KANO这个故事,这部电影,想要传递的事情。
作者: a34567 (ddd)   2012-01-04 18:45:00
作者: yangyx (爱吃hunny的pooh)   2012-01-04 18:52:00
推 令人期待的电影
作者: Touber (谢谢你9527~~)   2012-01-04 23:52:00
完蛋了, 我光看文章就快泛泪了, 正式上映怎么办?
作者: shimo (milk mother)   2012-01-05 00:06:00
原句应是我若盛开清风自来,是三毛随笔。
作者: cupwei (Mr.C)   2012-01-05 04:48:00
期待很久了。
作者: rotusea (M.Y.)   2012-01-05 09:03:00
洋葱..Q.Q
作者: remvsd (~~~)   2012-01-05 11:12:00
推,上映后必看
作者: mojia (momo)   2012-01-09 09:42:00
魏导的精神,总是那么有感染力。
作者: ztuztu98   2013-04-06 17:09: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