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
网志图文好读版:
http://mival.pixnet.net/blog/post/36843906-the-artist-movie-review
2012暑假.奥斯卡补完系列之二
作为一部横扫2012奥斯卡各大剧情奖的新时代默片,《大艺术家》使用了相当多怀古
的技巧去刷旧影片的质感。不只是画面上的黑白呈现和1.33:1的超古老长宽比例,还包括
了叙事上的传统三幕剧结构(主题介绍、遭遇挫折、解决困难),剧情设定在二零、三零
年代,以及最让人能感受到复古气息的,它是部默片。
不像现在的3D立体电影与2D平面电影只是视觉上的革新,有声电影的出现让整个电影
工业都起了巨大的变化。演员不必再靠着夸张的肢体动作来传达剧本意念,可以靠着台词
来表达角色的意思。演员当然是首当其冲最受考验的,许多在默片时代表现杰出的演员,
因为不适应需要念台词的口条以及新型态的表演模式等等,而逐渐消失在电影舞台上。但
反过来说,现在的演员(以及观众)因为太习惯了能用台词来推进叙事,所以能在这样的
一个时代背景下产出一部容易理解的默片,演员们的演技实在功不可没。
但是拉回故事情节,《大艺术家》的剧本实在没有办法跟上时代的演变。无法满足我
们这些早就被现代各式各样不同种类的电影养刁胃口的观众,我实在没有办法认同今年的
奥斯卡最佳剧情片是颁给《大艺术家》,许多故事设定都非常的落于窠臼,是复古复过了
头吗?《大艺术家》到底是复古,还是八股?
白人、男性、壮年。
《大艺术家》的主角是在默片时代非常受到观众喜爱的George Valentin。所谓三幕
剧的第一幕,主题介绍的这个部分,George仗着自己的名气而风流倜傥。即使他有个老婆
Doris也不在乎在外头与其他的女人眉来眼去。
Peppy Miller就是那位被他煞到的女人,她想尽办法进了好莱坞之后,还是必须仰赖
George的提拔(包括在她脸上点的那颗使她成名的痣),才能红遍好莱坞。即使到电影的
中后段,George开始过气了,George还是坚持不愿意接受Peppy的帮忙,甚至在得知当初
破产时买下他的拍卖品的人就是Peppy之后还大发雷霆。不论他抗拒的对象是接受一个女
人抑或是一个后辈的帮忙,都在在体现了沙文主义者的“尊严”不愿被践踏。
白人、男性、壮年。完美的古典好莱坞标准中的叙事主体。事实上这整部电影都跟着
这样的思维在迈进,或许直到现在,现代主流好莱坞电影里的叙事主体也是如此(想想变
形金刚),但在《大艺术家》这部可以说是朴实无华(以剧本而不是特效作为主要卖点)
的电影中,这个缺点就被明显的放大出来了。
这个现象倒是刚好与奥斯卡的评审委员,美国影艺学院由94%的白人、77%的男性组成
有关联。
通篇充满的白人男性沙文主义,到影片的结尾倒是有些平反,但这转变非常地不通顺
。George原本就是因为无法接受一名女人(或后生晚辈)的协助而萌生了饮弹自尽的念头
,但是在Peppy冲进房间里跟他亲一亲抱一抱之后,再度提出要帮助他的“请求”,一瞬
间就如此轻易的彻底转化了如此强烈的执念,哪有人解决事情的方法,是把当初引爆这件
事端的炸弹原封不动的再丢一次过去给当事人的?最奇怪的是,这个当事人第一次被这个
炸弹炸得七零八落,第二次就感激涕零的收下了还当作宝,剧本的编排非常有问题啊。
无声/有声
既然是一部“新默片”,《大艺术家》用了不少有声电影的技巧去玩弄剧情。全片出
现所谓的剧情声音(diegetic sound,也就是剧中角色听得到的声音;反过来也有
non-diegetic sound,非剧情声音,演员听不到但观众听得到,旁白和配乐就是相当好的
代表例子)只有两幕。
一幕是George在梦中发现所有的物品都会发出声音,只有他自己没有声音。这里把他
对于有声电影崛起的恐惧描写的非常精采。其实George内心深处也知道自己的无声是没有
办法在新时代的潮流中扳回一城的,有声电影不断的去挑战自己的权威,他的潜意识也相
当得清楚明了,但是一个高位者终究没有办法放下往日的荣光,自己也设下了不愿意随着
时代前进的枷锁。羽毛的梗虽然是一出现就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但倒是相当巧妙地
去描写了George的此时此刻的抉择是多么的重要,可以让他往后的历史定位究竟是轻如鸿
毛,还是重如泰山。
另外一幕则出现在影片的最后,George和Peppy跳完让George重启生涯高峰的踢踏舞
,他们俩的喘息声突然间清晰可闻,角色们也开始正常的说起了对白。这段就很奇怪了,
明明就是一部彻头彻尾(包括画面描述、叙事技巧和剧本设计)通通模仿默片的一部电影
,最后却让角色开始有了声音,而且这些对白也不若第一段剧情声音出现那般有种翻转新
意的感觉。只让我觉得用心经营了一个半小时的影片就在这最后功亏一篑了,相当可惜。
向上?向下?
默片不倚靠对白去推进叙事,而是回归到电影这个媒介的本质,影像。用画面去说故
事,在一部只能依赖少量的字卡去描述剧情的影片中尤其重要。《大艺术家》讲的是一位
默片明星在好莱坞沉浮的故事,在这上上下下的过程中,导演也巧妙地运用了楼梯这个道
具去暗示了故事的发展。
George在和片厂的老板大吵一架之后决定分道扬镳,却在楼梯间巧遇了已是有声电影
明星的Peppy。他们在楼梯上的谈话结束之后,George向下走,Peppy向上走,强烈的暗示
了往后的故事发展。事实上,这个太过强烈的画面暗示让我开始注意之后所有有关楼梯的
片段。也发现导演很刻意的安排只要是George在楼梯上的场景,就一定都是往下走的。
在Georgy第一次试图自焚被救起之后,Peppy拿着硬凹来的剧本要给George演。正当
大家都以为George终于要翻身的时候,他在这个时候却从二楼往下走到了一楼,发现了储
藏室中堆满的法拍品,而遭遇了一次更大的打击,甚至决定举枪自尽。一再出现的楼梯暗
示,导演这番的处理非常的有趣。
结语
现在的观众都相当倚靠字幕去了解外语片的故事发展,可能难以想像在电影刚发展时
其实是非常全球性的。没有对白,一切都让影像去告诉观众剧情的发展。《大艺术家》出
现在这个不论是观众或是电影制作者开始过度依赖台词的时代,确有带来了一番反思。
但是以一部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等剧情类奖项的最大赢家
,《大艺术家》却没有展现这种影片该有的企图心。完全的仿古,只在一些很小的地方变
化新意,完全没办法说服我对这部影片的奖项感到实至名归。
或许,George最后对于Peppy协助的让步,就足以让美国影艺学院的评审们感到沙文
主义的破灭,而觉得这个故事相当政治正确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