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Sweet Child O' Mine”这首歌会让我听到流泪,肯定是在枪与玫瑰的演唱会
上,谁知道当《力挽狂澜》的末段高潮戏响起“Sweet Child O' Mine”的前奏,Slash刷
起那嘹亮轻快的吉他声线时,我的眼眶也跟着溃堤了。
看完电影,我狠狠地把喇叭开到最大,连续好几首枪与玫瑰的摇滚节奏像激流般冲击整个
房间。接着出门,绕着四号公园晃了两圈。激荡的情绪才渐渐回复平静。
米基洛克饰演的男主角在电影里面说道:“80年代的音乐最棒了!枪与玫瑰超赞,然后90
年代的娘娘腔寇本毁了一切。”我爱死枪花,但对我来说Nirvana也很酷。我想起自己也
曾不止一次批评两千年后的音乐,不禁笑了出来。不同世代的人们有不同的耳朵和信仰。
所以回到电影,我们缅怀一下80年代吧。
等等,《力挽狂澜》的故事背景既不是设定在80年代,描述的更不是80年代的摇滚乐。这
部电影述说的是一位孤独老人的凄凉晚年。电影只花了开头几分钟的时间就讲完80年代名
噪一时的摔角手“榔头”罗宾森的丰功伟业,之后映入眼帘的是体态雄伟却掩饰不了松弛
皮相的老人那孤寂的侧影。老年“榔头”依然在擂台上逞威,但他的舞台已经从全国转拨
的比赛降格至社区体育馆的周末娱乐。他的生活切割成两个部份,大部分的时间他是一个
卖场临时工,口袋有点钱就去脱衣酒吧消费,然后醉醺醺地回到他的休旅车厢睡觉;周末
时他在社区体育场比赛摔角,贩卖他最后的名气。老“榔头”生命中的两个切面,对他而
言,何者较为真实,他一开始是分不出来的。当剧情尾声,他终于发现自己的身体和灵魂
属于哪里时,我们才真正感受到了拉开舞台帘幕那一霎那的强烈光芒,我们热泪盈眶,因
为那是生命燃烧起来的火焰。
《力挽狂澜》可以说是米基洛克一个人用演技就足以打死所有剧情瑕疵的电影。当他面对
女儿流下惭愧悔恨的男儿泪时,我们怎能苛责剧情里愤怒的女儿那几段让人搞不清楚前因
后果的仓促桥段?当他疲惫但坚毅地忍受血流如注的肉体带来的创痛时,我们又如何挑剔
摔角选手在场下温情得有点虚假的套招和互动?其实,剧情脉络一路走到最后,宿命论的
倾向越显沈重,但米基洛克在这部颠峰之作中,真切诚恳地演活了这位生活狗熊、擂台英
雄。
也许是911事件、中东战事和金融风暴的深远影响,近年几部美国电影开始反思所谓的美
国价值。克林伊斯威特透过《经典老爷车》,呐喊著美国人牺牲小我的奉献精神;《力挽
狂澜》的导演达伦阿洛诺夫斯基,则运用了片尾强烈的角色隐喻和影像暗示,挑起美国人
顽抗精神的火花。所有人都知道美国号称民族大熔炉,这两部电影的主角似乎也都不是纯
正盎格鲁‧萨克逊血统的美国白人。比较少人知道后来的一些美国人鼓吹扬弃熔炉理论,
宣传多元民族互相尊重的五色拼盘概念。但多数人也会同意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美国人其
实不大好过,于是乎,如同《经典老爷车》和《力挽狂澜》等片,或明示或暗喻地让老迈
的主角,用命运的毁灭和自我实现,反省、耙梳或缅怀某种快要随主角一齐逝去的美国荣
光。对我们这些非美国公民的局外人来说,其实没什么,但对美国人而言,也许这种精神
喊话式的反思是很重要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