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怵目惊魂二十八天》by(时光之砚)

楼主: NEKObus (我美好的记忆就是我的神)   2007-10-19 21:06:09
《怵目惊魂二十八天》- 时光之砚部落格
http://blog.yam.com/YenC/article/11629677
===================================================
在本片早已沦落出租店旧片区底层的角落、外壳陈旧封面
褪色的现在,《Donnie Darko》这名字却宛如某种神谕符
码,频频闪烁在我于网海浮沈的许多断片中...
===================================================
才刚写完《巴黎二日情》没多久,又要用一句类似的话来开头:这部电影,我实在很难百
分之百看懂。
六年前,导演理查凯利以《怵目惊魂二十八天(Donnie Darko)》一战成名。他那惊悚与
科幻交叠、青春与迷幻并列的庞大企图,尽管因为预算不高而埋没在粗糙的质感底下,仍
旧被许多影迷一眼认出、受到相当的瞩目。试图挖掘成长之无奈、人世间漠然的作品并不
算少,但能有如此的原创性实属难得。
而我显然是迟到了。在本片早已沦落出租店旧片区底层的角落、外壳陈旧封面褪色,不定
还被许多人当作是《二十八天毁灭倒数》的跟风次级片的现在,《Donnie Darko》这名字
却宛如某种神谕符码,频频闪烁在我于网海浮沈的许多断片中。IMDB Top250电影榜第113
名(《魔法公主》还在它后面)、英国Channel4的“五十部死前必看电影”第九名(《
爱情,不用翻译》排第十二!),此外还有众多高手的强力推荐...
于是我将它租了回来看了两遍,却过了两个礼拜还不知道怎么动笔写这篇。
《Donnie Darko》是个探讨平行宇宙与时空旅行的故事,却只花了很少的篇幅着墨在科幻
的细节;而在写完这部剧本捕捉青少年的成长徬徨与成年人的无力茫然之后,二十六岁的
理查凯利却选择以惊悚片的气氛来包装它。
更迷人之处在于,这终究是一部怀念天真童颜、珍惜纯纯爱恋的电影。只是若没有耐心好
好地品尝结尾、甚至是看个第二遍,你根本不会有心情去发现这一层。
所以令人惊奇。导演低调的手法撑起全片,旋落万花筒晶亮的雪花片片。在《 Donnie
Darko 》炫目的各个面向之间,影迷们翻找、咀嚼、诠释、融会并更加钟爱之。也许有人
看了终究毫无所感、也许连听过其名的读者都非常少,但我仍得小心地书写这篇。又,它
的质地多层而难以掌握,为它想出一个好的译名著实不易。可惜台湾片商当年取的《怵目
惊魂二十八天》实在不及格。请容我在此破坏自己的惯例,以原文名字来称呼这部电影。
《Donnie Darko》的故事围绕着主人翁东尼达可生命中关键的二十八天。从正向的顺序阅
读,它讲的是个妄想性精神分裂的少年,把他身边所有事物卷入一片难以回旋的乱象,并
通往近乎毁灭的局面;但若从片尾的转折倒回,则整条剧情线不但没有打成一个死结,反
而是一段造型精巧的绣球织线:一切看似混乱而纷杂,实则次序井然水到渠成。他的徬徨
与压抑、早熟与孤独、领悟与抵抗,都随着这二十八天的倒数倾泄而出,与一枚幻象、一
本古书及一个女孩一起划破天际,贯穿那半透明的时空屏幕。
东尼生长在一个中产阶级的知识份子家庭,亲子间的沟通偶有疙瘩、姊弟间的相处频频斗
嘴,但在这家人的互动里你不难发现,他们对彼此的关心与了解不虞匮乏。东尼在学校的
成绩十分出色,虽然也有老师或同学与他格格不入,但能够理解并认同他的角色亦是存在
的。
所以客观地看来,东尼并非身处什么绝境。然而知识的取得、自我的建立往往就会带来孤
独;你越是学会分析自己、越是懂得观察别人,越能够从中找到歧异,就越拉开了自身与
他者的距离。《Donnie Darko》的种种企图之一,便是借由东尼的心境描写那伴随成长而
来的空虚。
你从小便不断地等待、期盼著“长大”的同时会有许多藩篱被撤除。然而前脚才刚踏进上
楼的电梯,却发现大人的世界同样是坑坑洞洞:思想不见得比较成熟,沟通不见得比较容
易,规则不见得比较有理,连互相了解所得的质地都不见得比较美丽。
你一直都被教导着要沈得住气,投注一切的努力并暂时放弃岔题。所有鞭策与追逐,为的
是享有一个果实般甜美、“长大后”的未来。尽管东尼还来不及发现:所谓的未来只是另
一段“投注一切努力、暂时忍耐过渡期”的开始,但他已经看到某些大人们僵化的教育心
态、二元的价值论述、虚伪的形象包装。于是《Donnie Darko》所捕捉的无力感与缺乏出
口,其实十分接近《时时刻刻》或《美国心玫瑰情》。而这三者所关注的对象:一是惶惶
然成长的少年,二是郁郁然度日的女人,三是茫茫然失业的中年男子,恰好都是被传统价
值观有意无意地忽略的群体。
再说《Donnie Darko》吸引人的第二层元素,来自它的科幻时空设定与情节编排。这是一
部典型“看第二次跟第一次感觉完全不同”的电影。这让我想起了近年来把逆转式结局写
得最精彩的《关键密码(Lucky Number Slevin)》( 而非克里斯多福诺兰有点刻意的《
顶尖对决》)。掀牌前与掀牌后的观感彻底不同,巧妙的呼应与伏笔甚至藏在琐碎的对话
中,成了令人拍案的种种玄机。
因为有了片尾的回归与重合,《Donnie Darko》 宛如B级恐怖片的许多细节才得以化作科
幻元素的散布。也要到看第二次的时候你才会明白,为什么戏院里脱下面具、露出右眼伤
痕的法兰克要对东尼说“对不起”;为什么葛瑞岑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会说出“东尼达
可?这什么怪名字啊?像是某种超级英雄似的....”。你更会注意到意外发生之后、三个
孩子在旅馆房间里,发问那句“引擎掉下来,那飞机到哪去了?”的正是珊曼莎。
理查凯利的另一项怪招,是把片中“死婆婆”所著的那本《 时空旅行的原理 》放在《
Donnie Darko》的官方网站上,暗藏玄机成为整部电影的补完教材。因而关于平行宇宙与
本体宇宙的关系、Living Receiver 与Manipulated Dead的互动,以及种种关于飞机引擎
、水灾与火灾的象征意义,都成了对这部电影有兴趣的观众得以进一步挖掘、拼凑与领悟
的元素。
试图挑战时间议题、自成一派理论的电影非常地多,《回到未来》系列是欢乐的始祖、《
骇客任务》系列是网络新世代的产物;《关键报告》令我着迷地轻触了这部份,而《蝴蝶
效应》深究并合理化的企图更是明显,只可惜在叙事上没办法很吸引我。
《Donnie Darko》的时空理论无意挑战合理化问题,是以宇宙是分裂的而非在单线上来回
地运行。二十八天的区间轮回用以推动故事的进行,此中种种的设定让我想起了艾伦莱特
曼《爱因斯坦的梦》:四月十四日的梦里,“时间是曲向自己的一个圆”;五月八日的梦
里,“世界将在几个月后结束”;六月二十七日的梦里,“不愉快的过去都能以美好的回
忆取代之”...
And then, what if the only way to save you
is to die for you, and leave you knowing nothing about it ?
《Donnie Darko》的第三层魅力,来自男女主角间挺到位的感情。他们在学校都属于灰色
的半边缘人,虽然算不上是geek 或outcast,仍绝非一般电影印象中的美国高中生。东尼
的腼腆寡言与睡眼惺忪、葛瑞岑的若有所思与冷调面容,在两人对戏的时候却成了毫无窒
碍的直来直往。再搭配草原上的秘密基地、两人对话的心有灵犀,这段小恋情虽然短暂却
是神奇的化学反应。
杰克杰伦霍那仿佛千言万语蓄积胸口难以分说的招牌气质,原来早在二十一岁的时候就如
此清晰。东尼的疲惫与恐惧与阴沈,以及片尾终于破关的如释重负,在他演来竟是如此兼
具说服力与压迫感。看见东尼回到第一天晚上的房间,脸上挂著稚气的笑容沈沈睡去,整
部《Donnie Darko》的气质也在那一刻温柔了起来。
而此外的配角们虽然都显得典型,仍不啻为一出出精采的展演。派屈克史威兹的精神导师
角色令人捧腹,让我想起上一次遇见他也是在同样实验性浓厚的《 11:14 》里。然《
Donnie Darko》最让人感到不耐的角色并非这位道貌岸然的骗子,而是把他的话当作新世
纪福音、信仰这些录影带如菩萨耳语般的法默老师。这个角色堪称一绝,那句“ I am
the only person here who transcends the parent-teacher bridge !!”搭配她那要哭
要哭的、心急如焚的口气,多么典型自以为是的“老师”加“中年女士”呀!
已经多年不见的诺亚怀利饰演物理老师,不脱他谨慎但令人信任的气质。看到他不禁要想
到杰克杰伦霍在此与卡特医师对戏,多年后又在《索命黄道带》里跟马克医师同台;就连
杰克的前女友克斯汀邓思特都是《ER》史上重要的客串明星,真真是个温暖的机缘。而本
片能请到这么多独立制片界的演员,担任执行制作的茱儿巴莉摩必定功不可没。她为自己
挑了个十分讨好的角色:英文老师凯伦坚持教她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且看不惯女孩们被打
扮得怪模怪样上台;在与东尼的对话里,她也是直率而毫不虚伪的。
在东尼达可的一家五口之中,层次最丰富的角色应该是他的母亲。母亲的理解、心疼、担
忧、包容皆可得见,是以整部电影最让我喜爱的细节有二:一是东尼与葛瑞岑的初吻,因
为有了稍早的对白及那次受伤与关心,才能搭建而成如此美丽的情境;二是片尾时间倒回
、失去了东尼的家人们个个悲痛流泪,只有心情最复杂的母亲独自靠在树边,无言地抽著
菸...
理查凯利的执导经验也许生涩,却不乏技巧上的创意与叙事巧思。几次垂直翻转的镜头营
造出迷幻观感、忽快忽慢的人物跟拍也炫技地交代著场景与人物。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才
艺表演之夜,画面上是珊曼莎等五个女孩“Sparkle Motion”闪烁的舞姿,连“少女”都
还称不上的童稚身影却被塞进故作性感、银光闪闪的服装里——精采与动感有之,荒谬与
邪门更甚。再搭配东尼把卡宁汉宅邸烧毁的场景、及后来所揭露的真相之不堪,导演凸显
此中错乱、反讽成人心态的意图十分明显。
就主题而言,《Donnie Darko》是一部幽微地自我指涉的电影。片中价值观愚蠢的典型,
便是以“爱”和“恐惧”二元极端的光谱、试图化约并解释人生一切选择的心态。然而其
故事本身又紧扣著这两重轴心:导演费尽心思设计的时空旅行与平行世界观,最终为的是
衬托重重纷乱底下纯真的爱情萌芽;而他蹑手蹑脚地安排的悬疑惊悚气质,更是以迷幻的
手法外显了少年心中的恐惧。
因而破坏是另一种形式的创造。年轻的理查凯利雕琢出这样一部作品,不只让人看到了他
的鬼才洋溢,更是将他心底颠覆某种东西的欲望“与青春期一起结晶化(crystalize)”
,成为一部野心不小、面向众多的电影。
而一切伏笔的埋藏、脉络的交会,最终收尾在 Gary Jules的〈Mad World〉乐声里,将《
Donnie Darko》提升至灵气迷人的层次。如果没有这个结尾,它就只是另一部操弄时空设
定、弥漫着愤怒情绪的青少年电影;但是因为有了这段温暖的剪接、镜头递移在所有角色
梦醒的夜里,懊悔、怅然、惊恐、感念、若有所失,这二十八天的回忆自每个人心底被悄
声摘除,却在梦里隐隐发疼、惦记着曾经承受的伤痛。
“And I find it kind of funny / I find it kind of sad
The dreams in which I'm dying / are the best I've ever had”
据说,原本导演是属意以 U2的〈MLK〉来搭配这段蒙太奇,后来因为版权问题谈不拢,才
换成了 Gary Jules的〈Mad World〉。看到这段轶事,我虽然心底窃喜我们的口味相近,
仍旧不能不承认:当初如果选的是〈MLK〉,其效果肯定不若〈Mad World〉这样妥贴。〈
MLK 〉确实虔诚而动人,拥有符合此一段落的灵性气质;然而它的宗教味道十分浓厚,比
起〈Mad World〉毕竟不够无奈、更不够少年。
所以经典往往来自于无心。在两拍底蕴的寂寥钢琴声里,葛瑞岑骑着自行车的身影由远而近
,几乎就要驶进你心底、抚过东尼舒坦的笑容。为了唤回妳,我连带拯救了这整个世界。
“I don't wanna be alone”,虽然妳将不会记得我,但在听见我名字的时候,却能感到
一丝丝悸动。
这样已经足够了。只要我一个人记得真相就好,因为
When people run in circles,
it's a very very
mad world...
作者: smaljohn (平平)   0000-00-00 00:00:00
对不起我要说....“你从小便 不断....”
作者: slimchau (Solitaire)   0000-00-00 00:00:00
推荐这篇文章
作者: MidnightBach (午夜巴哈)   0000-00-00 00:00:00
我和一楼注意到一样的地方
楼主: NEKObus (我美好的记忆就是我的神)   0000-00-00 00:00:00
Orz.....
作者: orangepie (where is my mind)   0000-00-00 00:00:00
推本文 顺便请问一下这部片哪里买的到??很想再看一次
楼主: NEKObus (我美好的记忆就是我的神)   0000-00-00 00:00:00
其实我不知道买不买得到Orz 我是在亚艺影音租的
作者: lahermanda (.....................)   0000-00-00 00:00:00
我超爱这部 不过我一直没有把这部片完全搞懂
作者: giselemine   0000-00-00 00:00:00
推一下Echo & the Bunnymen的The Killing Moon 好听
作者: globekiller (世界越快 心则慢)   0000-00-00 00:00:00
这部片太深了 我看完觉得很闷XD
作者: VOICEVOICE (摇滚人生滚呀滚)   0000-00-00 00:00:00
推本文
作者: PretenderY   0000-00-00 00:00:00
〈Mad World〉一定要推一下,和原唱有不同的味道!y
作者: woosung   0000-00-00 00:00:00
mad world原唱tears for fears很惨绿少年 gary唱的很大人
作者: nuker (nuker)   2007-02-19 12:12:00
片子比你的文章还难懂XD~叠字跟累辞少一点会更好~
作者: mimik (虫虫)   2007-07-11 11:40:00
推本文~
作者: villager (No music no life)   2007-07-25 21:37:00
推电影跟本文
作者: xxp680 (我有一片宽大的草原)   2007-08-12 00:15:00
push
作者: p633 (Love & Peace)   2007-08-27 03:18: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