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看荡气回肠、死去活来、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很抱歉,这部电影没有。但是,这部电影相当好看,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类型。
这部电影的节奏,不瘟不火,拿捏的恰到好处,但是如果不常看剧情片的人,也许会不习惯这样慢节奏的影片。
我看完出电影,说不上有什么很强烈的感受,可是就是觉得很喜欢。 电影的取景,运镜以及故事铺陈很能让你感同身受,就如同你身边就会发生的事情。
也许是这种朴实平淡的故事,加上是在中国的时代背景、场景,让同为是华人的我有相当程度的对号入座,但却是从外国人的角度看中国。 虽然有相当程度的贴近我们的心理,却又能够置身事外的看个清楚,这种感觉非常的引人入胜。
因为是我的话,我会想用一个不同的身分、人种、族群,融入一个本来就是你存在的族群的社会与环境,然后你就更能看清楚外国人、中国人的差异性,先不论你是用谁的立场在观看,但是对于中国人的人文、民情在身为华人的我,又加上当时动态不安的中国环境,可以感受到那种冲突与矛盾的情绪以及不安。
回归到影片的内容,本片的前段,有点索然无味,因为一切的爆发点是在于Walter要求Kitty随他一起去梅谭府治理霍乱时开始。
她们的争吵,说明了前段的叙述、铺陈,然后过程中的对话内容可以让你明了为什么前段的互动可以这么样的平淡,甚至连两人结婚或是相处在一起的时候都没有一种令人喜悦的感觉,而是反复的看见Kitty的焦躁与骄纵。
这样一段感情,两颗无法靠近的心,无计可施的关系在争执中一目暸然。
但是这一趟疫区的流放,却也意外地让妻子的心与他更相近。 一开始Walter依然是冷淡的对待她,而受不了的Kitty就说:“别在惩罚我了,难道你就这么恨我吗?” 然而Walter对于无法忘却的事情回应地相当令人纠心:“不,我只是恨我自己,恨自己曾经深爱过你。”
在当下,我能体会到那种,惩罚一个你深爱的人,就是在伤害自己的心情。 而在这背后的挣扎与矛盾是在于想要去惩罚对方不够爱自己呢?还是爱对方太多而无法放手? 这复杂的情绪在当下的人是很难割舍且说明的。
之后在梅谭府两夫妻的冷战,更是她们争吵后最明显的写照。 木讷寡言的Walter对Kitty说过:“原来我们都在彼此身上找寻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因为Walter当初对Kitty是一见倾心,而Walter也明白Kitty不爱他而执意结婚,相信她们之间的相处可以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可以借由这样子让双方相爱。
在冷战之间,也就是在初到梅谭府的那段时间,女主角整天闲在家中闲的发慌,他认为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下定决心要出去看看。 但是当时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所以中国的国民军队还有派几位军人来保护Walter和Kitty。
决定外出看看的Kitty在这之后才发现了,原来霍乱的情况这么严重,生命的垂危消逝就在眼前,而他却只是因为自己的任性,与先生闹脾气那般无聊的小事在困扰。
于是他决定做些事情。
当时镇上有个孤儿院还不愿离开,只剩下些法国的修女还在那边继续收留照顾孤儿。 他去见了这些修女后,发现他也想做些事情不想只是无聊度日,也开始希望能够帮助别人。
Walter在镇上的实验室研究应付霍乱的方法,就在孤儿院附近,路过的Walter不自觉的停了下来,看见了Kitty正弹著走音的钢琴在替孤儿院的小朋友上音乐课。
忽然间他意识到Kitty注意到他在听她弹琴,于是打算转身离去,但是孤儿院院长坚持请他留下来听,于是Kitty就持续著弹着他的音乐,那首在影片的前头他所弹过的曲子。 Walter听的入神,注视着他当初所爱的那个Kitty,仿佛深深著吸引着他的Kitty又出现了。
后来的Kitty的确越来越能体会到Walter的用心,也开始谅解他木讷的爱,越是了解Walter在做什么,用了什么心,他对Walter的感情越是深厚。
当她们拥有了可以了解彼此心意的默契后,而爱情却总是停留在最美好的时候… … …。