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志版:http://rekegiga.blogspot.com/2008/01/blog-post_25.html
如果说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的原著故事是着迷于文字的伟大力量,那么乔怀特
(Joe Wright)就是展现了影像的渲染能力。两种美学在屏幕上相互较劲,构成了《赎罪》
(Atonement) 这部表意符号的奇观。
虽然基于票房上的考量,由绮拉奈特莉 (Keira Knightley) 和詹姆斯麦艾维 (James
McAvoy)所饰演的西西莉雅(Cecilia Tallis)、罗比(Robbie Turner)分别被当作宣传的主
角,但整个故事却是以西西莉雅的妹妹白昂妮为主轴,电影中依据年龄的不同,分别由莎
柔丝罗南 (Saoirse Ronan) 、蕾梦娜葛瑞 (Romola Garai) 和凡妮莎蕾格烈芙 (Vanessa
Redgrave) 分别饰演她13岁、18岁与老年的样子。
白昂妮这个角色的重要性在于,她是整个故事最至高无上的叙事者,不管是现实生活
中的证词还是后来一字一字打成的小说,都在牵动着剧情的走向。然而讽刺的是,尽管白
昂妮已经站到进乎于上帝的位阶,她竟然没有半丝权力带来的喜悦,不是被仇恨和报复的
意念占满,就是被懊悔与愧疚的情绪所纠缠。就算故事的最后似乎给予她透过文字自我忏
悔的空间,但这样的仪式究竟是否具有救赎的效果,还是依然无法弭平一切憾恨,仍然是
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文字的力量在这里既被歌颂又被质疑,成为一个必须反复追问、思索
的无解题。
进一步来看,透过白昂妮最后的自述,我们可以理解到的是,除了部分的情节是完全
虚构的以外,即使是如“敦克尔克大撤退”这样的历史事实,白昂妮的书写仍然只是透过
日后的走访、考证,在想像中完成场景的重现,而非当时真正的样貌还原。换句话说,尽
管悲剧的形成让白昂妮试图弥补过去的错误,但是她能够采取的行动,与当初小白昂妮站
在阁楼上,看着西西莉雅和罗比在水池边的种种一样,距离真正的事实仍是有遥远的隔阂
存在的。
从“隔阂”的角度出发,反思一个电影观众的身分时,会发现我们其实是白昂妮、伊
恩麦克尤恩、乔怀特三重叙述下的读者,更难去分辨其中的虚与实、是与非;或许,也是
因为这样的困惑让人更耽溺于那些建构出来的沉重与美感。
看过电影的人恐怕很难忘怀敦克尔克海滩的那个长镜头,在看似漫无目的的游走中,
其实每一个带到的重点都成功的展现了一种不安,一种希望若有似无的不确定感。安稳甚
至缓慢的场景,就如同那群士兵沉郁的歌声般,压抑了“能否成功撤离”的焦躁等待,让
这股情绪积蓄起来,转化为后来看到罗比结局时的高潮力量;又或许,你记得的是罗比渺
小的身影,夹在大屏幕上一对恋人接吻的特写镜头前,让人不得不埋怨导演的残忍,在刻
画罗比的孤寂时用了这么沉重的力道;不然,也可以细细体会担任护士的白昂妮,在狭长
的走廊漠然的向前走着,背后的电灯一盏一盏亮起来的那一幕,个中有多少反讽。
但是不要忘了,尽管导演有这样的能力,精准的掌控庞大、复杂的战争场景,但全片
最重要的独白,白昂妮对小说的说明,她的背景竟然是一片黑暗的摄影棚。在单调的背景
下,垂垂老矣的白昂妮残忍的自剖,更显得与周遭隔绝。她的独白或许是对着电视节目的
主持人说的,也或许是面对电影观众说的,然而就画面和故事结构看来,那些话更像是对
自己说的。毕竟,除了自己对自己的独白以外,触摸任何的真实都是困难的。
我想,在看完《赎罪》之后的反思可以不仅仅集中于赎罪及时与否的层次上。当更彻
底的去质疑白昂妮的叙述、小说的叙述、电影的叙述时,会发现在层层符号包围下,犯罪
的发生不在于妒忌,而赎罪不成的关键也不在于勇气或是时间的早晚。《赎罪》真正的悲
剧在于追求真实的不可能,于是,我们也只能放任自己在构筑出来的世界里,不断试图追
悔、改造那些错误的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