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骑士:黎明升起》- 时光之砚部落格 PTT2个人板 Inkstone
http://blog.yam.com/YenC/article/52175387 (24张剧照图文版)
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
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
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
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
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
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防雷防雷防雷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
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防雷防雷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
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防雷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
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
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
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
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PTT诺兰板(Nolan)欢迎您ER
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SPOILER
什么是英雄?什么是信念?是信念造就了英雄吗?还是英雄给了我们信念?
在《黑暗骑士:黎明升起(The Dark Knight Rises )》的最后,当蝙蝠战
机拉着那枚核弹飞向河际,背景响起了熟悉又哀伤的女声吟唱,让我想起《开战
时刻》末尾、在韦恩宅邸烧落的灰烬中,布鲁斯曾拾起一个小盒子,里头装的是
他父亲过去的听诊器。父亲是个医生,在身为富人的同时也医治病人,而如今布
鲁斯继承了父志,只是他医治的对象名叫“高谭市”。对我而言,这样的信念(
及他们都牺牲了自己)就是这系列首尾呼应、环环相扣的证明了。什么是英雄?
克里斯多福诺兰花了三部电影的篇幅回答这问题,但我想对布鲁斯而言,父亲就
是他的英雄。
凡是读过我的《黑暗骑士》或《全面启动》文章的读者,都不难想像我是多
么无可救药地在期待《黎明升起》吧?《黑暗骑士》给我的震撼和对一代英雄电
影的重新定义,在此无法多谈了(因为会完全停不下来),但对于诺兰重回岗位、
准备续写和完结影史最杰出的超级英雄系列,我的期待不只是期待而已,我的期
待根本是信仰了。在《开战时刻》的阴暗之美、回忆和恐惧之诗,《黑暗骑士》
的极限、深刻、冲突之饱满后,《黎明升起》会带给我什么样全新的风景?
不这么夸张,不如此毫无退路,无法表达我的呼吸、我的屏息有多深。也就
不能解释为什么我失望了。在看完《黎明升起》后整整翻搅了两天,我还是只能
叹一口气说:它可以更好的。《全面启动》之后两年,我期待的是更高密度的智
慧光芒、更挑战观众理解力的魔术叙事,更大量诺兰招牌“无声倒叙多线交织”
的魔幻气质(这在《开战时刻》用得多漂亮,到《黑暗骑士》就少了),结果《
黎明升起》平舖直叙,一切灾难(不论发生在高谭市或布鲁斯身上的)都是直接、
没有回音的——
这当然带出我的第二项失落,那就是《黑暗骑士》后四年,我期待看见更出
类拔萃的恶役/恶意描写,但班恩(Bane)远不如小丑“有趣”。他是个既写实
又充满戏剧压迫感的角色,汤姆哈帝更以其身形、身势,再搭以地狱黑龙般的声
调戏味,撑起一座不可动摇之岩;他那面罩一如时代杂志的理查柯里斯形容:就
像《异形》里的“facehugger”机械版,仿佛他体内真的困住了一只怪兽。他不
只是疯狂和混乱,他就是末日本身(I'm Gotham's reckoning)。
但也因为如此,他太完美了,完美得毫无破绽,彻底纪律严明,所以无法有
趣。班恩和小丑一样用激进的无政府主义破坏高谭的秩序,但小丑享受这过程本
身、嬉笑间戳破人们的“兽性”,他折磨布鲁斯和哈维丹特的心,更在最后夺走
他们的“名”;反观班恩非常实际,他没有太多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的大道
理,他给布鲁斯的打击是夺走他一切物质拥有、给予身体发肤之最痛,面对高谭
市民,他则要他们受苦后毁灭,所谓的推翻阶级、革命重生都只是幌子,是煽动
仇恨加倍折磨而已。
班恩一丝不苟,而看者目光直直。这样的压迫感是单向的,没有太多人性和
(受害者自以为的)选择在里头,所以我说这灾难是没有回音的。“布鲁斯的心
结与救赎、蝙蝠侠的存在和象征、高谭市的沈沦及复苏、对人性的考验或选择”——
那天进戏院之前,我在纸上写下这四项,任何一部英雄片只要有其中一点就足以
称上优秀的特质。这些正是《开战时刻》和《黑暗骑士》给过我们的东西。如今
《黎明升起》只办到了其中三项,让《黑暗骑士》晋升经典的“人性挣扎/道德
困境”在此无甚发挥,没什么心理层面、精神分析或社会学的辩证,连带削弱了
整场冲突的深刻。人物部分新角甚多,光一一建立舞台给他们转身就耗掉不少篇
幅,尤其约瑟夫高登李维的警探戏好长,我甚至希望他分一点给猫女;再从科技
面来看,除了蝙蝠战机之外几乎没什么惊喜,战机本身的飞行翻滚与炮击、惊喜
度更不若当年的蝙蝠机车现身(而这一回机车可是大显神威啊!那侧翻滚轮转向
的功能,在《黑暗骑士》里只惊鸿一瞥的,这次在瑟琳娜脚下发挥得淋漓尽致);
又说战技上,蝙蝠侠只靠硬碰硬的武术肉搏而没什么绚丽装备(想想《黑暗骑士》
末尾的大楼战),这未免打得太不气派、太乏味了吧?
所以……所以该怎办?这篇文章就到此结束了吗?
当然没可能。如果够熟悉我的读者,应该还没看到这,已经察觉哪里不对劲
了。其实在写这段落的当下,我刚去看完第二遍的《黑暗骑士:黎明升起》回来,
而今晚,在那最末为系列收尾的黄金七分钟开启之际,我竟然唰地一下开始狂掉
泪。这不只是感动,这是我美梦成真地发现:原来我错了。我的目光错了,我的
心态错了。第一次进戏院前,我等了四年想等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但在这
银幕上,诺兰与他弟弟想讲的是更值得的故事。不是我当初最想要的,却是这系
列最值得的。所以这篇文章——抱歉了,它现在才正要开始而已。
第一遍看《黎明升起》,从一开场就让我错愕的是背景设定:在《黑暗骑士》
的八年后,整座城市都把丹特的死怪罪于蝙蝠侠,这我们从上一部的结尾就知道
了。但不仅如此,蝙蝠侠还从此退隐,连同布鲁斯韦恩也把自己封居深宅中,再
也没露过面。当初我以为他会继续当个惩奸除恶、腹背受敌的“黑骑士”,没想
到这非诺兰之意,而全片前段我都在调适那距离,看着满脸胡须拄著拐杖的削瘦
布鲁斯,如一个陌生的至亲。要到片子进行到四十五分钟、那夜里第一次出巡,
才让我有“电影终于开演了”的感觉。
这正是我的认错。因为两天的翻搅让我明白了:《黎明升起》作为这系列的
终曲,它最大的目的是让蝙蝠侠/布鲁斯韦恩回归一个“人”,刻划他的最人性
处。想想《开战时刻》的扎实动机,《黑暗骑士》的凡心之痛——这不正是这位
英雄不“超级”、却更让我们心爱的原因吗?《黎明升起》一开场就提醒你布鲁
斯也是人,是凡人肉身,所以那短短一年的征战就足以令他满身是伤,(还记得
《黑暗骑士》有一幕是他在自己缝伤口吗?那当初你一定想过:这长期下来怎么
受得了?)如今八年隐居,他不但气弱消沈还筋骨已疲,这解释了全片的不缤纷
不绚丽,也让他的被击垮非常有说服力(而非只是冒出个“编剧说强就强”的反
派而已)。
当他被丢进再生池里(Lazarus Pit,改编自漫画中真的有复活神效的一座古
井),没人会怀疑“蝙蝠侠怎么可能输得这么彻底?”这就是这剧本用对力气的
地方。整部《黎明升起》的曲势是个从跌落(fall)、领悟到站起(rise)的V
字(虽然不若《黑暗骑士》那样是震荡的W),而它第一部分的铺陈非常成功。
所以接下来要问:在那座古井里发生了什么事?
从《开战时刻》我们知道,布鲁斯的心结在于父母之死,但让他踏上英雄路
的是这社会被腐败蚀入骨、法治失灵黑白杂处的现实。他要继承父志拯救这座城
市,而他的对手影武者联盟(The League of Shadows)和忍者大师(Ra's al Gh-
ul)则想摧毁高谭以让它“在灰烬中重生”。《黎明升起》明显要扣回这一切,
所以不只设计了一段关于恐惧/求生意志的井底顿悟,直接连结《开战时刻》以
恐惧为力量/拿恐惧作武器的主题,还以忍者大师的后裔作此行的主谋。
而我必须说了:(这点无可辩驳)玛莉咏柯蒂亚饰演的米兰达泰特,是《黎
明升起》剧本的痛脚,这角色的苍白和速食让她变成只是工具,是在剧末翻开鬼
牌变成塔莉亚(Talia al Ghul )的引信而已。这逆转来得还太晚了,明显为爆
点而爆点,让人只来得及错愕和摸清楚状况,来不及欣赏其邪气。试想:如果让
她早点露出真面目、和班恩一起统治高谭市,会否有更丰富的对手戏?
但剧本是剧本,故事是故事,我要反过来说:我很喜欢塔莉亚这“忍者大师
之女”的安排,我也喜欢布鲁斯在那座井中的遭遇——不论是以大师显灵扣住《
开战时刻》的回忆叙说,或那关于“孩子”的障眼法和事后揭露(回忆与真相的
不同,这在《全面启动》刚玩过的)都美而有味,而大师失去妻子、对真相后知
后觉的过去,更让他对布鲁斯说过的“你父母的死是你父亲的错,因为他没采取
行动(fail to act)、缺少反击的意愿(will to act)”整个闪亮起来。更精
致的还有:借由塔莉亚和布鲁斯的对比,这故事隐隐然排成两组对照,忍者大师
父女都以摧毁高谭为职、韦恩父子都以守护高谭为志;大师过去以“经济大萧条”
的方式攻击高谭,却“低估了像汤玛斯韦恩那样的善心人士”,而塔莉亚来到高
谭是为了报父仇,也是为了向父亲证明自己——这正是布鲁斯一开始穿上蝙蝠装
的原因。
再看那口井。《开战时刻》描写幼年的布鲁斯掉入井中,而父亲垂吊下来救
他,他在井里看见的蝙蝠成为一辈子的恐惧之因;至于在井里出生的塔莉亚,靠
的是自己爬出去,她从一开始就学会求生的力量,当父亲和她一起垂吊回井中,
已经是为了报仇了。
甚至再往外说一层:阿福是最了解布鲁斯、最亲近也最支持他的后盾,是他
父母托孤的照护者——这样一来,对应的配角竟然是班恩了,虽然不受其父亲认
可,但他是塔莉亚的守护者,是执行计画的靠山与最大将。阿福在《黎明升起》
刚过三分之一就退场,而班恩才刚开始大展身手。这两组三人的架构,是这故事
的妙笔。
而我接着要说:让《黎明升起》重回我心中地位的,是它结束这传奇的方式。
这也是诺兰兄弟最大的用心。这故事不复杂,却在事后越想越有味,越挖出和前
作的紧密结合:在《黎明升起》中段,当卢修斯第一次提到“核弹”时,我心中
暗叫“不妙”(我曾在《全面启动》的文章里拿浦泽直树比拟诺兰,没想到这里
也出了个“反阳子炸弹”!)这不妙在最后蝙蝠侠对瑟琳娜说“妳在地上支援,
我在空中作战”的时候变成哀号:“不会吧!不要再来‘飞上高空壮烈牺牲爆炸’
这招啊!”
还好这只是幌子。当《黎明升起》在最后七分钟让所有能量一气爆发,它成
就了完美的终局,而这是由三片拼图组成的:“蝙蝠侠之死”、“布鲁斯的重生”、
“继承人升起”。这也让我真正明白它的理念了。
接下来,得先回忆几段经典对白。在《开战时刻》里,忍者大师曾说过“如
果你让自己超越一个‘人’的存在,把自己变成信念的化身,则你将化作一则传
奇( If you make yourself more than just a man, if you devote yourself
to an ideal, then you become something else entirely: a legend)”而后
一段在飞机上的对话,布鲁斯也对阿福解释蝙蝠侠的用意:“作为一个象征,我
可以变得无法被击倒、无法被染黑,因此可以永远长存(as a symbol I can be
incorruptible, I can be everlasting.)”至于戴上面具这件事,阿福则认为
是为了“保护你关心的人不受到报复和伤害(this symbol is a persona to pro-
tect those you care about from reprisals.)”;
在《黑暗骑士》最后,则是高登和蝙蝠侠最重要的对话:关于高谭市民“值
得拥有希望(即使必须活在谎言中)因为有时候真相并不够好( sometimes the
truth isn't good enough, sometimes people deserve more, they deserve to
have their faith rewarded.)”他放弃当个英雄、担下杀人罪,于此更别忘记
哈维说过的:“你若不以英雄的姿态死去,就会活得够久而目睹自己变成恶人(
you either die a hero, or you live long enough to see yourself become
the villain.)”
《黑暗骑士》让蝙蝠侠“活下来看见自己变成恶人”,这是它最精湛的悲剧力
量,这也是足以让布鲁斯消沈、失去求生意志的打击。那《黎明升起》呢?其实
在此前的访问中,诺兰就说过他们“在拍《黑暗骑士》的时候已经想好如果要拍
第三集,要以什么方式完结这整个系列。”那是在恶角人选、故事大纲都还没个
影子前,就已经决定好的。这也是为何第二次看让我豁然开朗了:《黎明升起》
是个强烈“结论导向”的故事,从终局的方向往回推,则整部剧本都有了扎实的
脉络动机。我曾在上面抱怨过人物的戏份分配,但读到这你已经知道我在装傻了。
事实上,成就《黎明升起》三片结尾拼图的,正是三位重要的配角:
先说“继承人”。特地开一条副线让约瑟夫高登李维的布雷克警探成长、甚
至交待他的孤儿院背景,让他跟布鲁斯相知、互动、传承,再加上对法治极限的
认清——初看我丝毫没多想,只觉得“戏份这么多干嘛你又不是蝙蝠侠!”结果
最后那句“罗宾”让我整个亮起来:这剧本的意图实在太可爱了!
这让我想起布鲁斯也不过是个受过武术训练的凡人,而高登李维的专注、热
血、勇气和“年轻拼劲”(仔细看会发现连他排斥用枪都演出来了)都让《黎明
升起》为系列新增的“蝙蝠侠可以是任何人”的概念多出三分说服力。布鲁斯说
过“高谭市需要一个可以露脸的英雄”,但他不明白露脸也就意味着险祸,如今
他懂了:英雄需要面具保护身边的人,面具之下更可以是任何一张脸。当布雷克
最后在蝙蝠群飞的洞穴里站起,重现《开战时刻》最涤心的一幕,我才明白自己
目睹了传说再续的理由。这也是布鲁斯可以放下一切的最重要信心。
所以第二段,要来说说他的“重生”了。《黎明升起》的开头让你看见布鲁
斯的心已死,他没有要保护的对象(丹特法案让高谭市扫荡组织犯罪如虎添翼),
失去了最爱的人(瑞秋说“别把我当成你拥有平凡生活的唯一希望”——但我们
都知道这是事实),没人可以分享真正的自己。他卡在回忆和悲伤之间,若没有
阿福我看连这八年都撑不下去。《开战时刻》里的他是个学着扮演正义使者的富
家少爷,《黑暗骑士》里的他是戴上花花公子的面具、寻找“退休”契机的正义
使者,却在试炼后看清自己的极限(know your limits,阿福说的)和该走的孤
绝路。所以到《黎明升起》,那让人觉得陌生、难以投入同理心的第三个布鲁斯
韦恩,是早已无心扮演小开、也无力当正义使者的真正孤单的自己。
为了让他重生,《黎明升起》写了瑟琳娜凯尔这个角色,让安海瑟葳演出一
个远比我们想像不“媚”、不怪异邪门也不“谜”的猫女,(喔我要抗议一下,
片中甚至连一只黑猫都没有)她干干净净发著光,不论谈吐或衣着或武术都正常
得几乎让我失望——但是当然,在明白诺兰要让她变“伴侣”的用意后,我的疑
虑烟消云散。安海瑟葳可爱到不行,即使抛开身为男性的目光我仍相信如此,她
那融合贵气和淘气、调皮中混有狠劲的肢体语言,护目镜变猫耳的绝妙指涉,那
变脸像翻书却又永远无辜、真挚的可怕“演”技……都这么“刚刚好”,丝毫不
让人反感。她与布鲁斯的互动,更从第一次被抓包就暗示了少爷的一见钟情:这
从韦恩妈妈的珍珠项链(即当年害父母丧命的关键物品)变成两人纠葛、定情的
象征就不难看明。更不用说她在找的“重新开始”的契机正是布鲁斯最需要的了。
即使故事最后,那两张面具下的一吻让全场都倒抽一口气(两次在国宾大厅
皆如此,所以我已经听过三千人的惊呼了),但是承认吧!他俩真是天作之合。
《黎明升起》最大的甜美在于让布鲁斯活下来,这让我明白诺兰其实比谁都更爱
他的角色。而作为陪伴这“真正的布鲁斯”的美丽力量,安海瑟葳绝对值得这位
置。这也是为何最后那颗露天咖啡座的镜头,虽然我早猜到了她会坐在那儿,但
是当画面真的带到的时候,还是好开心。
而第三点,要来说说系列的精髓亦即“蝙蝠侠之死”了。事实上这终局(die
a hero)已经被暗示过很多次,连瑞秋都对他说“当高谭市不再需要蝙蝠侠,我
才能遇见真正的你。但你永远都会需要蝙蝠侠。”这样的困境,该怎么突破?
所以我的第三位配角,正就是高谭市本身。在这系列里高谭不只是个舞台,
它还是个角色,《黎明升起》的高谭就像《黑暗骑士》的哈维丹特,必须和布鲁
斯一同受苦受难再学着站起。而一连三回都有恶党试图摧毁它:《开战时刻》是
以恐惧让市民自相残杀,《黑暗骑士》则透过秩序的瓦解要让大众互咬;《黎明
升起》则是煽动阶级、贫富仇恨,即使只是幌子,但这真的让高谭变成警政失效
之地了。
但是当法治的力量不再,英雄和信念就成为凭依。最初是信念造就英雄,而
后是英雄给了我们信念,当那信念够强大,则足以激励人心( It was meant to
inspire good)。三集以来,高谭市的毒瘤一点一滴被摘除,而诺兰的镜头越来
越不黑色(noir),片中的世界也越来越真实;到了《黎明升起》,大多的景致
都发生在白天了,此间高谭的具现化是大量的辅助角色:不只高登和布雷克,还
包括警长、议员、财阀及罪犯们。这些人的戏份或许分散,更不若丹特明亮、立
体,但是当蝙蝠标志熊熊燃起,那场警察大军对抗暴民的戏就算一如《黑暗骑士》
的渡轮困境、太美化人性了点,但它要传达的意境是清晰的:高谭市站起来(rise)
了。
当高谭终于被治好,蝙蝠侠最后必须做/终于可以做的,就是“死去”了。
阿福对布鲁斯说:“我怕你想要失败”,班恩也对他说“你根本不怕死,你很欢
迎它”,但他们都只说对了一半。布鲁斯必须让蝙蝠侠死去,让他成为永恒(变
成“祂”),高谭市才能永受庇荫、又同时真正不需要他。也唯有如此,他(布
鲁斯)才能往前走去(move on)。
在《黑暗骑士》最后,是两道谎言(阿福烧掉的信与丹特之死)让布鲁斯/
高谭市活在美好的希望中,这两者在《黎明升起》都被撕开了。而第一道伤口痛
在布鲁斯,却让他认清事实得以往前走;第二道伤口在高谭市身上,让它接受了
英雄的感召靠自己站起来。如果问现在的我,则【黑暗骑士三部曲】的收尾已臻
完美,足够震撼、满足、感动,在规模和技术上充满霸气,更借由上述缺一不可
的黄金三角串起完整的心路,带来应有的救赎。
写到这,我开始觉得自己在拖长文章,以逃避注定该来的收尾了。但我怎么
能不说说阿福?米高肯恩在这系列给我们的,是最温暖睿智的陪伴,他这次的中
途退场让我哑口无言,但正是这样的“不在”(连同布鲁斯的金钱与地位被夺)
让观众失去/意识到看这系列一直以来的“安全感”。这就像是被照顾得好好的
少爷终于进入青春期、和家长闹翻了,不走到这一步,我们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其
实多需要他们。
阿福曾对布鲁斯说:“我无法告诉你该如何面对过去,但我要你明白有很多
人在关心你的未来”。他也问过布鲁斯“你这次回来会待多久?”而少爷回答他“
这城市需要我待多久就多久(as long as it takes)”( 现在答案揭晓了,总
共是九年);当布鲁斯被困在那座地牢,我一直期待阿福会以某种方式出现(即
使是梦也好),但后来我明白他其实一直都在的:当布鲁斯望向那口井上方,一
如当年韦恩宅邸被大火烧毁、而他在同样的绝望里同样的角度中望着电梯甬道上
方的火光。那时候问他“why do we fall ?”的不是父亲而是阿福——故事最后,
哭得最让人难过的就是他了,但也因为如此,在看见倒数第二个镜头后,你明白
他才是最幸福的那一个。
我又怎么能不提高登呢?盖瑞欧德曼如此一致、出生入死的演出,带给这系
列最“现实世界”的连结,一直以来我都最在乎这些英雄片里“让最重要的人知
道真相”的一刻:《蜘蛛人二》的经典回眸、《开战时刻》的相知密语、《蜘蛛
人:惊奇再起》的屋顶之吻,然后是这里。全世界最后一个知道蝙蝠侠身分的是
高登,但那连结至遥远回忆中小小温暖的片刻、映照着两人并肩作战一路肝胆相
照的情谊,竟是系列最让我动容的瞬间了。
当卢修斯发现战机的自动驾驶被修好了,他的嘴角泛起微笑;当高登惊觉蝙
蝠标志被摆回去了,他第一次笑得那么轻快那么开;从《开战时刻》一路到此,“
恐惧”都是蝙蝠侠的角色核心,从克服自己的恐惧、利用恐惧作武器、到《黎明
升起》把对死亡的恐惧变成最大的求生力量——倒下去的英雄比站立的还高大,
但站起来却比倒下去困难太多了。在那地牢里,布鲁斯明白了要活下去,而非逃
避地一死了之。也许牺牲可以带来更大的戏剧性,但永远有一群关心你的人、是
宁愿看到你活得平凡活得好,而不愿望着你殉道的。
所以,在这黎明升起的周日早上,我终于要来写这段结尾了。我想了好久,
半年来都在揣摩会以什么方式结束这文章、结束这套我将最爱的三部曲系列?但
现在我明白了,不可能有比这更好的结尾。所以,我要请你读完这段文字后、闭
上眼睛想像一个画面,那是身着黑披风的身影翱翔在天际大楼间、或骑着巨大双
轮的机车没入黑夜灯火里,或是一位老者满足的笑、和一座从水面下缓缓升起的
黑色巨台。不论是以上何种,都搭配耳际越来越上扬的交响和弦、在音量最大的
那一刻画面瞬间暗下——
然后是一秒半的静谧,接着鼓声拍落、标题字亮起,你的意识回到面前,而
那感觉就像……
你已经知道我要说什么了。
======================================================================
延伸阅读:
《蝙蝠侠:开战时刻》 http://blog.yam.com/YenC/article/16247078
《黑暗骑士》 http://blog.yam.com/YenC/article/16390267
《全面启动》 http://blog.yam.com/YenC/article/29685221
《复仇者联盟》 http://blog.yam.com/YenC/article/49406430
《蜘蛛人:惊奇再起》 http://blog.yam.com/YenC/article/51546131
《X战警:第一战》 http://blog.yam.com/YenC/article/3883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