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色﹐戒》与老电影 李欧梵

楼主: newline (漫长的等待与相遇)   2007-10-07 20:14:34
李欧梵 2007.10.07 苹果日报 专栏专论
李欧梵
美国哈佛大学荣休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
李安的《色﹐戒》在港公演﹐我竟然看了三次﹐破了近年来的个人纪录﹐原因之一是为了
要考証片中引用的其他老电影﹐这是一件令我这个老影迷大为过瘾的事﹐我当然乐此而不
疲。
看过此片的观众或许记得﹕片中直接引用了三部电影的片段﹕一是女主角王佳芝在香港作
学生时候看的《寒夜琴挑》(Intermezzo﹐一九三九)﹔二是她到上海美琪大戏院看的《
断肠记》(Penny Serenade﹐一九四一)﹔还有一部国产片有待查証﹐可能是《博爱》─
─至少在平安大戏院门口贴了一张《博爱》的海报招牌。
除此之外﹐还有影院墙壁上的其他影片广告﹐我所看到的计有﹕《Destry Rides Again》
(一九三九﹐马莲黛德丽Marlene Dietrich)和占士史都华(James Stewart)主演的西
部片﹔《Suspicion》(《深闺疑云》﹐希治阁导演﹐加利格兰(Cary Grant)、琼芳婷
(Joan Fontaine)主演﹐一九四一)﹔还有一部《月宫宝盒》(《The Thief of Bagdad
》﹐一九四○)﹐这是我幼时在台湾最喜欢看的一部彩色影片﹐因为内中有魔毡和飞马的
特技镜头﹐当年在上海也极卖座。妙的是当年最卖座的电影《乱世佳人》(一九三九﹐次
年在上海公演了整整两个月)却不见踪迹﹐想是李安故意安排的﹐因为其他中外导演在以
上海为背景的影片中引用得太多了。
到底这些老电影与《色﹐戒》的关系如何﹖表面上看只不过是活动布景﹐其实不尽然﹐因
为张爱玲年轻时候也喜欢看电影﹐而且还为一本外国人办的英文杂志写过国产片的影评。
李安要向张爱玲致敬﹐所以当《色﹐戒》中王佳芝(汤唯饰)和邝裕民(王力宏饰)在一
家电影院密会时﹐银幕上演的也是一部国产片(是否就是《博爱》﹐有待考証)﹐而且内
中的演员说的是上海腔的国语。
西片中引用老电影的例子比比皆是。最近的例子是《缘份的天空》(Sleepless in
Seattle﹐一九九三)﹐内中几个人物看旧片《An Affair to Remember》(《金玉盟》﹐
一九五七)痛哭流涕﹐其实新片的情节本身就故意抄袭这部赚人眼泪的经典旧片。但《色
﹐戒》并非抄袭﹐也并非故意向张爱玲致敬﹐而是李安用老电影来“重现”(represent
)老上海的都市文化面貌﹐并从而反映片中人物的心态﹐因此使得改编后的情节和气氛更
为多彩多姿。这就不简单了。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有两种电影院﹕富丽堂皇的影宫式的戏院如大光明、国泰、南京、
美琪等专演首轮荷里活西片﹐有的还装有冷气和“译音风”(即座位后的耳机﹐可以听同
声翻译)﹔另一种则是二轮影院﹐如原著小说和影片中的平安戏院﹐专演二轮西片﹐有时
也演国产片。在首轮戏院中可以看到《断肠记》﹐但在二流的平安戏院才看到那部一九三
九年的西部片和国产片《博爱》。李安在“时代背景”方面可谓费尽功夫﹐即使我再考証
﹐也看不出什么破绽。
然而﹐我还是有点好奇﹕为什么西片选了《断肠记》而不选希治阁的《深闺疑云》﹖两片
同是一九四一年的产品﹐但就情节上的连系而言﹐后者似乎与《色﹐戒》更能拉上关系﹐
因为该片描写一个家庭主妇怀疑她的花花公子丈夫蓄意谋杀她﹐恰可与《色》片中的悬宕
和杀气配合。但《断肠记》的故事都是一部“肥皂剧”(soap opera)﹐说一对夫妇收养
一个婴儿﹐在情节上故意赚人眼泪﹐该片导演佐治史蒂芬斯(George Stevens)也是名匠
﹐而且两片皆由加利格兰主演。《色》片中引用了一小段﹐也不过几秒钟﹐片中那对夫妇
温文尔雅﹐当然看不出来是让人落泪的“肥皂剧”﹐却和加演的新闻宣传片形成强烈的对
比﹐只见戏院中的观众喧闹讲笑﹐根本不理银幕上日本和汪精卫政府的宣传。这一段细节
﹐在香港学者傅葆石的学术著作《上海和香港﹕中国电影中的政治》(原为英文﹐中文译
本即将出版)中也得到印証。李安亲自对我说﹕本想用《深闺疑云》﹐但又怕情节太接近
了﹐所以用了这部片子﹐为的是造成两种不同气氛的对照﹐真是煞费苦心。然而我还是有
点怀疑﹐说不定内中还有个人的原因吧﹐因为李安自己就喜欢看此类涕泪交零的电影﹐多
年前他曾公开在《纽约时报》的一篇访问稿中承认﹕他最喜欢的老电影就是李翰祥导演的
黄梅调《梁山伯与祝英台》。因此也有研究张爱玲的行家批评李安在《色﹐戒》中注入太
多的温情和色情﹐与原著小说中的冷隽晦涩、甚至略带反讽的风格不合。但我仍然认为《
色﹐戒》的改编是成功的﹐甚至青出于蓝﹐因为片中的温情和色情也被“压抑”在一个大
时代的历史框架之中﹐这是大手笔﹐即使失败﹐也比张爱玲故意隐晦和避重就轻的手法不
同。对我来说﹐张爱玲未免太过隐晦了。
问题是﹕涕泪交零在历史文化“框架”中的意义又是什么﹖国产片中不乏哭哭啼啼的伦理
片﹐把伤感推到极致﹐但也把人物的个性定了型﹐只不过反映了所谓“时代的悲剧”﹐没
有反讽意义。然而《色﹐戒》中的伤感并非如此﹐而是对角色的成长过程与故事情节的进
展有绿叶衬红花的烘托作用。片中的王佳芝在香港看《寒夜琴挑》的时候﹐还是一个情窦
未开的少女﹐所以被片中情节感动得泪流满面。《寒夜琴挑》也是一部肥皂剧﹐故事叙述
一个年经貌美的钢琴教师(英格烈褒曼饰﹐也是她主演的第一部英语片)教一位有妇之夫
的小提琴家女儿弹钢琴﹐两位演奏家当然日久生情﹐但私奔之后他又舍不得家庭而回来了
。倒和张爱玲的另一篇小说《不了情》有几分相似﹐只不过《不了情》中是她离开了﹐《
色》片中王佳芝在影院中哭成一个泪人儿﹐原因何在﹖是否有点影射她此后爱上一个有妇
之夫的命运﹖从这部老电影的出品年代(一九三九)就知道﹐那个时候的香港依然是一个
对战火不闻不问的英国殖民地﹐当时港人的贵族学生也不见得那么爱国﹐所以流亡到此的
岭南大学的那群学生要作爱国宣传。大战前夕香港的气氛﹐在张爱玲的《色﹐戒》中轻描
淡写而过﹐而且语带讽刺﹐但李安却在香港这段故事中加油加醋﹐甚至不惜到马来西亚的
马六甲和槟城去拍外景﹐以重现当年的殖民地气氛﹐真是用心良苦。所以我初看时竟然一
厢情愿地以为引用的是《北非谍影》﹐该片情节有一段特别感人﹕英格烈褒曼在德军进占
巴黎那一天与堪富利保加谈情说爱﹐相约在火车站私奔﹐大雨之中她却没有出现。我至少
看了不下七八次﹐每次看到此处就热泪盈眶(原来我也是一个温情主义者﹐和李安一样)
。然而《北非谍影》出品于一九四二年﹐《色﹐戒》中的王佳芝当然看不到。
片中还有一场学生杀人的戏﹐据闻香港观众看到此处竟然笑声四起﹐怎么那个坏蛋(由一
位香港的喜剧明星饰演)还不死?!也许年轻一代的影迷早已看惯了血淋淋的暴力镜头﹐觉
得这段戏演得太差了﹐而且颇为虚假﹐又有谁想到内中的文学指涉意义﹖我曾在另外一篇
文章中指出﹕这个场面的“原典”就是莎士比亚的《凯撒大帝》﹐而“近典”则是贝托鲁
奇(B.Bertolucci)的名片《共谋者》(The Conformist﹐一九七○﹐李安当然看过)﹐
内中也有几个法西斯党杀手刺伤流亡教授的场面。《色》片中这段戏演得笨手笨脚﹐不但
与这几个学生初出茅庐的背景相符﹐而且更引出另一种“戏中戏”的反讽意义﹔作间谍和
干暗杀的勾当﹐也像是演一场戏﹐但却是玩真的﹐必须假戏真作﹐所以王佳芝后来也动了
真情﹐这一切都是从她喜欢演戏和看电影而来的。张爱玲在小说中故意保持了心理描写上
的距离﹐但李安却动了真情﹐在王佳芝这个角色上花了极大心血﹐甚至承认拍此片犹如进
了一次地狱﹐而这个“地狱”是什么﹖我认为就是上海沦陷时期(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五)
的历史。注﹕《寒夜琴挑》在坊间可以买到﹐是多片装《英格烈褒曼片集》中的一张。《
断肠记》和《博爱》二片我至今遍寻未获。另一部描写上海外侨在日据时期被关进集中营
的影片是史匹堡的《太阳帝国》(Empire of the Sun﹐一九八七)﹐颇值得一看﹐但气
氛与《色﹐戒》大相迳庭。
作者: sing0930 ( back to life)   0000-00-00 00:00:00
嗯 不论观众笑的自由 学生杀人的戏真的不适用来笑
作者: peruman (美丽人生)   0000-00-00 00:00:00
感觉色戒里面都是学问跟"陷阱"耶 难怪美国人看不懂^^:
作者: peruman (美丽人生)   0000-00-00 00:00:00
果然是内行看门道 外行的看热闹.........我果然还满外行的
作者: oahanchi (芋仔薯)   0000-00-00 00:00:00
会笑主要还是因为那句"怎么还没死"吧...
作者: owlonoak (深邃光辉)   0000-00-00 00:00:00
这篇应该要收一下精华区
作者: atale (AVATAR)   0000-00-00 00:00:00
那种感觉好像唐伯虎点秋香里对穿祥一直吐血还不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