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Elephant - 共同的时间与旁人。

楼主: RAIGON (傅红雪)   2008-05-01 21:42:42
展示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FjFRa3lroI
海报:
http://www.pixnet.net/photo/RAIGON/86617557
电影资讯:
2003年由导演Gus Van Sant拍摄,大部分演员都是当地高中生。
拍摄时没有完整的剧本(让人容易联想起王家卫),也只用了一部摄影机。
本片从开始到完成也几乎没有宣传,直到荣获五十六届坎城影展金棕榈奖、和最佳导演。
  Elephant / 大象 (2003),Gus Van Sant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一个概念,叫做“共时”。我们各自有各自的世界、各自的人际
与经验,也拥有各自的时间--这个时候的我在写观感,等我写好后的“这个时间”你
正在读这篇文章。而写这篇文章的我却在“这个时间”也许去了洗澡、睡觉、吃饭、抠
脚,而正在写这篇文章的我的“这个时间”,你或许正在吃饭、运动、或著闲来没事读
读奇摩新闻看看新鲜世。
 这就是共时。绝对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概念,它仅仅是一种认知。而且容易发现。但绝
不容易体验。举例说明,当1999年4月20号美国发生科伦拜( Columbine)校园
枪击案的时候,我小学还没毕业。但罹难者家属已经饱和了巨大的哀痛,而自杀的两名
凶手的亲人,也许正木然而且不明究里的看着一切将会被遗忘的发生。
 我无法体验,也不可能经验。但我可以推测,如同我上所述,但那仅仅是推测。在“
共时”的作用之下,我趋于麻木,对于报章杂志上的不幸只看作一栏油墨、对于擦肩而
过的痛苦,对面巷口发生的车祸,那也许又只是我在午睡时酣梦不能触及的一角罢。
 《大象》只有两个时间轴。一是“当天”,一是“当天以前的某一天”。整部片充满
了凝视的镜头。豪不晃动、几乎是目不转睛地牢牢跟着一个场景、或一个角色。这种镜
头远比跟踪还要令人侷促不安,因为它贴著一个人的背影、正面或侧面,然后以呼吸一
般的频率,伏贴于所有角色的步伐。
 那是一种绝对足够被称作凝视的“凝视”。
 在“当天”的时间轴里,你我跟着镜头凝视在学校里来往走动的不同学生。并以纯然
的第三人称看着他们日常的表情以及琐碎的谈话。或是凝视一个运动场的景色,运动员
们从镜头外走进又跑出,眼前一个长相差劲的少女停下来喘口气、接着又在这像冰块凝
固不动的镜头右上角看到少女归队,进行体操。
 镜头以及整部片的叙事就是如此琐碎,却又拥有不可思议的洁净度。
 琐碎在于眼前毫不重要的每一件事:John的父亲喝醉酒开车导致他迟到、Elias拍完照
走进暗房工作、Nathan & Carrie两人牵手并讨论下午的约会、Michelle因为其貌不扬而
自卑、拒绝在体育课上穿短裤且被训话、Brittany, Jordan & Nicole三个少女碎念于学
生生活的乏味还有巷口隙缝的八卦。
 在这些根本与故事毫不牵连、且无助于本剧情节(如果我们假设本剧还有一个完整的
情节的话)推展的碎语里头,不难发现跟着镜头前进的你我逐渐被说服--这个时间与
世界是何等平凡,而且毫无迭起。
 但也在这样一种凝视当中,镜头呈现了某种不可思议的洁净。一直尾随于所有角色却
又保持固定距离的镜头,带有某种不沾尘埃不染血腥的残忍距离感--这就是它的洁净
,宛如拍摄战争中残缺尸块的照片一样洁净,我们都无法在照片上闻到一点血腥。
 我不自禁的想起Susan Sontag的书名《旁观他人之痛苦》。
 是的,旁观他人之痛苦。
 在凝视持续到片尾的时候,计画实行,Alex & Eric两名学生拿起冲锋枪跟散弹枪到
校园里开始扫射。而当时,天空仅仅是多云、偶尔有被缩小的太阳从云缝渗出,校园内
因为玻璃遍布于是明亮,走廊与楼梯不断错落遍布,尖叫声枪声跟着折射于空间,镜头
仍然行走于单一角色的侧脸、正面,与背影。蹲下与死亡的人们被毛玻璃般地模糊。炸
弹引爆,鲜血随散弹枪爆裂而黏在难以抹除的原木门板上。
 镜头仍在凝视。不带有任何评价--或称,将“评价”与“谴责”降至最小地、伏贴
于正被凝视的角色的肩膀上。
 旁观他人之痛苦。镜头隐约担负著“再现”的功能,但其实更多的是如C.S.游戏死亡
后的固定视野模式,跟着角色的行走、并观察他们的死亡。
 这是这部片的镜头,不断运作、不断凝视。而时间轴的“当天”也存有各式各样的“
共时”。那些共时包括了John去办公室寄物、而Nathan & Carrie两人刚好也去寄物--
--在这之前,镜头曾跟着Nathan & Carrie走进办公室、而下一幕则是看着John从导师
室走出来,走去寄物--镜头又从John的正面平移到左边,Nathan & Carrie。
 在这部片里,“共时”的运作被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且被凸显到让人绝对无法忽略的
地步,而所有的事情看起来又是绝对自然、绝对琐碎。
 平凡而且平淡无奇、如片中的日子,在校园各个角落的零零总总看起来总是那么琐碎
乏味。其中原因“之一”,无非是因为所有的角色都跟你我没有“重叠”--比方一般
影片中,警匪追逐就是一种参与,因为即使你我都不是片中被绑架的角色,但因为这事
件本身有一种“可理解性”,是可以被观众容易理解其来龙去脉的、与观众所思所想“
重叠”的事件,观众“可以参与”的事件--刚好与这部片里头琐碎的事件相反,里头
聊的八卦、抱怨的过去出游都跟观众不相干,虽然也能够“被理解”,却无法让观众融
入并参与,于是观众永远都像个局外人,看着里头的琐碎聊着你我所不知道的一切。
 之二,则是因为这些琐碎都是你我太能够认同的平凡了。
 所以“共时”凝聚了各个角色而塑造成一个绝对平凡的时空。在那时空里除了开头爸
爸喝醉撞掉后照镜之外,没有别的可以引起人好奇的事件。
 除了,被分割成三幕以形成共时的一景:
1. 镜头跟着John走出校门,John拍手呼唤狗、然后手一扬狗便跳起,而两名学生则提
著两袋武器从外头走进。John询问:“你们要干什么?”回答:“快滚开、别回来,这
里等下有好戏看。”
2. 在餐厅里刚取完餐坐下的Brittany, Jordan & Nicole看到了窗外的John手扬起、
狗跳起,便说:“他什么时候养狗了?”“干么把狗带来学校。”,然后两名学生提着
武器走进。
3. 镜头跟着两名提着武器的学生背影,John手扬狗跳,然后John询问:“你们要干什
么?”回答:“快滚开、别回来,这里等下有好戏看。”,枪击开始。
 时间被分割,无形之间也带着观众走向某种被麻痺的认同。我隐隐然想到罗兰巴特
(Roland Barthes)说的一句对日本人偶戏的感想:“我手指着我的面具,然后走向前
方。”,我在当下只跟着一个角色、只跟着一个学生行走,前进,发展他接下来想做的
事该上的课,而不去思考其他,就好像用“手指著(观众的凝视)我的面具(摄影机),
然后走向前方(跟着角色)。”
 --我因为跟着凝视而能意识到摄影机的存在,却未能将面具脱下,只能楞楞地被引
导至前方。
身不由己的局外人。
 
 镜头的凝视,分割了时间,强调了共时,似乎也隐喻了让学生来往于不同角落的校园
,是个正被探索而且永远无法全面掌握的场域。每个人都在行走于他自己正在发展的心
灵,或着我说、对世界的认识。
永远重复而片段。
作者: kzntkt (Stay)   2008-02-15 03:55:00
作者: shangchin (落在肩头的狼烟)   2008-05-01 21:50:00
推这部片和"拥有不可思议的洁净度"
作者: yuhung (MimiBao)   2008-05-01 21:59:00
没错 大象的时间轴很棒
作者: Riolove (Thank you, Reggie)   2008-05-03 09:35:00
原 po 真年轻 ~~ 我好爱 Gus Van Sant !
作者: justgod   2008-05-20 08:32:00
Does anyone know why it is called Elephant?Plz share.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