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eggyquu (Peggy is me)》之铭言:
: 我知道这可能是再老不过的问题
: 看过投名状的每个人心里都曾这样思考过
: 又或许有人可以不假思索的说
: 庞青云就是坏人,就只是个为自身利益找想的自私鬼
: 但看过投名状三次的我(因为在电影院工作)
: 每次看,每次都和不同的朋友争论这个问题
: 不管看多少次,我还是觉得庞青云是好人
爬了一连串旧文。
我想提出另一套论点评论庞青云、赵二虎二人。
补充一下:以下回应有【大雷】!
赵二虎
赵二虎要名。
赵二虎是活在“兄弟们认同、爱戴”里的汉子。
赵二虎想建立起大无畏的勇气,证明他的义勇。
这世上有许多不公道的事情,
总有赵二虎这样的勇者愿意“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献出生命以全义名。
庞青云
庞青云什么都要。(但只要是为了“理想”,他什么都放的下。)
庞青云是活在“他极崇高理想蓝图”里的大丈夫。
庞青云不断痛苦的牺牲,支撑他度过这些痛苦时日的,就是他对理想的执著。
这世上有许多不公道的事情,
罕见庞青云这样的仁者愿意“甘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惜名声只图解决。
某种角度来看,赵二虎像史可法。
史可法是个勇者,虽然知道势不可为,但仍是率城死战,
结果换来……扬州十日。
史可法玩得是没胜算的赌局,死活都流芳千古。
但死去的无名英雄、无辜百姓……又情何以堪?
我们会赞颂他、肯定他,
我们会被他散发出来的魅力、忠义、仁爱……所打动!
但其实,跟着这种有“个人英雄主义”的老板,大都很惨。
某种角度来看,庞青云像袁崇焕。
袁崇焕是个仁者,为了理想,他可以牺牲“自己的名声”。
历史上像史可法这样舍生取义的人还真不少,
但恐怕很难找到几个“怀抱理想的知识份子”,愿意为国家民族牺牲自己的名声。
袁崇焕是个文人,重气节的读书人。自荐上了辽东前线,展开他的理想之路。
明末满州人兴起,频频犯境、屡震京城,
抵抗鞑虏成了当代知识份子共同的信仰(包含史可法)。
袁崇焕经略辽东,已经有了很大的成效了,宁远大战还击毙金酋努尔哈赤。
为了国家,他提出“明金和议”的计画。
双方都期望有一段休战的时期,以便进行自己的计划。
袁崇焕方是练兵、筑城、屯田;皇太极方则是进攻朝鲜,巩固统治。
在这样的局势下,具备了议和的条件。
明方的议和是攻势的,最后目标是消灭满州政权,收复全部辽东失地。
金方的议和主要是守势,目的在巩固已得的土地,双方和平共处,进行贸易。
当时议和的障碍,主要是在明朝的文官。
明朝的大臣一提到与金议和,立刻想到的就是南宋,人人都怕做秦桧。
但其实情况大不相同。
南宋时,
金兵已占领了中国北方的全部,议和等于是放弃收复失地。
岳飞、韩世忠等大将兵精能战,金后方不稳,形势较利于北伐。
但在明朝,
金人只占领了辽东,且短期间明朝军队的战斗力远不及金兵。
此外,宋金议和,宋朝皇帝对金称臣,是绝对的屈辱。
但皇太极却甘愿低于明朝皇帝一级。
(甚至索性改了国号,不称金而称“清”,以免引起汉人心理上敌对反应。)
当时主张和金人议和,非但冒举国之大不韪,而且是冒历史上之大不韪。
中国过去受到外族的军事压力而议和,通常总是屈辱性的,
汉人对此事具有先天性反感,常将“议和”、“投降”、“汉奸”三件事联系在一起。
袁崇焕的个性像火一样猛烈,对声名非常爱惜,给人骂“汉奸”,那是最痛苦的事。
比较起来,死守宁远、抗拒大敌,在他并不算是难事,最多打不过,一死殉国便是。
但要负担“历史罪人、民族罪人”的责任,可艰巨得多了。
对于性格柔和的人,当然是委曲求全易而慷慨就义难。
在袁崇焕这样的伟烈之士,却是守宁远易而主和议难……
(袁崇焕后来被当成卖国贼,他身上的肉被民众一口口的咬、一片片割下来咬!)
对,似庞青云、赵二虎这等伟烈之士,战死沙场易,活着坚持理想难!
死根本没什么好怕的!被当成苟且偷生、不顾兄弟的卑劣之徒,那才是极大的痛苦!
剧中对赵二虎的设定,没唸过书、不懂得什么大道理。
他只想让兄弟们吃口饱饭,是个守信重义的粗豪汉子。
然而庞青云呢?他细腻的多了,他的梦想也高多了!
他不是蒙眼睛带着乱冲乱杀,他要带兄弟杀出一条活路、他要给穷人带来一条活路。
赵二虎的“义”是战技性的,给人感觉是直接的!
带兄弟吃饱这一顿,但下一餐呢?
庞青云的“仁”是战略性的,给人感觉是遥远的!
他是孤独的,看到最后才发现,三弟根本不是信他,是信投名状。
当两人的价值观抵触时,
显然,兄弟们是站在赵二虎这一边的。
显然,对他的领导威信,对战争的得失成败……都有很大的威胁。
庞青云下跪了……
他只求赵二虎看到“最后”。
不要像北京城中短视的冲动百姓,一口口撕裂咬碎袁崇焕那颗忠义而苦涩的心。
我认为庞青云会引起板上的两极反应,就是这角色极具深度的具体证明。
将庞青云类比成袁崇焕,也就是着眼于袁蛮子当年议和也不见容于舆论。
高瞻远瞩的人是孤独的。
孙逸仙搞革命,失败这么多次,死了那么多同志……
怎不见他上战斗第一线死战?
怎都见他躲在外国人的庇护下,苟延残喘的活下来,还取得了大位?
他是贪生怕死、见利忘义……
还是坚持理想、忍辱负重?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若使当时便身死,一生忠佞有谁知?
: 尽管有人总是会觉得他说词反复
: 其实到头来还是为了自己
其实很多人对庞青云的质疑,剧中都给了足够的线索解释。
有人质疑:他为何假死逃离而不陪着弟兄殉难死节?
对照苦守苏州城的太平军将领,如果今天他来守苏州城,
应该也是让四千弟兄饿死在苏州城,然后自己全身而退……
然后再找个援军未达的理由来搪塞!
我得反问:若他陪着弟兄们殉难死节,那谁来替这帮弟兄找回公道?
谁来揭发魁字营的怯战?谁来宏褒这帮弟兄的忠勇?
又有谁来防范这帮兄弟死后的安家抚卹,不被层层吃掉?
即便有人不认同庞青云的作法,不代表这作法就是错误的、卑鄙的!
庞青云最终仍是伺机而归,而且重返战场勇敢奋战啊。
他若贪生怕死,怎会被评为“以寡击众、用命来赌重返的这一战”?
怕死之人,好不容易逃生之后,
又怎会往死胡同、往战场里钻?还是以寡拼众地钻!
有人质疑:太平军将领在死守苏州城,投降前,想的是弟兄们,避免人命的伤亡。
对照庞青云为了求胜,硬拼硬干,甚至违令攻苏州,置弟兄性命于不顾。
我得反问:为了求胜,这后面的意义各位有没有好好思量一下?
苏州城若被何魁攻下,四千太平军一样没命(请功),且百姓再遭屠劫。
最重要的是,后面天京也轮不到庞青云打了。
(何魁等根本不想“马上”打完仗,卡着位置有战事,军人才有油水。)
这意味着,放著何魁这等虎狼之师劫掠江南、搜刮地方,
又多了多少破碎家庭?又多了多少困苦穷人?
十多年来的战祸悲剧,也失去修养生息的机会了。
为了这个理由求胜,够充分么?
还有,重点是,庞青云的成功机会是确实存在的。
这些仗也确实打下来了,让何魁感叹“一步慢、步步慢”。
可见苏州这一步有多关键!
更可见庞青云这不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蛮干,而是抓紧战机的妙策。
庞青云确实领军杀出了条活路。
却有人反而希望跟随带兵走死路的领导人?只能说志不同、价值观亦不同!
: 虽然最后他是杀了二虎,但那是因为朝廷要人
: 就算庞不杀,朝廷也会下手
: 他自己也说过,早在苏州二虎说要走他就能杀他了
: 他为什么能狠的下心杀了他?
有人质疑:他杀赵二虎的眼泪,是自欺欺人的眼泪。
我得反问:在一些人眼中一个践踏士卒、不顾弟兄……
外加无情无义残杀降军不眨眼的“冷血刽子手”,竟需要骗自己?
若如上述,一个长期以来都不在意兄弟情的人,怎需要骗自己?
显然,说庞青云独斟自酌一段是矫情的说法,是自相矛盾的。
话说回来,就个人观之,杀赵二虎,是因为赵二虎这条辫子已经被抓到。
阵前兵变、专擅派饷……都犯了朝廷大忌。
在这种时候,好不容易终于抓到了实现理想(造福穷苦百姓)的机会,
却被政敌抓到这个话柄。
简言之:
1.朝廷先天立场上就在找这批军队麻烦。
太平已定,朝廷已不需要这批军队。实际上,朝廷很忌讳这批军队。
2.庞青云自忖免赋除税的要求,又是上面勉强答应的。
朝廷不想免税,但忌惮庞军权在手,且他有军功,要求又合理。
3.政敌虎视眈眈,极可能随时参一本,理想就前功尽弃。
这种状况下,即便是“私纵放归”,若被人婊出来,一样是前功尽弃。
官被拔了事小;理想破灭事大啊!
(弟兄们白死了、穷人们更苦了……这一切都白费了。)
再次强调,庞青云若没有兄弟情,只顾私利抢权……
1.当初早在赵二虎抢领导威信时,就可以除掉他了。
(赵二虎可是早早就乱呛高官惹厌的,这些黑锅还不就是庞青云挺。)
2.杀赵二虎就不用暗摆酒席,独斟自酌地悲痛难过。
3.既杀得了赵二虎,多杀个行刺的姜午阳又有何妨?
: 其实他自己不也说过,他不相信投名状
: 只相信二虎和午阳。
: 若当初他们攻苏州没有二虎的擅作主张
: 没有多出那四千人的问题
: 或许结局不会是样,也不会造成他们的反目成仇
: 我倒觉得,是二虎的鲁莽害死了自己
: 也反映出他在片中的个性
这一段的回答上文有述,略。
: 至于他杀狗子他们两个
: 根据他的说词
: 虽然他们以往的指标是
: 抢钱、抢粮、抢娘们
: 但他说,以前不做
: 是因为时候未到,怕他们不懂
: (因为刚从匪变成兵,匪性尚未完全脱离)
: 但打了几年的仗,当了几年的兵
: 该懂的也应该要明白了
庞青云的“核心理想”就是“安民”,没有动摇过。
军人兄弟、自我……都可以为了安民这个理想牺牲。
说句洒狗血的话,这已经是“民本”的素养了。
赵二虎有时像是李自成这种草莽英雄,打天下很辛苦,既然功成就可“坐天下”了。
庞青云的视野可大不相同。
: 至于人性私心的一面
: 也反映在庞后段的变化
: 而他最后对着姜说:投名状,快!
: 我想是他自己打死也没想到
: 完全没有把投名状这回是放在心上的他
: 最后还是被投名状摆了一道
: 又加上朝廷的险恶,在他背后开砲
: 说起来还真是讽刺啊!
: 在台面上,他就像陈公那些人说的一样
: 是个人才,却不懂的为官之道
所谓不懂为官之道~
1.挡慈禧朝廷财路:请奏“免赋除税”三年。
2.挡长官同僚财路:速战终止战争、又禁军队劫掠。
这些苦,他都早就知道了,
但我想若此人真能有知,他最难过的,
想必就是他的“坚持理想”被网友们认为是“谋权自私”……
: 更不懂的兄弟之道呀
对,他不懂。
应该说,他认为有些事比兄弟情更重要,让他不得不割舍。
: 而背地里,他也只不过是个被利用的棋子
: 最后的他,看开了
: 与其死在险恶的朝廷之下
: 不如死在他未认真尽责过的投名状
: 总而言之,我认为庞青云是个好人
不止是好人,说伟人又太过……
就说……是个“读圣贤书、俯仰无愧,坚持走完痛苦道路”的大丈夫。
还有,有人说庞青云比赵二虎更像个“正常的人”。
就个人评断,庞青云才是“罕见的奇男子”。
赵二虎的层次,完全不足与其相提并论。
(赵二虎这种人还真不少。说句不中听的话,帮派里多少会有这种汉子啊。)
: 以上,是我个人的感觉
: 欢迎有不同意见的人讨论
不敢当,请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