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编导杨雅吉吉谈《囧男孩》:两篇深度专访

楼主: lavieboheme (消失在回转的路口)   2008-09-08 15:39:42
寻找电影的灵魂:杨雅吉吉、李启源、魏德圣、蔡宗翰谈电影编剧
报导 / 毛雅芬 (节录《囧男孩》部份)
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asp?H_No=200&period=163
问:入围台北电影奖的《囧男孩》可以说是一部“成长”电影,您在片
中将儿童与成人对立起来,使成人及其所代表的“规矩”,既是瘫痪无
用的,又同时展现出压抑、剥削儿童的力量。请问您为什么择选、关注
这个主题?您希望以这个故事和当下社会现实有些对话吗?
杨雅?:其实被归类为“成长”电影,我更在意两个主角之间的友谊,两
个“边缘学童”相互取暖的情感。当代的心理分析师喜欢从童年中找到
创伤的原因,我却相信,回首那些年少愚𫘤中,我们更容易找回自己对
梦想那种“全然的相信”与“不顾一切的”勇敢追求。那些年少的吉光
片羽总是能够一再一再地(如同卖火柴女孩手上最后一根火柴)提供我
们光明和温暖,并且足以对抗这整个冷漠现实的世界。
十多年前,台北小碧潭的原住民部落失火,整个社区付之一炬,我在那
时去当了一阵子的课后辅导老师。在那个城市河岸边缘,我遇到了一群
孤单又勇敢的小孩,也是《囧男孩》酝酿的起点。
头一天上课,那些眼神晶亮的孩子除了给我永远无法制止的高分贝尖叫
之外,其中最小、最纯洁的那个小男生还对我吐了一口口水……而且正
中我的额头。
当下除了震惊,并且认真反省自己是不是有严重的口臭之余,“复仇心
”让我决定和那些孩子“奋战”到底。
那群多半是由祖父母隔代教养、放学后就“野惯了”的小孩,以中产阶
级的眼光看来,就是一群“欠修理”的不良儿童。
既是如此,每次上课前,我就领着小孩子到河边对着彼岸鬼吼鬼叫十分
钟,直到气力耗得差不多,才开始“上课”。说是“上课”,其实也不
过就是四九书僮的搞笑角色,检查完作业,我们会有一段讲故事的时间
,起先是我讲故事,时间久了,就让小朋友轮流唸出那几本(少得可怜
的)童话书里自己喜欢的故事。
听故事的人听久了慢慢就成了说书的人,连小小孩都有自己爱的故事想
发表……
不敢说自己和那些孩子有多么深厚的情谊,只是当我们要撤出部落的最
后一夜,我们和爷爷奶奶在帐棚下饮酒唱歌,那些孩子却躲得远远的不
肯靠过来说声再见,只是依然在黑黑的河边,对着那些似乎永远无法触
及的彼岸霓虹鬼吼鬼叫……
很久之后,我才能了解,当年初见面的那口口水,其实是孩子们预见分
离的消极抵抗。
我们像是小王子“驯服”狐狸那样,让孩子们期待每次的说故事时间,
然而,“被驯服”后必然面临的分离,却让他们不想再接近我们这群曾
经热切拥抱他们的大人。我并非第一批到那里的课辅老师,经历了来来
去去的社工老师,孩子们老早就了解了相见与分离的必然关系……就如
同他们每周(或更久)才相见一次的父母……
有人说,孩子们不懂忧愁。我想,他们只是不懂得怎么说而已。那几个
“不良儿童”晶晶亮亮的黑眼珠,一直在我脑海里。
问:选定剧作主题后,您如何构思情节布局、决定叙事观点?过程中是
否考虑影片的目标观众及其观影兴趣或观影习惯?
杨雅?:“你想想,一个小孩要去看电影,就一定要有爸爸妈妈带,也就
是说只要有一个人想看《囧男孩》,我们最少可以卖出三张票……这部
电影,真是大、大、大有可为啊!”
以上是诱骗制片李烈姐投资时的说词,当时我并没有说出心里的不安:
台湾现在严重的“少子化”,而且其中有很大的比例是单亲,所以即便
票房再好,也只能当作两个情侣的数字算法而已,更何况,小孩可能更
想看《超人》或《变形金刚》……
当然,行走江湖多年的李烈姐也只是不想拆穿我那些甜言蜜语而已,我
相信,剧本的某个部分也打动了她:一个成年的观众,在某个时刻读完
了剧本,轻轻叹了口气,想起了年少的种种……
其实,我一开始就没有将这部电影全然定位为“儿童电影”。只是大多
数的人一看见小孩或者动画,就自然连结到迪X尼去了,过去我自己就
曾为了陪客户(家教的小孩)“应酬”而昏倒在电影院里,任由巨大的
杜比音响发出重低音也无法唤醒我……
“可不可以有一部电影是让小小观众可以欢笑,而让大人也甘之如饴的
呢?”
我想可以让两代之间互相连结的捷径,就是那些我们都读过的经典童话
:不假思索地,〈快乐王子〉、〈魔笛人〉还有对“异次元世界”的著
迷立刻迸出我的脑海。
我偏执的决定要写“一个孤单说书人和他唯一听众”之间友谊的故事,
而且不可自拔的,一定要让那全世界“唯一的听众”最后学会开始说自
己的故事。
所以,“友谊”、“梦想”,这些迪X尼已经写过千百遍的主题,终于有
了台湾版,而且是“台死人不偿命”的万华菜市场版。
问:写作过程中,您曾思考剧本或影片的类型属性(广义而言),并试
图参考类型语法来组织人物、安排故事结构吗?
杨雅?:一般电影都是以一个主要事件出发,接着解谜(或破案)为主轴
的旅程作为叙事的手法,当初《囧男孩》也曾经想要套用这种三幕剧的
公式,去写“两个小孩为了去异次元世界玩,做了很多努力,最后终于
到达……”这样的故事。
但这样的叙事方式始终让我觉得过意不去。
直到有一天阅读了《包心菜奇蹟》(俄国作家柳德蜜拉.乌利茨卡娅 ,
六个短篇故事集合成的图文书,),这本篇篇惊人而且力道强大的成人
童话惊醒了我:人们对童年的回忆向来就不是个有头有尾的逻辑故事,
其中会让我们反复温习的,是当时记忆中“天大的情感”与“环境的味
道”;能让老人在嘴里不断反刍咀嚼的是那种“浮光掠影式”的断裂篇
章啊!
也许前后顺序被调换了,也许事件的结尾每个人的诠释都不同了,但那
味道始终没有被淘空,那才是真正回忆的感觉。
也就是因为《包心菜奇蹟》的当头棒喝,现在的《囧男孩》才会是以三
个看似断裂可是其实又互相拉扯的短篇连结成一个“动画幻想”与“真
实童年”交错的故事。
所以到头来,《囧男孩》还是以两个每天撒谎的小骗子的友谊故事为基
底,上面点缀了一些欺人的笑料糖霜和奶油味道的童年蠢事。
和迪X尼同样的一个产品,只是我选了不同的作法而已。
问:您剧本中的主角并不属您自己的世代,成长经验或也与您不相同,
您怎么捕捉剧中主角的语言、感情及行为模式?建构人物的“写实性”
是您追求的目标吗?“在地性”呢?
杨雅?:小孩是容易被取悦的,只要关于任何尸为部首的字都可以让他
们哈哈大笑,例如:“屎”、“尿”、“屁”。
这部片当然不只以上的几个元素,里头的主角还有更令众小孩羡慕的
特权:他们不停地尖叫、笑闹、与撒谎。所有被大人禁止的事情,放
在这两个主角身上都是合理而且令人想要跟着一起做的。
而大人也不难被满足:只要故事的情感是真实的,是众人共同的经验
,即便是白发苍苍的美国老阿伯也能被故事残酷又温暖的结尾弄得破
涕为笑(这是参加旧金山影展的经验),那些美国老人的反应让我惊
讶,但也证实了很多情感是不分国籍与年龄的。
人物的真实与传奇其实是一体两面的,我并不想把故事的主角(骗子
1号与骗子2号)写得像《恶童日记》那样冷竣,但我仍想给他们略略
超乎常人的“小聪明”与“小贪心”。
小“奸”、小“恶”与小小的“善良”,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的面向
,只是事件的发展程度会影响到影片的可信度。但完全的写实,会让
故事的娱乐度减低,所以在尺度的拿捏上,我让自己尽量回到小时候
的逻辑,用国小学生能有的智力与判断去影响故事的发展。
有了这些平凡中带着些许传奇的角色个性,我最想做的便是带入一个
魔幻又真实的背景,很多童年电影都会导向怀旧,但我认为那会失去
现代儿童观众的认同。
选择菜市场为主景,全然是因为它既存在现代台北,里头又拥有迷宫
般的路径。市场里明亮鲜艳的色彩和黑黑暗暗的角落,总是可以让人
有许多联想。
我曾经被归类为只会拍摄“讲台语的乡土剧、不够国际化”的导演,
但是在电视圈多年的磨练之后,我不再迷信模仿好莱坞的特效与幻想
情节,是让故事好看的唯一法门。
从在地既有的养分出发,了解台北其实是综和了东区101与万华传统
青草市场的地方,不管是中产阶级有教养的距离感,或是市场中大声
吆喝的直来直往,都是台湾的特色,唯有从在地出发,才不会被“国
际化”口号的洪流给吞没。
问:集编剧、导演工作于一身,在您编剧的过程中,导演身分是否也
对剧本的发展有一些作用?比方,您会否有以影像逻辑替代文字逻辑
思考的时刻?而写完剧本带到拍片现场,身分一旦转换为导演,已经
非常熟悉的剧本,还能提供给您不断“再创造”的空间吗?
杨雅?:一直以来,我以为我多数的作品都是自己当编剧,少有机会
与别人交流,以致于常常幻想自己是如凡高一样“孤单”的艺术家
(这样的幻想也不过跟小丸子善感的友藏爷爷差不多水准而已)。
但其实我忘记了当不同的人给我不同的意见(或状况)时,故事也就
改变了。身兼导演与编剧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不停看到生出来的小孩
的“变形”……不管是变成美女或者长出暴牙,都是自己的宝啊!
尤其在台湾这么贫穷又辛苦的拍片环境中,前制期每每工作人员回报
的“行不通喔!”、“钱不够喔!”都是让影片变得更有趣的契机。
虽然每每在解决困难时想要骂脏话,但找到办法时,却有一种实践
“贫穷剧场”的快乐。
对我而言,剧本比较像是一个较精细的草稿,若拥有足够的时间,
发掘演员本身的潜质与光芒更是重要。《囧男孩》里面有许多场戏
,并非即兴,但都是由小演员个人的特质中发展、设计出来的。而那
几场戏,都是会让观众会心一笑的。
看到小演员有自己的意见,而且又开心,我简直有当爸爸一样的骄傲
与虚荣……
问:《冏男孩》运用了〈快乐王子〉、〈魔笛〉两个文学典故,文本
层次非常丰富。而近二十年来,据改编剧本拍摄的台湾电影非常少,
您日后会考虑改编文学作品为电影吗?会或不会的原因是什么呢?
杨雅?:《囧男孩》故事里虽然有〈快乐王子〉与〈魔笛〉的穿插,
但其实那只单纯出于我个人对这两个故事的喜爱而已,无论观众如何
提问与猜想,我都只能说,那是观众自己对于角色的投射而已。
我并没有使出任何力量在暗喻与对比上,我宁可相信:会这么想的观
众,必然是因为,在观看《囧男孩》时,被施予了某种魔法,有那么
短短的一、两分钟,忽然变成了小时候的自己。
“让小孩有个快乐的电影经验,让大人有一时半刻回到自己的童年”
,就是我拍《囧男孩》最原始的初衷。
作者: liDong (白色男孩)   2008-09-08 16:29:00
喆 不是打的出来吗!?
作者: kimantut ((((吼))))   2008-09-08 16:37:00
加油
作者: huani (お前ら负だ)   2008-09-08 17:02:00
喆....
作者: Biscuits (不拉不拉不拉啵)   2008-09-08 17:40:00
借转国片版 谢谢~
作者: wenchii (!!PTT能吃吗!!)   2008-09-08 17:49:00
毕竟《囧男孩》并不是一部菁英电影。(笑)
作者: white07 (白色七号)   2008-09-08 17:53:00
推!
作者: rahim1211 (帮你买果汁)   2008-09-08 18:26:00
毕竟《囧男孩》并不是一部菁英电影。(笑)对照前些日子战得火热的海角我倒希望c大也来这么一下XD
作者: birdskingla (赤旋)   2008-09-24 22:47:00
感谢分享 大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