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版: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article_id=9164548
曾经有一群人,在1999年的夏天策划了拍摄台湾离岛的计画,他们分别用着自己的
视角凝视离岛上特殊的风景和故事,最终完成了12部实验纪录片,充满著浓浓的人
文精神和大胆前卫的声音影像,成了“流离岛影”系列。
当时这群创作者们,除了是从政府的影像培训班结业的之外,还有从学校毕业的年
轻学生。经历了这几年的光景,如今都成为了台湾电影圈里颇具创作力的导演与中
坚份子。像是耕耘纪录片的朱贤哲、黄庭辅;横跨纪录片与剧情片领域的周美玲;
拍过《赛鸽风云》的沈可尚;以及现在推出《流浪神狗人》的陈芯宜。
对于陈芯宜的作品,要说有着最深刻印象的,当属2000年的16厘米长片《我叫阿铭啦》
。片中的主要角色有“流浪汉”、“精神病人”、“劳动者”,各有各的缺憾与故事,
影片将范围只围绕在中下阶层,纵然有着象征主流的媒体记者好心想闯进(改善、消费)
这些人的世界,但却被狠狠地拒绝了。片末主角们乘着希望之船,可是却不知要开往何
处…。
《我叫阿铭啦》建立了一个非传统的游民世界观。“边缘”是陈芯宜的电影题材,是
她所关心了解的世界,但如此创作出一个“不许人打扰”的安好边缘世界,其实也再
再透露出一种对主流社会(价值)的不屑和反叛。
但,究竟世界的全貌是什么呢?假如人的一生都在寻求某些东西,那么这些东西又会
是什么呢?有趣的是,这些源自《我叫阿铭啦》的母题,仍存在于陈芯宜于公视人生
剧展的电视电影作品《终身大事》(2003)里。经过尝试和修正,在背景设定上瞄准
了主流社会,角色也靠拢了中产阶级。如此的大翻转与改变仿佛探讨著一件事─“毕
竟,世界会随着人的位置不同而有多种面貌,但人的本质呢?”
《终身大事》以苏慧伦为女主角(主叙事者),偶然遇见了屈中恒发生情愫,双方经
济无虞且都值适婚年龄,在父母期盼、社会眼光的压力下,到底是要顺着自己的想法
走,还是要暨服于传统的价值观(结婚)?在种种的波折后,最终女性自主的决定展
现了不愿随波逐流的气魄,但原本所设定的各方讨好结局,却因太梦幻美好,演员自
己提出了要让阿嬷角色死去的建议,而陈芯宜也采用了…。
电影故事不就应该是美满快乐的吗?很显然的,某些人并不同意,无论身处于怎样的
阶层,都拥有着自己的烦恼以及面对缺憾世界的寄托。于是故事注定不完美,主角们
漂泊不定的、总是在寻求些什么的性格,遂成为陈芯宜电影里的标准架构。
在格局更宏大的《流浪神狗人》里,这样宿命式的人生观,被拆解并赋予到每个不同
位阶的角色身上,并加入了“宗教”的元素。于是电影的多线叙事纵然使得角色众多
繁杂,但每个人都不再只是一厢情愿的“流浪”,在他们背后,开始拥有着自己说不
出的苦衷。
像是青青与建筑师丈夫阿雄貌合神离的婚姻;原住民必勇夫妻为了孩子而对生活所做
的拼搏;开着改装车捡神明(也捡到名为“阿仙”的少年)却急需钱购买新义肢的黄
牛角;搏击散打选手莎瓦和好友小寒为了钱而下海援交。…随着剧情的推衍与交织,
在某种程度上,神、狗、人的关系有时候相互依存,但更多时候却因救赎不成而彼此
抛弃,一起成为了被世界遗弃的的对象。
流浪的因子散布在《流浪神狗人》中,不是一种浪漫情怀或提供生命养分的方式。明
确地说,是一种源自于对生命困境的无奈所不得不采取的出走姿态。但出走不见得就
是外在的跋涉或漫游,《流浪神狗人》透过不同角色们对“宗教”、“金钱”、“家
庭”等价值观的寄托与反应,有些荒诞幽默,有些感人真挚,具体地呈现了人内在的
荒无状态。
而在这段过程中,最令人玩味的,莫过于对“价值”的矛盾倒错。一颗动辄上百元水
蜜桃在广告拍摄现场是可以被大量丢弃的消费品,在原住民夫妻眼里却是生财的高贵
水果,最终在黄牛角与阿仙的嘴里则是随手可拾得的好滋味;公仔玩具在原住民夫妻
眼里是免费的廉价奖品,但孩子总认为那是高价且珍贵的限量商品;而神明(神像)
在七月鬼门开时被需要,可是在信奉其他宗教时则被丢弃;有百万名犬,也有一文不
值的流浪狗…。
人内在的荒无与社会价值的倒错,再次呈现了世界随着人位置的不同所产生的风貌,
构筑起一幅幅当下社会荒谬、光怪陆离的人间图像。最终,这几组人马在一场车祸中
相遇,平行但有着深深个性的人们一一交会,不像《冲击效应》(Crash)充满著连锁
反应的戏剧性,只是具体而微的呈现不同价值观的微微冲击,临摹出社会的切面。
当中最难得的是,这次陈芯宜不再像《我叫阿铭啦》里那样的愤世忌俗,拒他人于千
里之外,也不再有《终身大事》里那般过度乌托邦,呈现梦幻世界的想法。在《流浪
神狗人》写实的基调里没有对错,兼容并蓄,不批判任何价值与说教,展现了一种可
贵的包容精神。(于是导演也好像把自己放入电影里了,成为结构的一份子,因此无
法置身事外,更无法苛责任何事情,如车祸后必勇说谎的反应。)
只是,人的本质呢?真的都是在追寻某种东西以解决人生问题吗?这个大哉问像是无
须被质疑,与生俱来的宿命命题似的。
回顾过去的几部国片,几位年轻创作者都在生命的困顿上做了文章。《一年之初》反
映着台湾年轻世代普遍的失落、茫然与身分认同;《最遥远的距离》里主角们皆藉某
些行动想要找寻自己的出口;《流浪神狗人》则陈述着人如何打开生命的困局。最终
当然不见得有答案,但如此不约而同的创作概念,似乎也正透露著某些现象或征兆…。
而我总记得《流浪神狗人》象征性意味极浓的片尾(希望)。那只百万名犬与其他流
浪狗不分你我,一同在路上游戏奔跑,回想(对比)著先前影片中人们为了解决困顿
而作出的种种举动,突然觉得讽刺又好笑,狗儿们此时竟洋溢着幸福快乐的感觉。原
来抛弃外在的规范束缚,回归内在,自然就会安祥自在,重要的是人如何看待自己,
这点类似人生道理的暗示,在故事落幕时悄悄甜蜜地流泄出来,也仿佛是陈芯宜这些
年来创作的心路和分享。
或许人生困局终究无法纾解(流浪不是解答),流浪的神、狗、人们今后仍将继续流
浪,但这些关乎“流浪”的源头和意涵,在陈芯宜细微的社会观察后,有别于那些喃
喃自语的浮面沉溺强说愁,更改善了自己过去作品里角色无来由地茫然无措的缺陷,
于《流浪神狗人》里充分地构筑起脉落和结构。“流浪”不仅从外在进化到内在,更
从行为扎实了意义。
向过去的台湾电影别过头去。不再沉重,不再说教,《流浪神狗人》以特别的视角和
幽默的语调,拼贴出一部台湾独有的文化众生相。…是荒谬、是可怜、是残酷,却也
同时是动人、是精采、是可爱,一如我们真实的生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